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恐龙化石考古学家

恐龙化石考古学家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恐龙是中生代最活跃、最繁盛的一类爬行动物,它是目前已知最大的史前动物。中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时代,脊椎动物开始全面繁衍并出现了一些最令人不可思议的物种。爬行动物在海、陆、空都占据统治地位,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恐龙时代”。恐龙与其他灭绝爬行类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们的站立姿态和行进方式。巴克等人认为恐龙是内温动物,提出建立新的恐龙纲,将鸟类归入恐龙纲。

恐龙是中生代最活跃、最繁盛的一类爬行动物,它是目前已知最大的史前动物。自三叠纪中期出现以后一直生存到白垩纪末灭绝,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将近1亿7千万年,在其生存的整个地史时期,它们几乎主宰了世界,占据了各大陆上的生态区,成了中生代的“统治者”。所以,中生代亦称“恐龙时代”。

中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时代,脊椎动物开始全面繁衍并出现了一些最令人不可思议的物种。爬行动物在海、陆、空都占据统治地位,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恐龙时代”。中生代可划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恐龙大约在23 000万年前三叠纪中期出现到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灭绝,共经历了将近17 000万年的时间,是在地球上生活过的最为成功的物种之一。

恐龙与其他灭绝爬行类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们的站立姿态和行进方式。恐龙具有全然直立的姿势,其四肢构建在其身体的正下方,而其他爬行类动物四肢是向外伸展的。恐龙四肢的直立构建与其他爬行类相比更利于奔走。

目前全球已发现的恐龙大约有300属、500多个种。中国已描述和定名的大约有100种。

欧文创建了恐龙这一术语以后,作为一个分类单元,1872年之前曾使用过,直到1872年,西勒整理当时已积累的资料,从恐龙腰带的构造着眼,发现该类动物间存在很大区别,将之划分为两个目:蜥臀目和鸟臀目。前者腰带为三射型结构,后者为四射型结构。西勒这一原则被广泛接受,尽管目一级以下的分类单元不断有所变化,但目一级分类是较稳定的。

巴克等人认为恐龙是内温动物,提出建立新的恐龙纲,将鸟类归入恐龙纲。虽然近几年来的发现和研究基本证明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但其具体的系统划分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和深入研究。

陆地的生物死亡后,身躯常常会消失,或被腐蚀性动物吃掉,或因细菌而腐烂,也有因为风化而分解,但化石是该项通则的例外:死亡已久的生物遗骸,被沉积物所遮盖,因而逃过毁灭的下场。当这些遗骸上面的沉积物硬化成沉重的岩层时,遗骸也会变化成化石。岩层中的某些部分有时会隆起,有时会受到侵蚀,因而露出隐藏其中的化石。

最初,常常只能看到一部分骨骼,或有人在山坡脚下发现了一块骨头,并把这发现报告给博物馆。博物馆会派出古生物学家去进行调查。古生物学家搜索山坡上的悬崖,看这片骨头是从哪个地方跌落下来的,在崖面暴露的岩石中找出更多的骨头,得出结论:骨骼的其余部分一定埋藏在悬崖的岩石中。其后,博物馆将组织一支由专家构成的化石猎人队伍前来进行发掘。这支队伍要设法找出,这骨骼属于哪一类恐龙,以及将骨头从地里挖掘出来的最有效方法。最终将化石完整地发掘出来运回博物馆修复研究。

能够成为化石的恐龙一百万只中不超过一只,而目前已出土的又可能只占其中的少数。骨骼和牙齿的化石是我们了解恐龙生活的主要线索,此外还有形成化石的足迹、排遗、蛋以及史前植物的残骸。

对传统恐龙的研究,只限于对恐龙化石的描述和简单的讨论。今天的恐龙学已不单是对化石本身的研究,它还包括了古生物学、复原学、环境学、进化学和生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成为了研究恐龙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的交叉学科。

通过对恐龙的全面了解,人们不仅可以学到很多有关生物学和地质学的知识,还可以通过生物演化、历史变迁来了解人类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了解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恐 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