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夷教是怎样传到中国的

三夷教是怎样传到中国的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景教”是中国人对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的称呼。火祆教,简称祆教,也称拜火教,是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对它的称谓。当穆斯林统治波斯、占有中亚后,大批祆教教徒向东迁徙,并通过粟特人将祆教传入中国。以三夷教为代表的外来宗教,都是通过教士、商人信众等从陆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并在隋唐时期获得了较大发展。

三夷教,是指隋唐时期的三大外来宗教,即景教、祆教和摩尼教。

“景教”是中国人对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的称呼。聂斯脱利是公元5世纪君士坦丁堡的一个大主教,公元431年,由于他的观点被定为异端,便被革职流放致死。从此以后,凡是同情和支持他的人都被称为“聂斯脱利派”。

源自叙利亚的景教,在唐太宗时期就从波斯传入中国,当时被称为波斯教、大秦教、景教等。但在17世纪以前,人们并不知道这一史实,直到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在西安西效(一说陕西盩厔,今周至)发现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才知道基督教的“聂斯脱利派”传教士在唐太宗贞观九年(635)来到了中国。《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建立的,它是景教传入中国最有力的物证。据碑文记载,唐太宗贞观九年大秦国大德(主教)阿罗本通过丝绸之路来到长安传教,唐太宗允许其译经、建寺、传教。

阿罗本来长安路过敦煌,敦煌出土的文书中就发现了汉文和叙利亚文的景教文献写本,归义军时期的官方账目上也有“波斯僧来”的记载。吐鲁番地区是西域景教的中心地区,有景教寺院,当地还出土了一些叙利亚文、粟特文、中古波斯文、回鹘突厥文所写的景教文献。

火祆教,简称祆教,也称拜火教,是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对它的称谓。古代在波斯和阿拉伯的地下喷出一种气体,能点燃着火。那时,人们不理解这种奇怪的火,把它叫作“圣火”,琐罗亚斯德(前628—前551)由此而创立了拜火教。

祆教是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曾经是中亚地区的共同宗教。5至6世纪时,康国、石国、安国、史国等均信奉祆教,唐初,天山南麓的于阗、疏勒、焉耆、高昌诸国开始改信祆教。当穆斯林统治波斯、占有中亚后,大批祆教教徒向东迁徙,并通过粟特人将祆教传入中国。

祆教在中国建有祆寺,其中长安、洛阳就有多处祆祠。唐政府在祠部专设管理祆教事务的萨宝府,在唐代的三夷教中,只有祆教的僧侣被列入职官编制。祆教信仰在中国境内的流传,基本上局限在波斯或西域等来华的商人之间,中国人信仰祆教者甚少。敦煌出土文献显示,到晚唐五代时期,祆教已经被纳入民间和官方祭祀系统,“赛祆”活动十分频繁。

摩尼教产生于公元3世纪的波斯,因创始人摩尼而得名。摩尼教产生时正是琐罗亚斯德教作为国教统治波斯的时期,摩尼教被看作是异端而遭到排斥,仅在波斯东部的民间秘密流布。由于在波斯境内遭受迫害,摩尼教遂向西发展,很快传到罗马帝国统治下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进入叙利亚、阿拉伯北部和埃及等地。

5至6世纪时,摩尼教传入粟特等中亚地区,6至7世纪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复由新疆传入漠北回纥,并被定为回纥的国教。武则天延载元年(694),摩尼教拂多诞来到唐朝,得到武则天的认可,公开传教。安史之乱后,因回纥助唐平乱有功,摩尼教徒借回纥的支持,得以在华传教。但后来由于回纥国势衰微,摩尼教失去政治庇护。唐武宗会昌灭法时,摩尼教也受到了冲击,逐渐衰落。其后,摩尼教便转为民间宗教,明教即是摩尼东传的结果,曾影响到唐朝以后的多次农民起义。

以三夷教为代表的外来宗教,都是通过教士、商人信众等从陆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并在隋唐时期获得了较大发展。它的传播、发展体现了隋唐宽大怀柔的对外政策及其对外来宗教兼容并蓄的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