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震探测的野外工作方法

地震探测的野外工作方法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陆地上激发地震波主要以炸药震源为主。地震波的接收是通过检波器来实现的。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引起的地面位移只有微米的数量级,来自浅层和深层的地震波能量相差悬殊,可达10万倍以上。地震勘探的野外观测由几十或几百个观测点构成一条测线,一般要求测线为直线。地震探测时,每一次激发只能在不长的地段上进行,这个有限的地段称为排列。观测系统一般用图示法表示,常用的有综合平面法。

5.3.1 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

在陆地上激发地震波主要以炸药震源为主。激发方式有井中、水中、坑中和空气中爆炸等几种,一般以井中爆炸效果最好。由于炸药激发产生的地震波性质与震源周围介质性质有关,在井中爆炸,激发岩性应选取潮湿的可塑性岩层,如胶泥、黏土、湿砂等岩性,可使爆炸能量的大部分转化为弹性振动能量。激发深度最好选在潜水面以下3~5m的黏土层或泥岩中爆炸,可以使激发的频谱适中,并增强有效波的能量。除炸药震源外,还有非炸药震源。海上主要采用各种非炸药震源,其中无气泡蒸汽枪震源是一种较好的海上震源。

地震波的接收是通过检波器来实现的。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引起的地面位移只有微米的数量级,来自浅层和深层的地震波能量相差悬殊,可达10万倍以上。为了能在同一张记录上记录或显示它们,要求仪器有大于120d B以上的动态范围,同时还要有自动增益控制部件,以便在资料处理中恢复地震波振幅的真实数据。

一个地层剖面中,存在许多相邻很近的反射界面,当地震波入射到这些界面后,不同层面的反射波会相继到达地面的观测点。仪器总是存在固有振动,当仪器的固有振动延续时间τ小于相邻界面地震脉冲的到达时间差Δt时,即τ<Δt时,两个波能分开(图5-7(c));当τ>Δt时(图5-7(b)),两个波叠加在一起,难于分辨,因而也就不能分辨两个相邻很近的界面。因此要求仪器的固有振动延续时间尽量地小,具有良好的分辨能力。

图5-7 人工地震记录的分辨能力示意图

5.3.2 测线布置和观测系统

地震勘探的野外观测由几十或几百个观测点构成一条测线,一般要求测线为直线。若激发点与接收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称纵测线,激发点与接收点不在一条直线上则称非纵测线。布置测线的要求是主测线应垂直区域地质构造走向,以便更好地反映构造形态;测线间距不应大于预测构造长轴的一半,一般为1~2km。要布置一定数量的联络测线,把主测线连接起来。联络测线一般垂直于主测线,与主测线组成一定面积范围的方格网。

反射波法的特点:

(1)在剖面中有多个反射界面,一个震源激发可得到多条时距曲线而形成时距曲线族,因为浅层的时距曲线陡,深层的平缓,所以在距震源一定距离处,深、浅层的反射波时距曲线会相交,而在震源附近一般不相交。所以地震反射波法大都在震源附近进行观测。

(2)用反射波时距曲线可确定反射界面的深度及其岩石平均速度,并能研究界面的形态。但是,界面倾角越大,则xm越大,倾角大到一定值时,在记录图上就看不到极小点。由于反射波法的观测范围不大,这时的时距曲线变成一条单调的曲线。所以,一般情况下,反射界面倾角在3°~15°时效果最佳。

(3)深层或浅层的反射波总是在其他的振动背景上出现,一般根据振幅极大的相位来确定一组反射波的到达时刻。目前,通过计算机用相关分析、速度扫描等方法处理后提取反射波到时的信息。

地震探测时,每一次激发只能在不长的地段上进行,这个有限的地段称为排列。它只能采集接收很小范围内介质中的地震波信息,如果要研究很长的剖面,必须按一定的规则部署激发点与接收排列,以保证能够连续追踪地震界面。这种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称为观测系统。观测系统一般用图示法表示,常用的有综合平面法。

如图5-8所示,从分布在测线上的各个激发点O1,O2,O3,…出发,向两侧作与测线成45°角的直线坐标网,将测线上的接收段投影到通过激发点的45°斜线上,用粗线或有色线标出,这种图就称为综合平面图。综合平面图上每段粗线在测线上的投影正是所勘探的界面的长度,称为覆盖长度。

图5-8 简单连续观测系统

覆盖是指对界面采样(观测)。若每个点只采样一次,称为常规或单次覆盖,若对界面多次采样,则称为多次覆盖。

5.3.3 几种反射波观测系统

1.简单连续观测系统

图5-8表示的就是简单连续观测系统,它能保证连续追踪和研究界面。其优点是激发点就在接收段附近,有效波之间干涉较少,并在深层折射波的盲区之内,缺点是在面波的干扰区工作。

2.间隔连续观测系统

为了避开激发点附近强大的声波和面波干涉,在纵测线上把激发点布置到距最近的接收点相当远的地方,这个距离称偏离距,这种观测系统也可连续追踪界面,如图5-9所示。

3.多次覆盖观测系统

图5-9 间隔连续观测系统

下面以单边放炮6次覆盖(叠加)为例说明。图5-10所示是24道接收,炮点位于排列一端,每放完一炮,炮点随接收点一起向前移动两个道间距,这样就组成了6次覆盖观测系统。

图5-10 6次覆盖的观测系统

将所有炮点O1,O2,O3,…按一定比例尺标在同一水平线上,然后从各个炮点向排列前进方向作一条与炮点呈45°角的直线,将同一排列上的24道分别投影到这些斜线上。每一根斜线表示一个排列,可获得一张原始记录。从图上看出,O1炮的第21道,O2炮的第17道, O3炮的第13道,O4炮的第9道,O5炮的第5道,O6炮的第1道都接收来自A点的反射,这些道就是公共反射点A的共反射点道集。其他的反射点也可找到相应的共反射点道集。由图看到,O1,O2,O3,O4,O5,O6这6炮只能获得6次覆盖的4个共反射点A,B,C,D。若继续放O7,O8,O9,…则可获得一张连续的6次覆盖剖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