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小实验击破旧理论

小小实验击破旧理论

时间:2022-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太阳周围以太出现漩涡,造成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当时,许多物理学家们相信“以太”的存在,把这种无处不在的“以太”看作绝对惯性系,因此地球相对于以太应该运动。然而许多人做了有关的实验,却无法证实这种情况,而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却明确地得到了否定的答案。对于迈克耳孙和莫雷来说,得到否定的结果是扫兴的。因为这个否定的实验结果,揭示了现有理论的矛盾,宣布了以太旧理论的破产。

19世纪流行着一种“以太”学说,它是随着光的波动理论发展起来的。

以太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认为天体间一定充满有某种介质。在笛卡儿1644年发表的《哲学原理》中就引用了以太的观念。他认为“虚空”是不可能存在的,整个宇宙充满着一种特殊的易动物质——以太。由于太阳周围以太出现漩涡,造成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1678年惠更斯把光振动类比于声振动,看成是以太中的弹性脉动。但是后来由于光的微粒说压倒了波动说,以太理论受到压抑。1800年以后,由于托马斯·杨和菲涅耳的波动说成功地解释了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使波动说重新占了上风。在波动说的支持者看来,光既然是一种波,就一定要靠介质才能传播。光能通过万籁俱寂的虚空,必然有一种介质充满其间,这就是以太。他们把以太看成是无所不在、绝对静止、极其稀薄的刚性介质。

当时,许多物理学家们相信“以太”的存在,把这种无处不在的“以太”看作绝对惯性系,因此地球相对于以太应该运动。然而许多人做了有关的实验,却无法证实这种情况,而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却明确地得到了否定的答案。

(图1-5)迈克耳孙

1879年3月,麦克斯韦曾给美国航海年历局的局长托德写信,讨论测定地球相对于以太的速度问题。信中谈到,由于测量精度的限制,直到目前为止,地球上所有测量光速的方法,都检验不出地球的这种绝对运动。这封信恰好被在那里工作的年轻人迈克耳孙(图1-5)看到,导致他毕生从事光速测量的工作。他首先改进了以前的测光速的方法,利用凹面镜和透镜把光路延长到600米,获得了当时光速测定的最新记录。1881年,他研制出一种干涉仪,现在称迈克耳孙干涉仪,他利用这个干涉仪从光的干涉的方法测量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结果是否定的。然而这次实验由于测量精度不够,未能被物理学界所接受。

(图1-6)莫雷

1884年,两位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和瑞利访问美国时,鼓励迈克耳孙提高精度,重新作这个实验。于是迈克耳孙与莫雷(图1-6)合作,改进了实验装置,把测量精度提高到25×I0-10,即一百亿分之二点五。然而他们反复进行测量,仍然得到的是否定的结果。对于迈克耳孙和莫雷来说,得到否定的结果是扫兴的。但这个否定的结果是可靠的,因此引起了物理学界的极大关注。因为这个否定的实验结果,揭示了现有理论的矛盾,宣布了以太旧理论的破产。这实际上证明了光速不变原理,即真空中光速在任何参照系下具有相同的数值,与参照系的相对速度无关,以太其实并不存在。后来又有许多实验支持了上面的结论。

科学小链接

瑞利

英国物理学家瑞利生于埃塞克斯的威特姆,他在理论和实验方面都有杰出才能,研究工作几乎遍及当时经典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他首次精确测定了气体密度,1895年发现从液态空气中分馏出来的氮,与从亚硝酸铵中分离出来的氮,有极小的密度差异。这一事实导致空气中的一个稀有元素——氩的发现,因而获得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1900年得出一个关于热辐射的公式,在长波区域,同实验符合得很好,为量子论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