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过”行为,是指一些凶残的肉食性动物,一次杀死的猎物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食量的现象。动物学家研究发现,一只金钱豹有时能够一下子杀死17只山羊,然后扬长而去;狮子能够杀害更多的牛、羊、驴,远远超出自己的食量;几只饿狼一次可以杀害上百只的小驯鹿;北极熊能够一连杀死21只独角鲸。
人们最为熟知的是赤狐的“杀过”行为。据说,一位荷兰的动物行为学家曾在农村鸡舍旁守夜观察,目击一只赤狐跳进鸡舍,大约在10分钟的时间内,把鸡舍中的12只小鸡全部杀尽,结果只带走1只小鸡,任由剩下的11只死鸡留在那里。不仅如此,赤狐还常常在暴风雨之夜,闯入黑头鸥的栖息地。这种鸟在夜间,尤其是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刻,都蹲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即使遇上人和猛兽也不逃避。赤狐因此轻而易举地把数十只鸟按顺序逐个咬死,却一只不吃,一只不带,空嘴而去。
动物为什么会存在“杀过”行为?一些动物学家认为,“杀过”是食肉动物残忍好杀的本性,不但在陆生猛兽中有,而且在海兽里也有,如虎鲸群冲入海豚或海狮群后,几乎可使对方“全军覆没”,可是被它们所食的仅是少数。
另一些动物学家认为,这种行为只是偶然现象,不是每次捕猎都会出现杀过行为。只是由于被捕杀的动物惊慌失措,四处奔逃,这样反而激起了这些野兽的野性,于是大开杀戒。这种说法也不能令人满意。
因为在任何一次捕猎中的猎物都会四散逃跑,但为什么不是每次都能激起这些野兽的野性呢?另外,常常被赤狐整群杀死的黑头鸥,一旦到了夜间就一动不动,即使遭到敌人的袭击也不会逃避,这又如何解释呢?也许杀过行为背后有复杂的原因,需要具体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