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竹石亦爱我也

竹石亦爱我也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听音乐,常觉得某种乐调快活,某种乐调悲伤。其实乐调自身本来只有高低、长短、急缓、宏纤的分别,而不能有快乐和悲伤的分别,这也是移情作用。

——审美移情

古代文人由于审美情趣、生活境遇、处世观点不同,表现出对花草树木等各种偏爱。比如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梅妻鹤子的林和靖等,早已成为文坛佳话。大戏剧家李渔更把他所爱的花卉当做自己的性命,他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郑板桥爱竹也是世人皆知的,他把竹当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在《板桥题画竹石》中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写:“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他借竹抒情,托竹言志,日子久了就感觉不仅是自己喜爱竹石,甚至感到竹石也是爱着他的,这种审美情感在美学上被称作移情。

我们听音乐,常觉得某种乐调快活,某种乐调悲伤。其实乐调自身本来只有高低、长短、急缓、宏纤的分别,而不能有快乐和悲伤的分别,这也是移情作用。魏晋琴家嵇康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著名琴家雍门周去拜见大名鼎鼎的孟尝君。孟尝君问道:“你能用琴声让我悲哀吗?”答曰:“不能。”“这又是为什么呢?是你的琴艺不好吗?”雍门周说:“我的琴声使人悲哀,但那都是一些困苦不幸的人,就是听到飞鸟哀鸣,秋风凄厉也会伤心落泪的呀。”孟尝君点头称是,他又接着说:“像您这样锦衣玉食的人怎能被我的琴声感染落泪呢?”孟尝君深以为然。雍门周立即又接着说:“恕我直言,我正为您悲哀呢。”孟尝君一怔,雍门周并不惊慌,缓缓说道:“合纵反秦的,是您;联阵攻楚的,也是您。今后无论秦胜了楚,还是楚灭了秦,您都将成为报复的对象,他们要杀您,如同快刀砍蘑菇一般容易。这难道不值得替您悲伤吗?”孟尝君大惊失色,雍门周紧逼一步说道:“天有不测风云,若果真有那么一天,那么您的封地会丧失,您的家庙不再会有人祭扫。将来您自己的坟墓也会长满荆棘荒草让狐狸筑巢。路人见了,他们会说:‘当年的孟尝君是那么荣耀显贵。可如今不过尔尔。’”雍门周说到这里,孟尝君已是一副伤心欲泣的模样了,雍门周方摆琴弹奏,孟尝君一边听琴,一边想到自己可能会遭遇的命运,不禁泪如雨下。

移情说明了我们为什么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的诗句。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一美的本质和规律,在审美的过程中就能正确地看待那些“实际上看起来没道理却很美”的东西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