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成了影像和信息的狩猎-采集者

我们成了影像和信息的狩猎-采集者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5WE HAVE BECOME HUNTER-GATHERERS OF IMAGES AND INFORMATION我们成了影像和信息的狩猎-采集者圆周理论物理研究所物理学家,著有《时间重生:从物理学危机到宇宙的未来》。过去,我们会培养思想;而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图像和信息的狩猎—采集者。但互联网扭转了这一局面,我们每个人的思想都成了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思潮中的一个节点。新的实验结果会在它们新鲜出炉时,通过互联网以各种方式被广泛传播。

25WE HAVE BECOME HUNTER-GATHERERS OF IMAGES AND INFORMATION我们成了影像和信息的狩猎-采集者

李·斯莫林(Lee Smolin)

圆周理论物理研究所物理学家,著有《时间重生:从物理学危机到宇宙的未来》(Time Reborn:From the Crisis in Physics to the Future of the Universe)。

目前为止,互联网还未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但是它已经彻底地改变了我们思考和工作的环境。

互联网为那些分散人们注意力的事物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其实阅读和电视也是如此。互联网对电视的改进,就如同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谈及的熙熙攘攘的人行道对聒噪无味的郊区生活的改进一样。互联网需要人们的主动参与,因此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惊喜。你并不是在观看互联网,而是在搜索和点击。关于互联网最为重要的思考并不在于其内容,而在于这是一种全新的行为:你成为一个搜索者,而世界上所有的知识和图像就在你的指尖。

浏览器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呈现网络上的任何图像或文字。过去,我们会培养思想;而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图像和信息的狩猎—采集者。互联网大大地加快了事情发展的进度,但它并不能取代实验室里或笔记本上的艰苦工作,因为正是这些艰苦工作为思维上的灵光一现提供了准备和前提。但是,互联网改变了思维所处的社会环境。过去,图书馆里的文献资料让学者们更多地关注过去的研究成果而非当代的新发现。但互联网扭转了这一局面,我们每个人的思想都成了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思潮中的一个节点。

互联网自身也是思想新兴范式的一种隐喻,其中,系统被设想为各种关系之间的网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页可以由链接的来源和指向来定义,这与莱布尼茨提出的“单子”非常类似。但是,网页是有内容的,并不完全是关系性的。想象这样一个从互联网上抽象出来的虚拟世界:将内容全部删除,剩下的只有链接。根据时空关系理论,这就是宇宙的图像;它同时也是大脑神经网络的图像。内容对应的则是那些模型中缺失的部分,即数学模型、现实世界与意识思维存在的不同之处,这还未被物理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完全理解。

也许,当互联网与我们的眼睛或牙齿融为一体时,屏幕会被直接呈现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装置代替,那时的变革将更为彻底。如今的互联网模式也已经使科学家工作的方式发生了变革。

互联网让整个思想共同体更加扁平化。博客、电子邮箱和互联网数据库使社群中的每个人都站在同样的高度上。每个人都能表达意见。人们不再需要秘书去维护一个巨大而多样化的通信系统。

arXiv. org是一个实时更新最新论文、提供完整搜索和交叉引用功能的互联网档案馆,自1992年,物理学方面的研究论文开始在其中发布。网站上包含的更多的是温和性的观点,而非决断性的争论,其实争论在信息传播上并不能起到任何作用。互联网档案馆赋予我们一种参与感与责任感:一旦注册成为社区会员,无须过问任何人即可发布科学研究结果。

互联网消除了地方局限性的限制,无论你来自哪里都可参与其中。你不需要长途跋涉来聆听或者进行演说,也无须一定去办公室。随处可见的最新研究论文和博文,使得懒得走动已经不能成为你落伍的理由了。

过去,物理学的预印本通过大量邮件在主要研究机构之间分发传播,因此在美国的重点大学中工作或学习会非常有利,而其他人获取同样的资料则要滞后数周或数月。因互联网的出现,这些资料对亚洲和拉丁美洲科研工作的成就和影响力都有很大提升,欧洲也在某些领域建立了优势地位。

互联网使全球科学研究团体的思考得以同步,所有人都可以同时获知新论文发布的消息。通过博客,小道消息的传播也相当快。新的实验结果会在它们新鲜出炉时,通过互联网以各种方式被广泛传播。

同时,互联网也拓宽了思想交流的广度。那些鲜为人知的思想家——你必须首先要认识他们。以前,这些思想家将高度原创性的著作分散地发布于各处,极难查找;而现在,他们也会和别人一样,将自己的论文发布在网页上。互联网为形形色色原本并不相识的思想家们提供了交流的社区平台。就像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会齐聚回答Edge的年度问题,以此来庆祝思想交流社区的诞生。

注:本文作者李·斯莫林的《时间重生》已由湛庐文化策划,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