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难识庐山真面目

难识庐山真面目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是我国的名山大川之一,包含着太多国人的情结,庐山是怎么形成的?我们真的看清了庐山的真面目了吗?因此,李四光提出庐山存在冰川的观点,并没得到地质界的一致承认。据以反对庐山冰川的泥流作用,反过来却成了有利于主张庐山冰川的有力证据了!赞同庐山冰川者说,上面的问题不过是旧事重提而已,并对之逐条驳辩,但没拿出更多更新的证据。

难识庐山真面目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是我国的名山大川之一,包含着太多国人的情结,庐山是怎么形成的?我们真的看清了庐山的真面目了吗?

国际地质学界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第三纪以来,中国气候过于干燥,缺乏足够的降水量,形成不了冰川。因此,李四光提出庐山存在冰川的观点,并没得到地质界的一致承认。英籍学者巴尔博根据对山西太谷第四纪地层的研究,认为华北地区在第四纪时只有暖寒、干湿的气候变化,没发生过冰期。他说:“庐山周围盆地的可疑沉积物,初看极似冰碛物质,但是仔细研究之后,似乎觉得必须寻求另外的解释。”认为长丘是侵蚀形态而非堆积形态,圆形的砾石是边棱已被风化的结果。

之后,法籍学者德日进提出了下列疑问和看法:存在李教授所主张的如此广泛的近代冰川,就要有令人瞩目的确切无误的地貌特征,但事实上没有;李教授拿出的冰川作用证据,恰好可以用泥流加以解释;李教授的“冰碛”显然属于雨花台砾石层,如此则有许多问题很难解释;李教授的考察结果真正表明,在上新世末,东亚显示了急剧的造陆运动。总之,两位外籍学者完全排除了更新世冰期的可能。1935年,前中央研究院组成两个考察队,分别对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新生代地层进行考察,考察结果也否定了庐山曾有过冰川。

以后几年里,李四光也在寻找更多的冰川证据,并以此来说服怀疑论者。1936年,他在黄山又发现冰川遗迹,更加证明庐山曾有冰川。经过多次调查研究,李四光对庐山的第四纪冰川的认识又迈进了一步,于是著成《冰期之庐山》一书,总结了庐山的冰川遗迹,进一步肯定了庐山的冰川地形和冰碛泥砾,描述了在玉屏峰以南所发现的纹泥和白石嘴附近的羊背石。这书专门写了“冰碛物释疑”一章,对反对论者所提出的观点进行了分析与反驳。对于泥砾的成因问题,他否定了山麓坡积、风化残积、山崩、泥流等成因的可能性,再次肯定泥砾的冰川成因。至于中央研究院调查组发现的存在红土化现象,正好说明庐山地区第四纪的气候变化,存在着冰期与间冰期。不久,他又著《中国地质学》一书,着重讨论了泥流和雪线问题。他认为对于泥流,即使承认如此巨大规模的泥砾是融冻泥流所形成的,那就完全有必要承认在高山上发生冰川作用,因为如果山下平原区发生了反复的冰冻与融化,以致产生了泥流的低温条件,按升高100米降低温度1℃计算,庐山上面的温度就要比周嗣平原低10℃~15℃,这样就不可避免要发生冰川了。据以反对庐山冰川的泥流作用,反过来却成了有利于主张庐山冰川的有力证据了!对雪线问题,他认为在更新世时期,雪线在东亚有降低,因此虽然庐山海拔较低,也能发生冰川。

20世纪60年代,学术界又展开了讨论。反对庐山冰川者的根据是:所谓“冰碛物”不一定是冰川堆积,其他地质作用如山洪、泥流都可以形成;地形方面,庐山没有粒雪盆地,王家谷等地都不是粒雪盆地,而且山北“冰川”遗迹遍布,何以在山南绝迹;庐山地区尚未发现喜寒动植物群,只有热带亚热带的。赞同庐山冰川者说,上面的问题不过是旧事重提而已,并对之逐条驳辩,但没拿出更多更新的证据。由于后来的条件,这场争论没有继续下去。以后的争论,都是旧话重提,没跳出这个范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