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避免特化

怎样避免特化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人类特化,从而影响人类的未来,下面分别加以论述。所以高速演化与持续演化是一对矛盾。主导门类得以持续演化的前提条件是生物圈的持续演化,对人类来说就是保持人与自然协同发展和保持生物多样性。天然绿色食物减少,人体中有害物质积累增加,也是影响人类演化的一个因素。

如何注意避免自身特化问题呢?这就要研究物质文明对人种演化的可能影响。因为物质文明产生了以下一些问题:体力劳动减弱;个体过大;演化速度加快;人口增长与资源极限的矛盾; 天然食物减少;克隆技术的应用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人类特化,从而影响人类的未来,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1.体力劳动减弱

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头部和脊椎变化很显著(图3-7),我们的祖先猿人的头部,脑量是小的,而下巴很突出;由于脑力劳动,现代人脑量增大了,前额饱满而下巴后缩;猿人的脊椎是弯的,而现代人的是直的,这是因为体力劳动使人站立起来,把前肢解放出来成为双手以使用工具。劳动使猿人手脑并用,全面进化为人。

图3-7 全面进化——人类因体力和脑力活动而演化出直立的身体和发达的大脑

近代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造成时间和劳力的节省,结果是体力劳动减少、闲暇时间增多、肌肉运动减少和营养过度。发胖、变懒、心脏血管和其他系统疾病增加,造成人类机体抗灾变能力减弱。劳动使猿人全面进化为人,而不劳动或不正确地享受物质文明将会使人向相反方向发展,趋向特化,即所谓的“大脑发达,四肢退化”。有一个漫画讽刺性地描绘现代人在回归猿人的姿态(图3-8),我们应当注意和制约这一趋势。

图3-8 现代人回归猿人姿态图

2.个体过大

个体发育是不是越大越好?生物在起源时往往形体很小,在演化上升阶段不断变大,结构变复杂,但当突变来临时,又往往是这些最大型复杂化的先消失,小型而较简单的继续生存。自然选择这“疏而不漏”的“恢恢天网”似乎是专拣大个子灭绝的。个体增大有很多原因。对某些物种是演化上升趋势的一种表现,例如我国年青一代的身高,一般比前代要高一些。但并不是越大越好。过高和过胖是一种特化现象,它只适应于特别优越的环境,要求更多更好的食物,并且由于机体各部分不能协调和有比例地发展,导致种种疾病。我国身高过2米或体重过大的人,很多都有这种现象。现在大家都重视制约这一趋势,这在生物演化中也常发展为一种特化的趋势。

3.人类物种演化速度加快

人科主要包括南猿和人两属。南猿和人属各自又分为几个种。它们的延续时间如下:

拉玛南猿种——5百万~4百万年前

阿法南猿种——4百万~3.0百万年前

非洲南猿种——3.0百万~2.0百万年前

强壮南猿种——2.2百万~1.0百万年前

能人种——2.2百万~1.6百万年前

直立人种——2百万~0.4百万年前

智人种——40万~20万年前

早期智人(如尼安达特人亚种) ——20万~4万年前

晚期智人(如现代人亚种) ——5万年前至今

南猿属的四个物种平均延续时间为110万年,人属的三个物种平均延续时间为87万年,而现代的人种——智人Homo sapiens及其亚种迄今平均仅17万年。可见,人科——广义的人类——演化是在明显地加快(图3-9)。

图3-9 人类物种演化加快

现代人种进化的速度亦可能在加快。随着时间的推移,DNA会累积各种无规则的变化,根据DNA累积的变化,有人据此推算出新近产生的基因改变约占人类基因的7%。有人通过对全球269个人的DNA片断进行比较后提出: 8万年来基因变异的速度由稳定变为指数式加快,在距今5 000年至10 000年间达到高峰,人类进化的速度实际上加快了100倍(图3-10)。

图3-10 现代人进化曲线图

两条曲线分别为非洲和欧洲两类人的基因变异增速曲线,其高峰值分别在距今8 000及5 250年处

演化速度是不是越快越好?演化虽然有不同模式,但一般都是先上升后下降(图3-1), 即由发生(波谷)到发展顶峰(波峰)到消亡(波谷)。高速演化意味着迅速达到高峰,一般都接着发生迅速的消亡。而持续地达到高峰,其消亡也较为持续。所以高速演化与持续演化是一对矛盾。

主导门类得以持续演化的前提条件是生物圈的持续演化,对人类来说就是保持人与自然协同发展和保持生物多样性。人类高速演化意味着迅速走完本身演化的各阶段,意味着其抗灾变能力的降低,及对生物圈协同发展(生态平衡)的破坏,这些都可以从生物演化史的先例中得到借鉴。所以演化并不是越高速越好。人类应与自然协同一致,规划自己的发展速度,使其处在合理的范围内。

4.天然食物减少

天然绿色食物减少,人体中有害物质积累增加,也是影响人类演化的一个因素。由于野生动物的绝灭,1860年人类和家畜合计生物量占陆地动物总生物量的5%,1940年占10%,20世纪80年代占20%,2000年占40%左右,到21世纪中叶将约占陆地动物总生物量60%。也就是说人工选择的生物量越来越占主体地位。人工选择在人类文明进化中曾立过重大功劳。没有家畜和人工培育的农作物,就没有现代人类文明。但是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不同。在自然选择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淘汰弱者,推动生物界的进化。人工选择中生存下来的是人类需要的,如产肉猪、哈巴狗、纯种马,而不一定是适者和强者。野生生态系统抗灾能力强,而人工生态系统缺乏抵抗力,所以人类和家畜在生物量中所占百分比高并不是好现象。现在禽流感、埃博拉等盛行,这是因为在自然选择中人类或宿主生物能够对病毒产生抑制力,而人工选择的种群中这种抑制力退化,常导致病毒繁殖失控而流行,所以越是人工养殖地区越易流行病毒。

由于少数人出于私利对科技的不恰当应用,造成疯牛病、激素猪、含化肥农药植物等对人类有害的食物流入市场,食品安全已成为我国以至全人类的重大问题。人类机体能数十倍至成万倍地积累这些有害物质。以DDT为例,在20世纪初曾作为农药,每年用量达10万吨。它在生物链顶端可浓集到千万倍(图3-11)。20世纪60年代时,人体脂肪中的浓度达到2~26mg/kg。1970年后逐渐禁用,但鱼中的DDT继续上升了11年,而人体中到前几年仍达2~19mg/kg,中国江西达到31mg/kg。现在一部分人体有害物积累(如含铅量)已经过高,其长期滞后效应将对人种演化造成危害。

图3-11 DDT的浓度在生物链中的情况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