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汉-洞庭盆地地貌单元划分概要

江汉-洞庭盆地地貌单元划分概要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汉-洞庭盆地地貌形态是在构造盆地基础上由入湖河流主导、在河湖相互作用下逐步演变的。墨山—石首一线的低岗分割江汉-洞庭盆地使之成为相对独立的江汉盆地和洞庭盆地。如表1-1所示,江汉-洞庭盆地的地貌形态和成因类型可以划分为3个大的单元,即构造剥蚀丘陵山地、侵蚀堆积平原和堆积低平原。调查发现,江汉-洞庭盆地及周缘的地貌分区和地貌成因类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无确定的对应关系。

地貌是内外地质营力综合作用的产物。由大地构造部位和新构造活动特点所决定的内营力,控制了区域地貌的基本特征;外营力则以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塑造着地貌形态。江汉-洞庭盆地地貌形态是在构造盆地基础上由入湖河流主导、在河湖相互作用下逐步演变的。

江汉-洞庭盆地位于我国第二构造沉降带南端(图1-4),是镶嵌在长江中游地区的一个半封闭式盆地,地貌形态呈环带状趋势,总体呈现出从外围山地向盆地内部倾斜的态势(图1-5)。

图1-4 江汉-洞庭平原大地构造位置图(据陈国达)

江汉-洞庭盆地横截四周山系而成,反映其具有明显的断陷成因(黄第藩等,1965)。环湖发育典型的层状地貌形态,包括盆地周缘剥蚀丘陵山地、侵蚀堆积岗地和冲积平原等几种主要类型,并呈现出向盆地内部倾斜的地貌形态。墨山—石首一线的低岗分割江汉-洞庭盆地使之成为相对独立的江汉盆地和洞庭盆地。此外,盆地内部还散布着主要由古生代地层构成的孤山残丘。仔细研究这些不同的地貌类型则发现,剥蚀丘陵山主要为前中生代地层分布区,侵蚀堆积岗地则是在白垩系—第三系(古近系+新近系)红层之上的砾石层堆积,盆地内部的波状平原区往往为网纹红土所覆盖,盆地内部的冲积低平原则为河湖相堆积。

图1-5 江汉-洞庭盆地地貌略图

如表1-1所示,江汉-洞庭盆地的地貌形态和成因类型可以划分为3个大的单元,即构造剥蚀丘陵山地、侵蚀堆积平原和堆积低平原(湖北省江汉平原第四纪地质调查研究报告,1985)。调查发现,江汉-洞庭盆地及周缘的地貌分区和地貌成因类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无确定的对应关系。如中低山往往属于构造剥蚀地貌成因类型,而岗波状平原和低平原往往为堆积地貌成因类型;但是丘陵(孤山)既可能是构造剥蚀成因,也可能是侵蚀-堆积成因,如宜昌峰宝山—猇亭虎牙之间的丘陵岗地,应为侵蚀-堆积地貌(图1-6),这一新的划分方案,是基于将峰宝山—虎牙作为宜昌冲积扇被后期(早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全新世)侵蚀的认识而确定的,此前将猇亭虎牙一带作为宜昌冲积扇的顶点,则峰宝山—虎牙间的丘岗地貌被划分为构造剥蚀地貌区。

表1-1 江汉-洞庭盆地地貌类型划分

图1-6 宜昌一带地貌类型划分

在江汉-洞庭盆地周缘河口三角洲一带,标高在150~200m之间的丘陵往往披覆着早更新世的砾石层而被划入侵蚀-堆积岗地;由于后期的风化剥蚀作用,早更新世砾石层堆积区往往丘陵化,呈现出低丘岗地或孤山地貌特征,如宜昌峰宝山一带,现今的丘陵地貌区在早更新世属于入湖三角洲或冲积扇堆积区,在早更新世后期及晚更新世、全新世经受风化剥蚀及河流侵蚀作用而呈现为丘岗地貌。此外,一些长期在构造剥蚀条件下形成的丘陵地带同样处于盆地边缘,由志留系碎屑岩、侏罗系、白垩系或第三系碎屑岩构成。而自猇亭虎牙一带北东向延伸的低丘地貌,由白垩系—第三系砾岩构成,也是受后期风化剥蚀作用的影响,在上覆早更新世砾石层被侵蚀殆尽而呈现出基岩岗地或浅丘地貌。本书将峰宝山—虎牙一带的浅丘地貌归入侵蚀-堆积成因类型正是基于这一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