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极探险简史

南极探险简史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南极探险史上探险者可大致分两类。1773年1月17日——南极探险编年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库克首次环绕南极圈航行成功,此后不久,库克等在途中遭遇大块浮冰被迫返回,这次航行证实刚刚发现的克祖兰地和马里恩科洛赞群岛并非人们要找的南半球板块。下一颗南极探险之星是英国海员詹姆斯·威德尔。

——生命掌握在机遇手中。

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

1912年4月13日

此刻我坐在棕榈树树荫里,一边品尝着诱人的水果,一边构思着文稿。四周郁郁葱葱,宜人的环境让我难以想象4个月前我和同伴们还在南极冰雪中驰骋穿行

如果四五年前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向我暗示应写作南极探险史,我准会以为他神经错乱无药可医了!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因为我是世界首次征服南极点的5个人之一,所以写作南极探险史的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我的头上。

人类对南极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甚至早在人类对地球的形状有明确的认识之前。虽然那时的探险者没几个如现代人认识深刻,但论及其初衷,称他们的南行之举为探险应不为过。那时的探险者动机各不相同,不过说穿了都是希望有所得。贪婪的统治者希望扩张领土范围;痴迷的淘金者奢望发笔横财;狂热的传教士痴迷于寻找并感化迷途的羔羊。简言之,当时的探险活动带有浓重的政治、商业和宗教色彩,但没人单纯为了科学调查研究。

在南极探险史上探险者可大致分两类。第一类是对南极特征无任何明确概念的盲目的航海者们,我们将一概而过;第二类为真正意义上的南极探险者,他们具备相当的地理知识和探险精神,漂洋过海只为实现挑战自我的梦想。

开篇之前,我们要对最初顶着风霜暴雪勇敢前行的水手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是他们的探险活动促使现代人对南极的了解和认识逐渐全面深刻而系统化。如今的探险者掌握着全球任意角落的地理资讯,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各种现代化通信设备,却已经很难体会当时科学极不发达的情况下,这些水手是在何等非凡的勇气鼓舞下起航的,这倒也罢,可即便今天,我也经常会听到有人好奇地发问,诸如这些探险活动有什么实际用途或探险对人类有什么好处之类。每当这时,我就在心里想:实用主义的人们啊,脑袋里就想着吃饱不饿,再没别的!

言归正传,人类探险史上第一个闪亮的名字是葡萄牙的亨利王子,他最先倡导开展地质研究,被世人称为“航海之父”。他的努力促成了1470年实现首次环绕赤道航行。

紧接着,巴塞洛缪·迪亚兹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1487年,他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Lisbon)到达艾苟阿海湾(Al-goa Bay),跨越了南纬40度。

1497年,瓦斯卡·达伽马和继他之后的卡布拉、维斯普希都为扩展人类的航海知识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而德·刚奈维勒则给探险活动增加了不少浪漫情调。

1519年,最伟大的先行者——葡萄牙人费迪南德·麦哲伦受命于西班牙政府,乘坐“维多利亚号”首次跨越了南纬52度,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环球旅行,证实了地球是圆的的真理,并发现了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海峡,即今天的“麦哲伦海峡(Strait of Magellan)”。继他之后,南极区域的概念逐步明朗化,人们开始作出各种猜测,但地貌到底如何,是海洋还是陆地还需后人考证。

到了1578年,大名鼎鼎的英国海员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环绕合恩角(Cape Horn)一周,证明火地岛(Tierra del Fuego)是群岛而不是先前人们认为的南极大陆的一部分。

1599年,荷兰人德克·盖瑞茨远赴印度劫掠。盛传他途经麦哲伦海峡后,受飓风影响偏离了航线,置身在南纬64度积雪覆盖的高地,他到达的地方据推断就是今日的南设得兰群岛(South Shetland Lslands)。

17世纪,塔斯曼海被发现。该世纪末,英国探险家们报告抵达南大西洋海域的高纬地带。

1699年,英国天文学者罗恩和哈雷为获取更多的地磁引力信息前往南端考察,在南纬52度遇到冰层返回。

1738年,法国人布维首次跟踪调查浮冰,带回南极冰山群的大量信息。

1756年,西班牙商船“利昂号”在合恩角东面南纬55度发现陆地,很可能这片积雪封顶的高地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南乔治亚地(South Georgia)。1712年,法国人马里恩·杜福莱森发现马里恩科洛赞群岛(Marion and Crozet Lslando)。同年,另一个法国人约瑟夫·德·克祖兰崔马科登陆克祖兰地(Ker-guelen Land)。

按我的分类,以上探险者均属第一类。当时虽然仍无人抵达南极洲大陆,但人们已经开始蠢蠢欲动,急欲解开困扰着他们的众多谜团,其中包括神秘莫测的南极圈。是神勇无敌、能力超凡的詹姆斯·库克船长展开了一系列真正意义上的南极洲探险活动。

1772年7月13日,库克受命于英国海军,率领“坚定号”和“冒险号”从普利茅斯港(Plymouth)出发,在马德拉群岛(Madeira)稍作停留后,10月30日到达开普敦(Cape Town),紧接着又向南行300英里后到达南极大陆的南端。1773年1月17日——南极探险编年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库克首次环绕南极圈航行成功,此后不久,库克等在途中遭遇大块浮冰被迫返回,这次航行证实刚刚发现的克祖兰地和马里恩科洛赞群岛并非人们要找的南半球板块。库克在随后多次探险中不断刷新最南纬度环球航行的纪录。1774年1月30日,他到达南纬71度10分,声称如果确实存在南极洲,它并非和南半球大陆相连,并进一步指出现有的陆地或群岛与神秘的南极洲板块无任何关联。

库克的航海活动具有重要的商业意义。他报告说南乔治亚地周围有大量海豹出没,此举引来众多英美捕猎者,而捕猎活动反过来又大大促进了地理发现的进程。

1819年,英国人威廉·史密斯发现南设得兰群岛,在其南端又发现帕默群岛(Palmer Archipelago)。

1819年7月15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派遣船长撒迪厄斯凡·别林斯高晋率领两船人马从克劳斯坦德出发。南极圈内第一块陆地[彼得一世岛(PeterⅠ·Island)和亚历山大一世地(AlexanderⅠ·Land)]的发现归功于此次航行。

下一颗南极探险之星是英国海员詹姆斯·威德尔。他于1819年和1822年两度乘重达160吨的捕海豹船“利思家的简号”奔赴南极,第二次又增添了一条独桅纵帆船“情郎饯行号”。1823年,威德尔打破库克创造的纪录,到达南纬74度 15分的海域。此海随后以他的名字命名。

英国船主公司恩德白兄弟在南极探险中起了不小的作用。该公司从1785年起就一直在南部海域捕获海豹,不仅对商业利润感兴趣,对航海科考也表示出极大的关注。1830年,该公司雇用约翰·毕斯科驾驶双桅船“图拉号”和独桅纵帆“活跃号”前往南极洋捕猎,结果在南纬66度25分、东经49度18分处发现了今天的恩德白地(Enderby Land),第二年又发现了格雷厄姆地(Grahan Land)并绘制了位于其西海岸的阿德莱德岛(Adelaide Lsland)、毕斯科岛(Bisco Island)和皮特岛(Pitt Island)的航海图。

恩德白兄弟公司雇用的另一位船长坎普汇报到达了南纬66度、大约东经60度的地方。

1839年,第三位雇用船长约翰·鲍兰尼乘纵帆船“伊莱扎·斯科特号”发现鲍兰尼群岛(Balleny Lslando)。

1837年9月,著名航海家、法国海军上将朱尔斯·赛巴斯廷·杜芒德尔维勒率领“星盘号”和“吉利号”离开法国土伦(Toulon)港,打算沿威德尔的航线争取更靠近南极点。1838年年初,朱尔斯一行发现并命名了路易斯·菲利普地(Louio Philippe Land)和约翰·维勒岛(Joinville Lsland)。两年后,朱尔斯为探测南极点地磁引力情况再度起航,在南纬66度30分、东经138度21分发现新大陆。该陆地除了一些小岛地表裸露,其他地方完全被冰雪覆盖,得名“安德烈(Adélie)地”,而其西面的冰障得名“克可欧莱瑞(Cote Cla-rie)冰障”,朱尔斯等推测这道冰障封闭了一段海岸线

1838年8月,美国国会派遣海军上尉查尔斯·威尔克斯带领12名科考队员乘坐6艘船只出航。1839年2月,船队到达南美洲火地岛的奥林奇港(Orange Harbour)后分组展开科考。也许是因为绘图不够精确,后来的探险者们依图找到了多个版本的威尔克斯地(W ilkes Land)。

下一个登场的是被公认为上帝创造的最勇敢能干的极地探险家、海军上将詹姆斯·克拉克·罗斯爵士。

罗斯自己掌舵“阴阳界号”,弗朗西斯·克罗吉尔指挥“恐怖者号”。重达370吨的“阴阳界号”专为投掷炸弹制造,坚固异常;而“恐怖者号”重340吨,曾用于北极探险,这次特意加固。在装配船只时,采取了各种防范措施以防坏血病的发生。

1839年9月,罗斯他们由英格兰起航,途中多次停靠在大西洋群岛,后于第二年的5月到达圣诞节港(Christman Harbour)和克祖兰地,做了两个月的地磁引力试验观察后,向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Taomania)首府霍巴特(Hobart)进发。

当时的塔斯马尼亚州州长约翰·弗兰克林爵士本人就是一名响当当的极地探险者,因此他尽其所能地帮助罗斯。在塔斯马尼亚,罗斯得知威尔克斯和杜芒德尔维勒科考的地点正是这次英国海军部派他去考察的区域,所以他改变计划,决定由东向西沿第170号子午线向地磁南极进发。试想如果当初罗斯没能及时得到情报而去了别人已考察过的区域,很有可能划时代的地理大发现这样的词和他的名字挂上钩还要晚上很多年吧!

1840年11月12日,约翰·弗兰克林爵士登上“阴阳界号”,陪伴罗斯出了霍巴特港,奔向如今果树繁茂的暴风雪海湾。生活就是这么难以预料!约翰·弗兰克林爵士做梦也没想过“阴阳界号”的甲板会成为自己的祭台,可命运无常,他死在高纬度风雪交加的一个日子里。

在奥克兰群岛和坎贝尔岛稍作停留后,罗斯继续南行并于1841年1月1日进入南极圈,紧接着遭遇大片浮冰。他和浮冰展开激烈的搏斗,利用航道测深锤终于在4天后走出险境,到达南纬69度15分、东经176度15分的南极公海。为纪念他的英勇行为,这片海以他的名字命名。

现代人很少有能欣赏这种英雄行径的:他们坚固无比的船只在我们看来不过是普通浴盆,这帮傻蛋乘坐浴盆就敢深入前人认为必死无疑的浮冰区?眼高手低的我们简直不能理解!而他们才是英雄,最高意义上的英雄!

1月12日早晨,罗斯等人登陆并占领了一个小群岛,却因沿岸冰冻层无法登陆南维多利亚地。这片高地崎岖陡峭、连绵起伏,或冰雪封顶或地表裸露,高7000英尺到10000英尺不等。要去位于远在500英里开外内陆的地磁南极,只有翻过这片高地。

1月28日,发现阴阳界山(Mount Erebus)和恐怖者山(Mount Terror)。阴阳界山是一座活火山,浓烟烈焰直冲云霄。可以想象一条火龙盘旋在冰雪的世界,红与白的交织构成一幅多么壮观的画卷。后来斯科特船长把阴阳界山所在的岛屿命名为“罗斯岛(Ross Island)”。紧接着,罗斯岛东向的一堵冰障又挡住了去路。罗斯形容穿越眼前的冰墙就如同只身穿越多佛(Dover)港的悬崖峭壁,他们只能绕道,沿冰障向东行进了250英里。经考察发现这道冰障东端至西经167度、南纬78度4分,冰障顶异常平整,得名“罗斯冰障(Ross Barrier)”。因没有找到任何出口,船队向西返回,再试有没有可能到达磁极的机会,但终因气候变暖不宜久留,于1841年4月回到霍巴特港。

罗斯的第二次航海经历更是惊心动魄,险情时有发生,但探险发现不多。1842年2月22日,罗斯遇到一冰障,沿其向东航行发现它呈东北走向。60年后斯科特船长在这片区域发现了爱德华七世地。

1842年12月17日,罗斯三度出山也是他最后一次南极探险。他预备沿路易斯·菲利普地的海岸线,或有可能最好沿威德尔足迹到达高纬度区域,但这两个方案都因浮冰的缘故没能实现。期间,“恐怖者号”船长观察到约翰·维勒岛上有浓烟升腾,认为是活火山,罗斯等人不确定。半个世纪后,挪威人拉森乘坐“詹森号”登陆,真的发现了活火山群。

罗斯后来的地理发现还有一些,但都无足轻重。整体而言,他的探险意义深远,他为后人打开了通向极点的门户。

罗斯之后是海军上尉摩尔。1845年1月25日,他驾驶“宝塔号”在南纬53度30分碰到第一块浮冰。2月5日,从东经30度45分进入南极圈,全程到达最高纬度67度50分东经39度41分。他的主要目的是在印度洋的南部高纬度区域考察地磁引力。这是南极探险史上最后一次单纯以风作动力的航行,即帆船航行。

下一个大事记是众人皆知、成就瞩目的“挑战者号”科考探险,无须赘述。至此,帆船探险的时代终结,装有蒸汽辅助装置的船只上演了新的一幕。

开启下文前,我必须提及一个毕生坚信南极探险必要性的人,他就是乔治凡纽美尔教授。可以说只要提到南极,就离不开纽美尔这个名字。

继续我们的南极探险史。1872年7月22日,蒸汽捕鲸船“格朗兰号”在爱德华达曼船长的指挥下驶出汉堡港,驶向南设得兰群岛,途中不乏地理发现。

1892年,由“百来纳号”“戴安娜号”“积极号”和“敦提的极地之星”组成的捕鲸船队在南设得兰群岛附近展开行动,带回不少新信息。船队成员威廉姆·布鲁斯博士,后文还将提到。

同时,挪威捕鲸船长拉森率领的苏格兰捕鲸船队也出现在南设得兰群岛的南面。所有专程到南极捕鲸的人中,数拉森带回的信息最丰富、最具科考价值。他发现了格雷厄姆地东岸的大片陆地,如奥斯卡二世地(King OscarⅡLand)和弗恩地(Foyn's Land)等,还收集了两座活火山和许多群岛的相关信息。最有趣的当属他在西摩岛发现的化石,这是首次在南极区域发现化石。

1894年11月,伊文森船长驾着“赫莎号”成功到达比别林斯高晋和毕斯科都接近亚历山大一世地的地方,但他视捕鲸即商业利益为第一位,错过了大好机遇,否则,凭他具备的探险家的素质完全可以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下一艘到南极捕鲸的船叫“南极号”,由伦纳德·克里斯廷森船长掌舵。此人才华出众,1895年1月,他登陆维多利亚地的阿达尔角(Cape Adare),成为登陆南极洲的世界第一人。

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探险航行是由比利时人阿瑞恩·德·格莱茨缔造的。1897年8月16号,他离开比利时安特卫普省,乘“比利卡号”尝尽苦中苦方得甜中甜。

“比利卡号”的科考队员都经严格筛选。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比利时人、法国人、美国人、挪威人、瑞典人、罗马尼亚人和极地土著人。格莱茨亲自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大副海军上尉比利时人莱考特则主要负责把所有队员团结起来,合理分工、各尽其职。莱考特待人亲和,果敢踏实,受到全体队员的爱戴,很快成为探险队的中坚力量。

其他队员包括负责地磁探测工作的海军上尉比利时人埃米尔·邓肯、生物学家罗马尼亚人埃米尔·拉科维赞、分管海洋学和气象学的极地土著人亨利·阿科达文斯基和安托万·窦布沃斯基和来自美国布鲁克林的外科医生弗雷德里克·库克。

直到1898年1月13日“比利卡号”才动身离开斯坦德岛向南进发。科考队员在合恩角与南设得兰群岛之间开展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探通试验,发现一条把帕默地从丹科地分隔开的西南走向的海峡,比利时官方命名此海峡为“格莱茨海峡(Gerlache Strait)”,探险队花费了3周时间绘图、勘探和收集资料。2月12日,“比利卡号”离开格莱茨海峡(Gerlache Strait)沿格雷厄姆地(Graham Land)南行,草草结束所有探测工作后当天返程。2月15日,沿西南航线进入南极圈。16日,观测到亚历山大地,但终因浮冰未能登陆。

3月3日,“比利卡号”到达南纬70度30分,不幸陷入浮冰包围中。面对漫长的3个月的冬蛰,船员们将计就计猎杀了大量海豹和企鹅,开始储备食物过冬。同时,海洋学、气象学和地磁探测工作等各项科考有条不紊地进行。5月17日,漫长的70天极夜开始,个人必需品告急,船员们不得已用毯子当成衣服穿。6月5日,丹科死于心脏病。同一天,“比利卡号”差点葬身鱼腹,还好大冰凌只是擦过船体从底部把它推起,毫发无伤。接着,有船员出现呕吐症状。呕吐是坏血病和精神错乱的症状之一,这可中了航海探险的大忌,两者之一足以致命。坏血病人数量猛增,最终无一人逃过它的魔爪。库克从早到晚陪护在染病船员身旁。极夜过去后,他仍坚持白天辛勤工作,晚上牺牲睡眠时间,外出捕海豹和企鹅给船员们补身体。7月22日,太阳重现,船员们面露菜色,形容枯槁地沐浴在久违的阳光里。

春去夏来,到元旦路况仍然毫无改善,眼看形势危急,如拖到下个冬天仍按兵不动的话,疾病和营养不良将吞噬大部分船员的生命。危难时刻,库克又挺身而出。他和拉科维赞灵机一动,想出了动手锯出一条航道脱身的点子。经请示批准,库克开始筹划落实,经过3周的日夜奋战,终于突破重围。祸不单行的“比利卡号”刚从航道脱身没多久又被公海的另一块大冰块拦住去路,进退两难。整整一个月,高耸的大块浮冰紧贴着船舷两侧,“比利卡号”动弹不得,只得就地科考。说也奇怪,地狱般的一个月过后,1899年3月28日,“比利卡号”奇迹般地驶出包围圈,奔向麦哲伦海峡的庞塔埃瑞纳(Punta Arenas),科考工作这才得以正式启动。

在“比利卡号”奋力摆脱浮冰困扰的同时,由卡斯顿·堡茨·葛瑞维科率领的英国船队“穿越南极号”正沿罗斯的脚印,勇往直前地闯入浮冰区。

时隔罗斯海发现60年,1899年2月11日,“穿越南极号”首次从南纬70度、东经174度进入此海域。1900年1月,“穿越南极号”攀越罗斯冰障成功,扫除了南极探险路上的最大障碍,打开了南行通道。同年3月,“穿越南极号”返回文明社会。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莱比锡的淳教授指挥的“维蒂维亚号”。他们穿越东经8度到东经58度的冰雪地带,发现位于南纬54度26分、东经3度24分的布维岛,带回大量的海洋学资料。

进入20世纪,南极探险事业突飞猛进,硕果累累,官方出资派遣考察队屡见不鲜,英国“发现号”和德国“高斯号”就是典型的两例。

“发现号”由罗伯特·斯科特挂帅,副船长由曾参与过“杰克逊—哈姆斯沃斯号”北极探险的海军上尉阿密坦茨担当,其他指挥包括罗伊茨、巴恩和沙克尔顿,海军上尉斯凯尔顿是此次探险的总工程师和摄影师。船上还配有两名外科医生,一位曾是“杰克逊—哈姆斯沃斯号”北极探险队队员的寇特利茨,另一位还兼任画家。其他队员有物理学者伯纳茨、生物学者霍奇森和地质学者佛纳。英国政府计划利用这次探险详细勘探南极陆地的自然环境和地磁引力状况,是否在南极过冬由船长定夺。

1901年8月6日,提前做好第二年派出救急船的安排后,“发现号”离开英格兰考斯(Cowes)。10月3日到达西蒙海湾(Simon's Bay),当月14日驶向新西兰。1902年元旦,船队在南极圈附近邂逅第一块浮冰,几天后到达罗斯海(Ross Sea)。在阿达尔角等地稍作停留后又来到爱德华七世地,但浮冰阻隔无法登陆。返程路上,船员们登上堡茨·葛瑞维科去过的罗斯冰障上的弧形地点发射了探测气球,此海湾得名“气球水湾”。接着,船队返回罗斯称作马克摩都湾(McMurdo Bay)的驻地准备过冬。第二年秋天,船队才确认此驻地是片被马克摩都湾从大陆分割开来的岛屿,这片岛屿得名“罗斯岛”。春天,队员们乘雪橇在沿途设立补给站。

1902年11月2日,斯科特、沙克尔顿和威尔逊带了19条狗开始最后一次向南极进发。11月27日,三人跨越南纬80度,路况不好,行进速度不快。12月30日,到达最高纬度82度17分,发现南维多利亚地连绵起伏的山体。返程困难重重,狗儿们接二连三倒下,三人只好顶替狗的位置拉雪橇,后来沙克尔顿又害了坏血病倒下,只剩两人拉雪橇。2月3日,终于回到船上,结束了93天的雪橇之旅。期间,副船长阿密坦茨和斯凯尔顿史首次登陆海拔900英尺的南极内陆平原,重写了历史。

12月9日,救急船“早晨号”离开利特坦(Lyttelton),途中观察到南斯科特岛(Scott Lsland)。1月25日,远远望见“发现号”的桅杆,但因马克摩都湾(McMurdo Sound)终年结冰无法靠近,3月3日,“早晨号”返程离去。

“发现号”已经困在浮冰中两个冬天了。第二个春天,斯科特船长带队乘雪橇向西到冰雪高原上考察。1904年1月,“早晨号”带着一艘原纽芬兰的捕海豹船“塔拉诺娃号”再次赶来营救,同时还带来上级指示:如果“发现号”再走不出浮冰区就弃船保人。两难之时,船员们用炸药炸出了一条通道,就这样解放了“发现号”,接着,救急船上的煤都被搬到发现号上做燃料。有了煤,斯科特继而探查并否认了威尔克斯所说的金环山(Ringgold's Knotl)和古人峰(Eld's Peak)的存在性。至于所谓的哈森角,到了前人描述的准确位置也未见。当时如果燃料充足,斯科特一行会更有作为。3月14日,斯科特等在奥克兰群岛的罗斯港停泊。1904年9月,探险队满载而归。

英国探险队出征期间,德国探险队正在埃里克·凡·瑞格斯基教授的率领下乘坐“高斯号”在另一地区进行科考。“高斯号”是以“奋进号”为模本在基尔(Kiel)建造的,其导航员汉斯·如瑟熟悉德国汉堡到美国的航线,其科考队员也都是经瑞格斯基教授精心筛选走到一起的。

德国探险队此行的目的是勘探克祖兰地的南部区域,因此科考队员在该岛上驻扎工作,探险队主体继续进发。1901年8月11日,探险队从基尔起航驶向开普敦,途中进行了全面的海洋学、气象学和地磁学勘定。12月31日,考察完科洛赞群岛(Grozet Lsland),“高斯号”停泊在克祖兰地的皇家海峡。一个月后,继续向南,前往坎普地(Kemp Land)和诺克斯地(Knox Land)之间的地带考察。2月14日,他们在威尔克斯所描述的终极地的位置附近探通到1730英寻[1],由于厚实的浮冰干扰,科考进度非常缓慢。2月21日清晨,暴风雪来袭,大小浮冰聚拢开来,把“高斯号”围了个水泄不通,船员们只好作过冬打算,他们用冰建造了天文台,同时只要路况允许就驾雪橇前进。3天半后,登陆距探险船50英尺远的陆地,一座高约1000英尺的裸露冰山耸立于此,陆地得名“维廉姆二世地”,冰山得名“高斯冰山”。整个冬天寒风凛冽、雪片横飞,好在“高斯号”躲在层层冰山建构的避风港平安无事。1903年2月8日,“高斯号”又能航行了,从公海直到6月9日到达开普敦港,科考工作一直没有间断。

“高斯号”科学仪器装备之齐全,人员配备专业化程度之高,是南极探险史上少有的。它所取得的科考成果足以让日耳曼民族引以为荣。

1901年10月16日,瑞典探险船“南极号”在前文提过的拉森船长和奥托·诺邓斯捷德博士指挥下驶出哥德堡。

科考队一行9人在福克兰群岛和斯坦德岛(Staten Loland)停留稍许,1902年1月10日到达南设得兰群岛。考察完路易斯·菲利普地沿岸,探险队转向威德尔海(Weddell Sea)希望能沿奥斯卡二世地南行,但海面浮冰阻拦上不了岸。诺邓斯捷德等5人留守斯诺希尔岛(Snow Hill Lsland)观测,其他人继续北上。

在斯诺希尔岛度过的第一个冬天寒冷异常。夏天“南极号”依然没有返回,留守队员无奈,准备熬过第二个冬天。1903年10月,诺邓斯捷德乘雪橇到海丁顿山(Mount Haddin-gton)附近考察,确认此山在一岛上。某天在岛上,他遇见3个人,后来才认出他们是同事贡纳·安德森博士、海军上尉杜斯和挪威水手格朗登。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这是极地史上记载的最有趣的经历之一:“南极号”多次尝试返回斯诺希尔岛(Snow Hill Lsland),但冰面情况太差没法穿越。安德森、杜斯和格朗登只好在附近登陆,徒步返回捎信。3人在海丁顿山缺衣少穿,只好像鲁宾孙·克鲁索一样充分发挥人类的聪明才智,自力更生搞建设,搭建了石头窝棚猫了一冬,春天又精神饱满地继续往回赶。

11月8日,诺邓斯捷德带3人回到斯诺希尔岛,在那又遇到了阿根廷炮艇“乌拉圭号”的船长爱伊扎尔和助手。原来因为“南极号”音信全无,所以阿根廷政府派“乌拉圭号”到南极寻找线索。但沧海茫茫,“南极号”下落如何呢?

难以置信的是就在当晚有人敲石头窝棚的门,推门一看竟是拉森船长和5个船员。他们带回噩耗:“南极号”因遭遇严重的浮冰撞击已沉入大海,探险途中收集的大量宝贵资料随“南极号”一起灰飞烟灭,幸好还保存下来一部分。除一人身亡外,其余船员都因及时爬上最近的岛屿而幸免。

我们接下来要说的是苏格兰人威廉姆·布鲁斯博士(前文提过布鲁斯1892年曾随“百来纳号”出行,后又和安德鲁·寇茨乘“斯皮尔伯格号”出征)和“苏格亚号”探险船。

1902年12月2日,在来自敦提的船长托马斯·罗伯逊的带领下,“苏格亚号”离开克莱德(Clyde)。科考队员有莫斯曼、如德莫斯·布朗和皮尔博士。第二年2月,船队跨越南极圈,当月22日在南纬70度25分稍作整顿,在南奥克尼群岛的劳里岛(Laurie Lsland)过冬。1904年3月,“苏格亚号”到达南纬74度1分、西经22度后再也无法行进,海深仅有159寻,远远望见一条冰障,队员以布鲁斯副手的名字为其命名为“寇茨地”(Coats Land)。

到了现代,最杰出的南极探险者首屈一指的要数法国专家、游艇驾驶者吉恩·查克特博士。他勇于挑战自我,选择了最危险的南极浮冰带,那里暗礁叠叠,冰山重重,要求探险者具备极高的素质和能力。他的科考设备齐全,观测结果翔实。其两次探险(1903—1905年、1908—1910年)期间,发现洛拜特、法丽拉瑟和查克特三块未知大陆,并详细勘探了亚历山大一世地。

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爵士是一个响彻云霄的名字。他的第一次南极探险经历是作为英国探险队成员跟随斯科特的“发现号”出征,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实地考察经验,遗憾的是身染坏血病中途返回。

回来休养不久,沙克尔顿就积极着手筹备新的探险计划。1907年8月,他悄无声息、负债累累地离开英格兰,踏上“猎手号”的甲板直奔南极。据我所知,他是第一个直截了当表明目标是极点的探险者。

这里不再赘述沙克尔顿的探险细节,仅提及几点和“奋进号”探险作比较。

“猎手号”计划在1908年年初于新西兰起航,到达南极洲大陆的冬季驻地后船体返回,第二年接回登陆船员。在南极过冬的船员分三组,其中一组向东考察爱德华七世地;第二组向西寻找地磁南极点;最后一组向南直奔南极点。威尔克斯地也纳入考察目标。

沙克尔顿的牵拉工具包括小型马匹和狗,但主要是用马,狗仅备不时之需。除了常备用具如雪橇、滑雪板和帐篷等,他们还带了摩托车。

1908年元旦离开里特坦,15日到达南纬70度43分、东经178度58分的罗斯海,23日看到罗斯冰障。原计划是在冰障入口处登陆,但此处已崩裂形成一条宽阔的海湾(沙克尔顿起名“鲸湾”),所以他决定不在冰障而改为在陆地上过冬。这一部分的行程与“奋进号”的第二次探险非常相似。

成功到达爱德华七世地后,沙克尔顿西转在罗斯岛的马克摩都海峡搭建冬季营地。1908年10月29日,南行小组成员沙克尔顿、亚当斯、马歇尔和威尔德驾着4匹马赶着4架雪橇带着90天的口粮出发了。11月26日,4人跨越斯科特地最南端82度17分。到84度时,马匹阵亡,队员只好自己拉雪橇。他们花了17天的时间才爬上崎岖的多胡冰川,站到了极点附近的高原上。1909年1月9日,由于物资储备不足,在南纬88度23分、东经162度4人树立了一面代表亚历山德拉皇后的旗帜后返回。

沙克尔顿一共耗时127天,穿越1530英里,其中去程用时73天,回程54天,平均每天行进12英里左右。与此同时,另一组人马即大卫博士、莫森和马凯3人徒步跨越冰层和裂缝到达地磁极点进行勘探后安全返回,全程1260英里。两队人马在“猎手号”甲板上胜利会师,联手揭开了南极洲的神秘面纱。至此南极洲大陆只剩一个角落,即地理极点尚无人触及。

【注释】

[1]1英寻约等于1·8287米。——编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