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开神秘的面纱

揭开神秘的面纱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探明自然界的奥秘,年轻的张衡常常一个人关在书房里读书、研究,还常常站在天文台上观察日月星辰。接着,张衡根据这种“浑天说”的理论,开始设计、制造仪器了。后来,张衡又发明世界上第一架能预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当时,在京城的人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地震的迹象。这样,人们开始对张衡的高超技术极为信服。陇西距洛阳有一千多里,地动仪标示无误,说明它的测震灵敏度是比较高的。

张衡是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他从小就爱想问题,对周围的事物,总要问个明白,弄个水落石出

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张衡和爷爷、奶奶在院子里乘凉。他坐在一张竹床上,仰着头,呆呆地看着天空,还不时举手指指划划,认真地数星星。张衡对爷爷说:“我数的时间久了,看见有的星星位置移动了,原来在天空的,偏到西边去了。有的星星出现了,有的星星又不见了。它们不是在跑动吗?”爷爷说道:“星星确实是会移动的。你要认识星星,先要看北斗星。你看,那边比较明亮的七颗星,连在一起就像烫衣服的熨斗,很容易找到……”

“噢!我找到了!”小张衡很兴奋,又问:“那么,它是怎样移动的呢?”爷爷想了想说:“大约到半夜,它就移到地平线上,到天快亮的时候,这北斗星就翻了一个身,倒挂在天空……”

这天晚上,张衡一直睡不着,多次起来看北斗星。夜深人静,当他看到那闪烁而明亮的北斗星时,果然倒挂着。他想:这北斗星为什么会这样转来转去,是什么原因呢?天一亮,他便赶去问爷爷,谁知爷爷也讲不清楚。于是,他带着这个问题,开始阅读一些天文书。

后来,张衡长大了,皇帝得知他文才出众,把张衡召到京城洛阳担任太史令,主要是掌管天文历法的事情。为了探明自然界的奥秘,年轻的张衡常常一个人关在书房里读书、研究,还常常站在天文台上观察日月星辰。

于是,张衡把从书本中和观察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开始了试制“观天察地”的仪器。他把研究的心得先写成一本书,叫做《灵宪》。在这本书里,他告诉人们:天是球形的,像个鸡蛋,天就像鸡蛋壳,包在地的外面,地就像蛋黄,当时有人把这个叫做“浑天说”。

接着,张衡根据这种“浑天说”的理论,开始设计、制造仪器了。经过一番努力,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浑天仪诞生了。这个大铜球很像今天的地球仪。它装在一个倾斜的轴上,利用水力转动,它转动一周的速度恰好和地球自转一周的速度相等。而且,在这个人造的天体上,可以准确地看到太空中的星象。

后来,张衡又发明世界上第一架能预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个地动仪也是钢铸造的,形状像个酒坛子,四周铸着八条龙,每条龙口里含着一个小铜球。只要哪一条龙口中的铜球吐了出来,就预示着那个方向发生地震了。

汉顺帝永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38年,二月初三日,地动仪的一个龙机突然发动,吐出了铜球。当时,在京城的人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地震的迹象。于是,有人开始议论纷纷,责怪地动仪不灵验。但没过几天,陇西(今甘肃省东南部)就传来了消息,证实那里前几天确实发生了地震。这样,人们开始对张衡的高超技术极为信服。陇西距洛阳有一千多里,地动仪标示无误,说明它的测震灵敏度是比较高的。

10 地动仪

知识链接

张衡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2500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