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四章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

第四章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工作的开展顺应了这些目的和要求,将有力地促进科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要充分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具体实施中对政府鼓励和限制的产业、产品,要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上加以区分。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指标必须充分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的特征,发挥考核指标的导向作用,体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第四章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

本章概要: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高科技计划组织能力、控制能力与效率的重要环节,并为政府科技政策的制订、修改、实施,为公共科技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绩效评估提供公正客观的意见,以便公众了解公共科技资源的分配、使用及其效果的真实情况,对其进行监督。绩效评估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科技计划、技术市场交易、技术交流与合作实施有效管理,实行决策科学化、程序化的重要手段,是政府增强科技宏观管理调控能力、推动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的动力。

4.1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概念

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是由特定评价主体,根据特定目的,依据科学、规范的准则,对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实际绩效结果与绩效目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判断,为政府科技计划的公共财政支出以及计划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客观的信息,从而保证计划目标实现的过程。

4.2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意义

1.是保证保证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有效性的需要。

科技计划项目的特点是多学科联合攻关,各个课题关联性强,各自进度影响全局,进行阶段性的绩效验收评估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对于项目实施与预计目标的偏离情况,可根据计划合同予以纠偏,对于课题间互不协调的情况,尽量做思想工作,加强沟通、促进交流、解决矛盾。对于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按照原定开支范围进行检查,挪用的经费予以追回,由不可预知因素造成的经费不足,管理部门可酌情追加增补。对于项目中未经科技计划部门认可自行延伸扩展的研究内容,不予承认。通过绩效评估,能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应对措施的提出提供依据,保证了项目的科学性、有效性、合理性。

2.是促进决策的程序化与科学化的需要。

国家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确定虽然已经有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决策程序,但计划的实施往往不尽如人意,原因有二:一是项目在进行可行性论证时走过场,盲目上马。二是实施过程中没有进行绩效验收评估,导致项目的难以实施、进展不力甚至完全失败。还有些项目,由于申请单位掌握的预测信息不足或误测,而参加论证的科技管理人员和专家对项目的判断缺乏充分依据,以致出现决策失误。开展绩效评估,制定出一整套严格的可行性论证程序和评估标准,能尽量避免计划项目的决策失误,促进决策的程序化与科学化。

3.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技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党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有力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依然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层次、经济增长质量的“三低”问题,此外,能源、水及其他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日益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依然严重。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对科技工作的要求日益迫切,各级地方政府对科技工作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地方科技投入规模越来越大。同样,目前地方科技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基层科技工作薄弱和困难的局面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加强地方科技工作,要以“三个提高”为目标,即提高科技进步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提高科技工作和科技管理部门在党委和政府中的地位,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工作的开展顺应了这些目的和要求,将有力地促进科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3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的主要依据

1)国家关于科技发展的方针、政策和与科技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如科技部颁布的《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印发的《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评估管理试行办法》。

2)有关省、直辖市级政府出台的有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市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市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

3)有关省、直辖市级政府科技发展规划(计划)、年度项目指南及绩效目标。如《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 年)》。

4)项目立项申请书、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5)项目预算批复文件、科技计划任务书(合同)。

6)预算执行或决算报告、其他财务会计资料。

7)项目验收报告

8)项目中期或完成后的报告。

9)其他有关资料。

4.4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科学性原则。首先是绩效评估组织体系的设置必须科学。管理者必须通过人力资源的合理培植、团队精神的充分发挥来体现组织体系的科学性;其次是考核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的设置必须科学。在考核指标的设计时,必须全面了解考核指标的内涵和外延,使考核指标设置及其评价标准可行、合理、科学。

2)公正、客观、公平原则。为确保项目绩效评估的结果客观真实,增强后续项目绩效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保证项目资金使用的规范、安全和有效性,提高项目的实施质量与效益,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必须公正、客观、公平。应注重多渠道收集信息,强化对评估项目的考察和资料核实,依托专家咨询基础,征询各方建议、指导,充分发挥评估责任主体判断力的评估原则,确保项目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3)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原则。在现代管理学中,科技项目管理属于公共管理范围。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讲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要充分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具体实施中对政府鼓励和限制的产业、产品,要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上加以区分。

4)操作性原则。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指标必须充分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的特征,发挥考核指标的导向作用,体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5)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不仅可以全面反映科技项目所取得的成效,而且还可以对其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4.5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程序和依据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它一般要包括信息搜集、目标分析、指标体系结构的确定、指标的分析与筛选、指标的内涵与标度设计、指标权重分析、指标体系的简化与修正、指标体系的确定等步骤。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专家咨询贯穿于其中每个环节,最后确定的指标体系还要在接受实践的检验,方能在实际评估活动中运用。

1.信息资料的搜集

评估科技计划项目的绩效,离不开与科技计划项目相关的信息。分析信息来源,不仅可以加深对科技计划项目评估工作的理解,还可以通过掌握第一手材料,对系统进行进一步分析。指标的信息源,通常包括:项目背景资料、相关数据库、定理公式、统计分析、专家调查、主观判断等。

2.目标分析

目标分析是建立评估指标的前提,确定系统的目标层次结构则是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基础。这里讲的目标,就是进行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所要达到的目的。开展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的要求和期望是多方面的,而这些要求、期望便构成不同类型的目标:总目标和分目标、战略目标和战术目标、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多目标和单目标、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等。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的目标旨在协助相关部门加强项目过程管理、评价项目执行和完成情况。传统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在技术、效率等短期效果方面得以体现,而对项目研究结果的可持续影响重视不够,往往带有一定的短视性,导致项目长期效益不甚理想。因此,绩效评估除对项目本身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外,还需要考虑对项目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和财务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突出科技计划项目中长期效果的发挥。

3.指标体系结构的确立

不同的目标结构决定不同的指标体系结构,而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形式以多目标式、层次式、网络式三种最为常见,其中层次式又在科技项目的评估中应用最为广泛。通常可以通过分析系统的结构层次、逻辑层次、功能层次来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地方科技项目绩效评估目的,本论文选用层次型评估指体系,并将基于项目中期和后期评价的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体系指标分为三层:目标层、要素层和指标层,其中指标层全部由定量指标组成。

4.指标的分析与筛选

根据初步论证建立的指标体系所采用的指标一般考虑得尽量宽泛,需要对初选指标进行系统地分析与筛选。除了采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分析影响项目的各个要素,阐明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之外,还应对各要素的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提炼简化原有指标,对于交叉信息较多的指标应进行科学地删除,选择代表性、独立性强的指标参与评估过程,并考虑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的结合使用问题。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指标要按照项目绩效的构成要素进行分解,主要包括技术经济指标和项目后续影响等要素,并针对每一要素进行指标选择。

5.指标的内涵与标度设计

评估指标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理论之上,指标的内涵和外延应该比较明确,并且能够反映、刻划所评估项目的主体特征、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等。项目的每个指标又可以选用不同的指标标度,最终选择最能描述和度量项目状态的指标标度,提高评估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6.指标权重分析

权重作为综合评估的重要信息,应根据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即指标对综合评估的贡献率确定。通过指标权重分析,可以得知各指标在科技计划项目评估中的地位和影响程度。根据理论部分科技计划项目评估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

7.指标体系的简化与修正

指标体系的确立不能期望一步到位,它需要不断修正完善,删繁就简,以尽量少的指标反映尽量多的评估信息,增加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这是一个指标体系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指标体系的简化与修正,往往也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进行。

4.6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综合评定

绩效评估是加强项目过程管理、评价项目执行和完成情况的重要手段。在对科技计划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和绩效评估过程中,按照得分的高低将评估结果分为四级。

其中:

A 级评分在90分到 100 分之间,表明项目中期执行情况或绩效好;

B 级评分在75分到90分之间,表明项目中期执行情况或绩效较好;

C 级评分在60分到 75分之间,表明项目中期执行情况或绩效一般;

D 级评分在60分以下,表明项目中期执行情况或绩效较差。

在项目绩效评估过程中,对于被评为 A 级的项目,科技主管部门将对其申报的后续项目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支持或给予滚动支持;对于被评为 C 级的项目,科技主管部门将对其给予警示,限期整改;对于被评为 D 级的项目,科技主管部门将给予通报批评,责成项目承担单位进行整改,限制或取消项目申报资格。

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综合评定表

案例1:

科技攻关项目绩效评估指标

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后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分为技术评估和财务评估两部分。技术评估主要从立项目标的合理性、立项目标完成程度、项目验收的有效性、项目组织管理水平、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及可持续性影响等方面进行考虑。财务评估指标则主要从资金落实情况、实际支出情况、财务信息质量及财务制度状况进行了指标设计。其中,指标体系的技术评估占 60 分,财务评估占 40 分。

①技术评估

1)立项目标的合理性

主要包括目标一致性、技术创新性和经济实用性三个方面。其中目标一致性指立项考虑到国家、地方或部门总的发展目标,体现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有利于解决经济建设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和瓶颈问题。技术创新性指项目技术内容真实准确、技术关键明确、技术线路可行。项目的技术创新、产品结构创新、生产工艺创新、产品性能及使用效果明显。经济实用性指项目核心及配套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项目对社会发展影响大,经济效益好,市场潜力大;技术配套且成熟适用,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2)立项目标完成程度

主要包括达到预期目标、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和未达到预期目标三种情况。其中,达到预期目标指项目实际完成的任务量达到合同所规定的 100%以上,各项工作进展与计划进度保持一致,项目处于按计划进度进行状态。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指项目实际完成的任务量只达到合同所规定的 70%以上,各项工作进展与计划进度基本一致。项目需要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才能达到预期目标。未达到预期目标指项目实际完成的任务量未达到合同所规定的 70%,明显落后于合同所规定的进度计划,整个项目研制工作处于拖延、停顿状态。原因包括:技术变化、计划调整、设备及材料得不到落实、协作关系影响、拨款不到位、贷款不到位、市场变化、技术骨干变动、不可抗拒因素及其他原因等。

3)项目验收的有效性

主要包括验收程序合法性、验收机构权威性和验收结果公正性三个方面。其中,验收程序合法性指根据项目类型和技术要求,所选择的验收方式客观、科学、合理,如会议验收、检测验收、专家函审验收等,符合国家及市有关科技成果鉴定规程的要求。项目验收程序合法,符合国家发布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及市《科学成果鉴定规程(试行)》的有关规定。验收机构权威性指组织项目验收机构必须符合国家《科学成果鉴定规程(试行)》及市关于科技成果管理的有关规定,即:市级科技项目由市科委组织验收或授权有关科技中介机构组织验收。验收结果公正性指项目验收专家组的成员结构合理,专家条件须符合国家发布的《科技成果鉴定规程(试行)》及市有关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的要求,并执行回避制度,即:项目承担单位的人员、与项目负责人或与项目单位人员有竞争关系的人员、计划下达任务单位的人员、任务委托单位的人员以及长期脱离教学、科研、生产的党政机关管理人员等均不能成为验收专家。

4)项目组织管理水平

主要包括管理机构保障、规章制度保障和支撑条件保障三个方面。其中,管理机构保障指成立项目管理机构或项目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组织、协调项目的实施,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任务能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对跨市域、跨部门实施的项目,建立起有效的联动协调机制和工作联系制度。规章制度保障指制订有专门的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或规章制度,实施措施得力,并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项目合同、档案、成果等保存完好,管理有序。支撑条件保障指项目承担单位技术力量雄厚,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项目承担单位所提供的科研仪器设备、资金、场地等支撑条件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5)项目的经济效益

主要包括销售收入的目标完成情况、利税目标完成情况和投入利税率三个方面。其中,销售收入的目标完成情况是指项目实施以后,由该项目所实现的销售收入总额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分为达到预期目标,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和未达到预期目标 3 种情况。利税目标完成情况是指项目实施以后,项目收益所实现的利税总额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分为达到预期目标,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和未达到预期目标 3 种情况。投入利税率反映了计划项目投入资金所提供的利税金额。它是考察和评价计划项目所投入的资金运用的经济效益,分析项目资金投入效果的主要分析指标。计算公式:

投入利税率=新增利税总额(万元)/科技项目总投入(万元)×%100

6)项目的社会效益

主要包括技术受益范围、产品结构调整和生产工艺提高三个方面。其中,技术受益范围是指项目技术直接受益的农户、企业数须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项目实施以后,承担单位的销售收入、利税额增幅较快;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比较明显。产品结构调整是指项目技术(产品)有望成为项目承担单位的“拳头产品”;项目技术(产品)推广应用范围大,在市域经济发展中成为新的增长点。生产工艺提高是指项目实施以后能对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风俗习惯产生重要影响,促使项目承担单位乃至项目活动中的各个主体改变传统的生产工艺,工艺水平明显提高。

7)项目可持续性影响

主要包括节能降耗、环保安全和协同发展三个方面。其中,节能降耗是指项目实施以后,能够降低项目承担单位的物化劳动消耗(原材料、化学试剂、燃料、动力、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折旧等)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环保安全是指项目技术(产品)无毒无害,未造成环境污染,对自然资源、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等没有产生破坏;项目实施有利于能源二次开发和再利用。协同发展是指项目技术(产品)能满足人们日常健康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

②财务评估指标

1)资金落实情况

主要包括财政拨款到位率和及时性和其它资金到位率和及时性两个方面。其中,财政拨款到位率和及时性是指财政科技拨款能按合同所规定的计划进度及时、足额划拨到位。资金数额以承担单位财务账目上收到为准。此项分值仅供管理部门参考,不计入评估总分。其它资金到位率和及时性是指考核其他资金(货币资金)是否按计划确定的数量到位。只计算项目承担单位实际划拨给课题组使用的资金,具体资金数额以财务账目上记录为准。

2)实际支出情况

主要包括支出与预算的相符性、支出合理性和支出合规性三个方面。其中,支出与预算的相符性是指项目实际支出符合合同所规定的各项经费用途。只计算财政科技拨款部分,不计算配套资金部分,具体数额以财务账目上记录为准。支出合理性是指项目实际支出与项目预算基本相符,各项经费开支均按各项任务计划进度有序进行,项目经费收支基本平衡。只计算财政科技拨款部分,不计算配套资金部分,具体数额以财务账目上记录为准。支出合规性是指项目实际支出符合国家财政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符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3)财务信息质量

主要包括资料的合法性、结果的真实性和核算的完整性三个方面。其中,资料的合法性是指会计机构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项目核算所涉及的会计账簿设置、会计核算以及所编制的记账凭证、会计报表和其它会计资料(包括用于会计核算的电子计算机软件及其所生成的上述会计资料)必须符合会计核算方式、会计制度和现行科技经费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不得编制虚假财务会计资料。结果的真实性是指项目经费核算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真实、准确登记。科技经费拨款数额以银行部门提供的入账凭证为准,其他资金数额以单位财务据以记账的合法凭证为准。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及时登记账簿,如实反映。核算的完整性是指项目资金收入、支出、资产等(包括帐、卡、物)财务资料须序时、连续、完整。对已完成的项目能及时清理决算。计划任务书、项目验收报告、技术鉴定报告等资料能及时归档并妥善保管。

4)财务制度状况

主要包括制度健全性、管理有效性和制度执行效力性三个方面。其中,制度健全性是指项目承担单位建立完整的内部财务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并符合现行财政法规的要求;建立专门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并符合国家及市有关科技计划管理和科技经费管理制度的规定。管理有效性是指对项目中的重大开支事先经过充分的评估论证,资金使用科学、合理;建立项目资金申领、使用等严密的内部牵制机制,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制度执行效力性是指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保证财务制度执行到位,项目中的每笔经济业务均按单位制定的财务制度办理,没有发生违法乱纪现象(项目实施起止期间)。

科技攻关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表

案例2:

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估指标

重点实验室应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固定人员队伍,包括若干优秀的学术带头人、高素质研究骨干、高水平技术人员及精干的管理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团结合作,能够满足实验室参与国际竞争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要求。重点实验室应能够凝聚、吸引和稳定优秀中青年人才,具有良好的培养学术接班人和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的条件和业绩,能够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的研究生,应积极开展高水平和实质性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重点实验室应拥有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仪器设备统一管理,共享共用,成为本领域公共研究平台;实验室应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①管理情况

主要包括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包括实验室规章制度健全,日常管理科学有序,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实验室财务管理状况(包括实验室财务制度的建设情况等);学术委员会的活动情况和作用发挥(附会议记录文件)等。实验室具有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学术风气,学术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

②科研活动与科研经费

主要包括纵向项目、横向服务和科研活动经费三个方面。其中,纵向项目含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级重点项目、市级重点项目。横向服务包括签订委托研究或联合攻关合同的科研项目,以及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或协议的技术咨询、检验检测、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项目。科研活动经费的总收入是指承担纵向项目的经费、提供横向服务的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和由兼职人员带入的项目经费等,不包括人头事业经费。

③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实验室吸引和稳定高水平人才的措施得力、业绩突出。研究队伍知识、年龄结构合理,团结合作,学术气氛浓厚。实验室主任是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实验室工作,在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术带头人为本领域有影响的学者,学术思想活跃,研究成果显著。鼓励实验室人员在国际、国家级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鼓励实验室引进国际顶尖学者来室工作。固定人员中多数参加了所提交的代表性成果的研究工作。实验室是本学科领域高水平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培养较多数量的国内外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合理数量的博士后和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同行公认。

④科研基础设施条件

主要包括仪器设备、实验室面积、设备更新和基地建设四个方面。其中,仪器设备是指明确归实验室管理和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购置设备和自制设备。实验室总面积是指实验室总使用面积。更新的仪器设备包括新购置、自制和改造的仪器设备。基地建设是实验室培养人才、转化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需要,主要通过是否建立了培训、实习基地及中试基地来衡量。

⑤研究成果与成果转化

主要包括鉴定成果、获奖数量、专利、论文与著作和技术开发与技术转让五个方面。其中,鉴定成果是指实验室近两年通过市级以上(含市级)鉴定的科技成果。获奖项目是指实验室近两年获得市级及其以上政府(部门)设立的各类奖励,不包括获得协会等其他组织设立的奖励。专利包括申请专利和授权专利,国内专利和涉外专利。申请专利或授权专利的项数凭申请通知书或授权证书计。论文发表与收录数是指 SCI、EI、国内核心期刊(指《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界定的核心期刊)和国内期刊发表与收录的论文数。出版著作指由实验室人员编写且已正式出版的著作、编著和译著,也包括由实验室人员编写并已采用的教材。联合发表与收录的论文和联合出版的著作、编著、译著,按实验室人员占署名人员的比例确定。技术转让以正式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为依据,包括无偿转让、出售或以成果作价入股等方式转让技术使用权或所有权。产品开发是指实验室自行开发转化或与外单位合作开发转化的产品。

⑥实验室开放程度

主要包括人员开放、对外服务和学术交流、设备共享四个方面。人员开放是指保持一定数量的流动科研人员。对外服务通过近两年的横向课题经费及技术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来衡量。不包括仪器设备出租和场地出租等对外经营服务产生的收入。学术交流指近两年主办或承办的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学术交流会议,实验室人员参加国际会议的人次,以及在全国性和区域性学术交流会议上发表的论文。设备共享是指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对本实验室以外的科研人员开放情况。

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表

案例3:

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估指标

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运行管理与开放、科研活动与科研经费、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科研基础设施条件、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效益等。

1.运行管理与开放

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技术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包括规章制度健全,日常管理科学有序,人员岗位职责明确。中心财务管理状况(包括财务制度的建设情况等);学术委员会的活动情况和作用发挥(附会议记录文件)等。对外开放则包括人员开放、对外服务和技术交流、设备共享四个方面。人员开放是指保持一定数量的流动科研人员。对外服务通过近两年的横向课题经费及技术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来衡量。不包括仪器设备出租和场地出租等对外经营服务产生的收入。技术交流指主办或承办的全国性和区域性的技术交流会议,技术研究中心人员参加国际会议的人次,以及在全国性和区域性技术交流会议上发表的论文。设备共享是指工程中心大型仪器设备对本中心以外的科研人员开放。

2.科研活动与科研经费

主要包括纵向项目、横向服务和科研活动经费三个方面。其中,纵向项目含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级重点项目、市级重点项目。横向服务包括签订委托研究或联合攻关合同的科研项目,以及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或协议的技术咨询、检验检测、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项目。科研活动经费的总收入是指承担纵向项目的经费、提供横向服务的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和由兼职人员带入的项目经费等,不包括人头事业经费。

3.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主要包括技术中心负责人技术水平、科研队伍结构和中心研发人员绝对数三个方面。其中,技术中心科研队伍结构指评估年度企业工程中心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中心研发人员绝对数指评估年度企业技术中心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总数(不包括中心附属人员)。

4.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

主要包括专利、技术开发与技术转让、项目完成情况三个方面。其中,项目完成情况指工程中心通过验收(或鉴定)的项目(以鉴定确认书为依据);新产品效益指评估年度依托工程中心开发的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拥有专利、注册商标、技术秘密、开发的软件和植物新品种)的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和评估年度依托工程中心开发的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专利指由工程中心的研发人员研发的项目(知识产权由工程中心所有)所申请并已授权的发明专利数(项)、实用新型专利数(项)和由工程中心研发的已授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

5.基础设施条件

主要包括仪器设备、工程中心面积、设备更新和基地建设四个方面。其中,仪器设备是指明确归中心管理和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购置设备和自制设备。工程中心总面积是指工程中心总使用面积。更新的仪器设备包括新购置、自制和改造的仪器设备。基地建设是中心培养人才、转化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需要,主要通过是否建立了培训、实习基地及中试基地来衡量。

6.效益

主要包括技术开发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包括技术开发取得的销售收入的目标完成情况、利税目标完成情况和投入利税率三个方面。社会效益主要包括技术受益范围、产品结构调整和生产工艺提高三个方面。

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表

4.7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程序

绩效评估工作应与项目中期检查评估、项目监理和项目实施管理相结合,并充分吸纳前期项目管理工作的结论。

绩效评估工作主要程序如下:

1.评估准备

纳入绩效评估范围的计划(专项),自行组织或委托科技中介机构组织,成立由技术专家、财务专家、专业评估人员组成的绩效评价工作组,选取计划(专项)中的全部或部分项目,制定评价工作方案,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下达项目绩效评价通知书。

2.项目单位自评

项目承担单位根据绩效评估工作要求开展项目实施期自评工作,报送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及有关材料。

附: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注:1.总预算、总目标:是指到项目完成时整个项目资金的总预算及项目总体目标(考核指标)的设置情况;

2.节点预算、节点到位、实际支出:是指截止xxxx年12月31日,项目资金的预算、实际到位及实际支出情况;

3.节点目标、节点目标完成情况:是指截止xxxx年12月31日,项目阶段性目标(考核指标)的设置及完成情况;

4.其它知识产权:包括标准、软件著作权、新药证书、农业新品种等。

二、项目概况

1.项目概述

2.总体目标

项目完成时的总目标,包括项目建设目标、主要技术质量目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等,项目目标及考核指标要尽量具体和量化。

3.节点考核目标

截止xxxx年12月31日,项目的主要考核目标和指标。

三、项目节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项目节点考核目标,分别说明项目建设目标任务、主要技术质量目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等的完成情况及采取的主要做法。

1.主要建设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2.主要研发任务及技术、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3.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4.项目节点目标任务未完成的主要原因分析

5.项目节点考核目标完成情况简表

表1 项目节点考核目标及完成情况

四、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1.项目资金预算、到位情况

项目资金(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等)总预算及节点预算、到位情况。

表2 项目资金预算及到位情况 (万元)

注:到位率=节点到位/节点预算*100%。

2.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表3 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万元)

注:支出率=实际支出/节点预算支出*100%。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情况,是否设立项目资金专款帐户,以及保证项目资金按规定专款专用、合规使用所采取的有关措施等。

4.其它有关说明

包括项目资金预算调整、项目资金实际支出与预算存在较大偏差、项目资金未及时、足额到位及其对项目影响的情况说明等。

五、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1.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包括项目管理组织模式及结构图,项目承担单位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所建立的有关制度和措施等。

2.项目业务管理情况

包括项目任务目标调整及相关手续办理情况、项目人员、条件落实及任务分工情况、项目实施中有关招投标、政府采购情况等。

3.项目质量管理情况

包括否制定或采用相应的技术质量标准,项目承担单位为保证项目质量所采取的有关措施。

六、下阶段计划打算

1.项目实施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2.项目需要调整的内容(包括目标、任务和资金)及理由。

3.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下阶段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七、附件材料

1.项目任务书。

2.专项资金审计报告(资助资金100万元以上的项目提供)。

3.能反映项目任务、目标完成情况的有关证明材料(包括与项目相关的专利证书或专利受理通知书、新药证书、技术标准、成果证明、研发合同、资金证明、招投标或政府采购的有关文件等)。

4.其它能够支撑项目单位绩效报告的有关材料。

5.检查和核实

绩效评价工作组根据项目单位自评情况,到项目承担单位进行现场勘察和基础数据核实工作。

6.综合评估

绩效评估工作组对基础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项目评估结果,形成项目绩效评估报告。

7.评估总结

绩效评估工作组进行绩效评估工作总结,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完善管理办法,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同时将评估工作资料整理归档备查。

8.绩效评估工作组综合分析计划(专项)中各项目的绩效评估情况,对各计划(专项)整体目标的实现程度、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形成计划(专项)整体绩效评估结果,按规定撰写计划(专项)绩效评估报告。

4.8绩效评结果的应用

1.绩效评估结果,调整完善科技计划设置,改进项目实施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科技经费使用效益。

2.绩效评估结果是确定以后年度科技计划经费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3.项目承担单位及其科技主管部门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总结分析项目组织实施经验,加强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提高项目组织工作质量。

4.绩效评估的相关信息与结果将作为项目承担单位、科技主管部门、项目负责人信用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5.绩效评估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4.9绩效评估主体及职责

绩效评工作由委托方(项目组织实施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受托方(科技评估中介机构)组织实施。

1.委托方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绩效评估的规章制度;

(二)确定纳入绩效评估范围的科技计划(专项)和项目,选定科技评估中介机构;

(三)审定绩效评估工作方案;

(四)组织协调绩效评估工作;

(五)审定绩效评估报告;

(六)研究应用绩效评估结果。

2.项目承担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一)开展绩效自评工作,按时提交自评报告;

(二)按要求如实提供绩效评估所需的数据和资料;

(三)积极配合绩效评工作;

(四)按照绩效评估报告提出的整改措施组织整改。

3.受托科技评估中介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 编制绩效评估工作方案;

(二) 按照委托要求和有关规定,并依据科学的方法,独立、客观开展绩效评估工作,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 保守与项目有关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4.相关责任

(一)参与绩效评估活动的有关各方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规定,保证绩效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二)项目承担单位在评价过程中有提供虚假资料信息、不配合或干扰评估工作正常开展的,视同为不诚信行为,将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逾期不提供相关绩效评估基础信息的项目,视同项目目标没有达到。

(三)委托方工作人员和科技评估中介机构工作人员在评估工作中如有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干扰评估工作导致评估不公正的,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