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柞水县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防治对策

柞水县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防治对策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对柞水县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柞水县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发因素。同时柞水县地处秦巴山区,境内地质灾害发育,研究柞水县发育规律,对于研究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而地质灾害多发生于人口较为集中的中低山区。且地质灾害绝大部分发生在强降雨期间及雨后较短时间内,地质灾害发生频率与降雨量呈明显正相关。

上官超超1,王雁林1,2,姚翔龙1,韩莹莹1,张成芳1,刘婧祎1

(1.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2.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陕西西安 710082)

摘 要:柞水县地处秦巴山区,区内滑坡、崩塌、泥石流时有发生,且分布广、危害严重,极大地威胁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对柞水县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柞水县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发因素。针对不同灾点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崩塌;滑坡

0 引 言

柞水县位于陕西省南部,地处秦岭南麓,西安近邻,商洛西部,属汉江支流的金钱河、乾佑河发源地。区内山大沟深,坡陡土薄,地质构造复杂,深大断裂发育,岩体破碎,地质环境条件较差,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且分布广、危害严重,是陕西省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的县(市)之一。每年都有数量较多的、不同规模的各种地质灾害发生,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交通中断、厂矿建筑和居民房屋被损坏、良田耕地遭破坏,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较大损失,已经成为制约柞水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分析和研究该县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防治对策,对指导当地政府防灾减灾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柞水县地处秦巴山区,境内地质灾害发育,研究柞水县发育规律,对于研究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1 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

1.1 地质灾害类型

柞水县地质灾害隐患点104处。其中滑坡85处、崩塌9处、泥石流10处,分别占总数的81.7%、8.7%、9.6%。区内地质灾害体规模不等,以中小型为主,总体上表现为数量较多,发生频率较高,危害较大。

滑坡是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区内有滑坡灾害点85处,其分布面广、数量大、活动性强、破坏性大。区内滑坡的物质组成全部为堆积层(堆积层滑坡包括野外表格中的碎块石滑坡和土质滑坡);滑坡厚度一般小于20m,小于6m的浅层滑坡82处,占96.5%,6~20m的中厚层滑坡3处,占3.5%;滑体规模以小型为主,其中规模小于10×104 m3的小型滑坡76处,占89.4%,(10~100)×104 m3的中型滑坡9处,占10.6%。

崩塌是区内的另一主要灾害类型,发育的崩塌地质灾害共有9处,其中岩质崩塌5处,土质(堆积层)崩塌4处。

区内泥石流共发育10处,主要发育在乾佑河、社川河、金钱河的主要支流河中,多数为暴雨型泥石流。其大小多以中小型为主,从流域特征上看多为沟谷型泥石流。

基金项目:陕西省柞水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2013年)

作者简介:上官超超(1990—),男,河南三门峡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E-mail:1028837321@qq.com

1.2 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

1.2.1 空间分布规律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是其控制与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理的综合体现。区内地质灾害空间分布严格受自然地质条件和人为因素双重制约,有相对集中的特点。柞水县地质灾害分布于全境13个镇中,各乡镇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不同,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岩土特征不一,其地质灾害分布是不均匀的,即使在同一乡镇,在不同地段地质灾害发育情况亦有所不同。

地质灾害地域分布的不均匀性总体表现在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灾害点数量最多的乡镇分别为瓦房口镇(21处)、杏坪镇(19处)、小岭镇和柴庄镇(均为12处);灾害点分布密度大的乡镇不同地段灾害分布亦不同,各地因不规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弱悬殊,地质灾害发育程度有较大差异,地质灾害地域分布与河流有很好的一致性,集中分布于乾佑河、社川河和金井河流域。表明长期的地质环境改变控制了地质灾害的发育,而人类的工程活动则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1.2.2 时间分布规律

区内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大部分发生在降雨强度较大的年份和每年的雨季。首先表现在暴雨、连阴雨较多的年份,地质灾害发生的频次明显偏高;其次表现在同一年中,阴雨季节为多发期,尤其是每年的6—10月份降雨不但集中,而且雨量较大,特别是泥石流的发生更能说明这一点。据历史资料统计,近40年来,几次较大规模地质灾害的发生均出现在7月份居多。而旱季则较少地质灾害发生。在年代分布上也有差异,主要表现在受历史年份降雨分配不均的影响,丰雨年多发,少雨年较少发生。

2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诱发因素

地质灾害的形成是各种致灾因子互相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影响因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地层岩性、大气降雨,人为因素主要有各类工程活动、煤矿开采等。

2.1 自然因素

2.1.1 地形地貌条件

柞水县地处秦岭山脉南麓,秦岭腹地,为群山起伏,峰峦叠嶂的土石山区。地形地貌轮廓呈现三河四山的特征。以山阳-凤镇大断裂为界,北侧主要为复式向斜,褶皱轴呈东西向,轴部位于曹坪镇枫沟脑一带;乾佑河、金井河将全县分为东、中、西山区,山脉走向呈北西-南东向。总的地势南低北高。从地貌上可划分为河谷阶地区、剥蚀低山区(海拔<1000m),剥蚀中山区(海拔1000~1800m),剥蚀高中山区(海拔>1800m)。而地质灾害多发生于人口较为集中的中低山区。这一特殊地理环境条件决定了区内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十分发育。

2.1.2 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活动使区内地壳一直处于相对上升的活动阶段,使河流流水深切,形成“V”形河谷、绝壁、悬崖、断裂带、破碎带等地貌现象,这些都为区内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地形地貌条件和物质来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地质灾害发育的规模和高度。

2.1.3 地层岩性

区内地层从震旦系至泥盆系均有出露。特别是与地质灾害有关的泥盆系更是广泛出露。受构造作用影响,岩层褶皱变形强烈,断裂密布,节理裂隙发育,使得调查区岩体破碎,风化强烈。区内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的成因有冲积、洪积、冲洪积、坡积、残坡积和风积,其中残坡积、坡积堆积物广泛分布全区,这些松散堆积物为地质灾害的普遍发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2.1.4 大气降雨

降雨是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大气降雨入渗,使岩土体含水量增加,增大岩土重度,软化各类结构面,降低软弱带岩土的抗剪强度,产生动水压力,而且水的渗流不断贯通裂隙面,整体性受到极大破坏,从而导致滑坡、崩塌的发生或复活。同时强降雨也是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据调查,区内的地质灾害大多发生在雨量大、强度高的7—9月。且地质灾害绝大部分发生在强降雨期间及雨后较短时间内,地质灾害发生频率与降雨量呈明显正相关。

2.2 人为因素

人类工程活动

人类工程活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1)坡脚、河沟两旁、山麓斜坡洼地或沟口处,工程建设和民用建筑,改变边坡稳定。随着人口的增多,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需要大量修建房屋,山区群众绝大多数把房屋修建在坡。

(2)开垦种地,加大水土流失。随着人口的增多,人们要吃饭,要种地,于是大量开垦坡地或变旱地为水田,从而加大了降水及地面水的渗入。这些工程活动在山区及斜坡地带往往诱发和加剧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3)区内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矿产开发发展迅速。区内主要有大西沟铁矿、陕西银矿、国宝公司3处大中型矿山和冷水沟铜矿等数处小型矿点。山区开矿,对矿渣(尾矿、废石等)的不合理堆放于斜坡、沟谷、河谷之中,往往是造成泥石流灾害的物质来源。

这些工程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3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自然和人为因素,使柞水县环境条件十分脆弱,不稳定因素又相互作用,使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增加,使柞水县地质灾害防治难度加大。地质灾害的防治坚持以预防为主,监测、避让与工程措施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合理利用地质环境,促进柞水县社会经济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才能最终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才能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经济建设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对于柞水县大多数地质灾害类型而言,“避让”是最经济的选择。由于这些地质灾害威胁的往往只是一个村组,其居住条件本身就十分恶劣,加之工程治理费用十分巨大,在防治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不如将其整体搬迁。对于未发生地质灾害但地质灾害环境条件较差的危险地段,则应禁止新的开挖坡脚、削坡取土等破坏斜坡稳定的行为出现。对于部分难以搬迁的隐患点,采取工程治理的措施,更为有效。通过采取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力图将地质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更好地造福于柞水人民。使地质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并使其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为县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李昭淑.秦巴山地泥石流灾害与防治[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刘传正.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初步研究[J].地质通报,2004(4):1-5.

马宗晋,郑功成.灾害学导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5-19.

潘懋,李铁峰.灾害地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20.

魏一鸣.自然灾害复杂性研究[J].地理科学,1998,18(1):25-30.

向茂西,滕宏泉,何意平.陕西省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成果评述[C]∥范立民.陕西环境地质研究——2014年陕西省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4:7-9.

张梁,张业成,罗元华,等.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5-19.

张维宸.地质灾害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学报,2001(4):77-79.

柞水县志编纂委员会[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66:3-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