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那些保留在成语里的房子(成语典故里的建筑)

那些保留在成语里的房子(成语典故里的建筑)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还有一个成语叫“殿堂楼阁”,除了楼阁以外,又提到了殿堂两种建筑,殿堂可以说是古代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其中殿为宫室、礼制和宗教建筑所专用。“堂”字出现的更早一点,原意是相对内室而言,指建筑物前部对外敞开的部分。这样的一组建筑又统称为堂,泛指天子、诸侯、大夫、士的居住场所。“殿”字出现的比较晚,本来的意思是指后部高起的物貌,用在建筑物上,表示形体高大,地位显著。

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拥有众多的名称和类型。不同的类型代表了不同的建筑和空间涵义。而这些建筑类型,实际上也体现了古人认识建筑和表述建筑的一种独特行为。现在的城市里,有很多摩天大楼和花园别墅,但传统意义上的房子已经只能去旅游区里寻找了,当然,有兴趣的,也可以在成语里追本溯源。

比如,“亭台楼阁”这个成语,现在一般用来泛指那些可以用来休息和游玩的建筑。但这个成语中的每个字都表示一种建筑物,每一种建筑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用处。楼、阁都是古代的多层建筑物。但楼与阁在早期是有区分的。楼是指重屋,阁是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阁一般平面接近方形,两层,有平坐,在建筑组群中可居主要位置,而楼一般都是狭小曲折的,在建筑组群中常居于次要位置,这一点,可能和一般的常识相反吧。

而“亭”则是“有顶无墙”的小型点式建筑,一般都是供人停留、观览,也用于典仪,最早出现在南北朝的中后期。至于台,一般都是高而平,可供眺望的建筑物。如一句诗中提到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还有“廊前飞燕”的廊,是一种有顶的通道,包括回廊和游廊,主要作用也是为遮阳、防雨和供人小憩。廊是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殿堂檐下的廊,作为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对整个庭院的格局起着重要的作用。

成语中的“登坛拜将”提到了坛,坛是一种台型建筑,古代主要用于祭祀天、地、社稷等大型活动。比较著名的如,北京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祈谷坛、社稷坛等。坛既是祭祀建筑的主体,也是整组建筑群的总称。

还有一个成语叫“殿堂楼阁”,除了楼阁以外,又提到了殿堂两种建筑,殿堂可以说是古代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其中殿为宫室、礼制和宗教建筑所专用。殿、堂的称呼最早出现在周代。“堂”字出现的更早一点,原意是相对内室而言,指建筑物前部对外敞开的部分。这就和另外一个“登堂入室”的成语又有了关系,堂的左右有序、有夹,室的两旁有房、有厢。这样的一组建筑又统称为堂,泛指天子、诸侯、大夫、士的居住场所。“殿”字出现的比较晚,本来的意思是指后部高起的物貌,用在建筑物上,表示形体高大,地位显著。

还有一个和建筑似乎没有多大关系的成语,“为人师表”。实际上,在古代,坊和表,都是具有表彰、纪念、导向或标志作用的建筑物,比如牌坊、华表等。在元代以前,制作华表的原料主要是木头,上面插上十字形的木板,顶上放一只白鹤,多设置在路口、桥头和衙署的前面。明代以后,华表的制作材料大多都是石头,北京天安门前的华表就是现存的典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