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的丝绸是何时出现的

中国的丝绸是何时出现的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丝绸的原料是蚕丝。家蚕成熟结茧时分泌的丝液凝固后就是“天然丝”。在1956年和1958年对钱山漾遗址的两次发掘中,发现了绸片、丝带、丝线等一批尚未炭化的丝麻织物,经鉴定,这批丝织物距今已有4400年至4200年,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家蚕丝织品。2015年6月,发现世界上最早绸片的中国湖州钱山漾文化遗址被正式命名为“世界丝绸之源”。其中的金银印花纱等,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印花绢。

丝绸的原料是蚕丝。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驯养家蚕。家蚕成熟结茧时分泌的丝液凝固后就是“天然丝”。“天然丝”由丝纤维和包围其外的丝胶组成,未清除丝胶的称“生丝”,已经清除了丝胶的就称“熟丝”。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很早就有伏羲化蚕、神农耕桑等神话传说。比较流行的传说认为,黄帝元妃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因此将其奉为蚕神。从考古发掘报告可知,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古代居民就开始饲养家蚕并缫丝织绢。仰韶文化半坡时代的陶器底部所打印的丝绸印迹,证明早在距今5000—3000年前,丝绸已经起源

目前所知最早的蚕丝实物标本,出土于公元前4000多年前的浙江湖州钱山漾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在1956年和1958年对钱山漾遗址的两次发掘中,发现了绸片、丝带、丝线等一批尚未炭化的丝麻织物,经鉴定,这批丝织物距今已有4400年至4200年,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家蚕丝织品。与此大体同时,在黄河流域的山西夏县西阴村和河南荥阳青台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也发现过家蚕和丝绸的遗迹。2015年6月,发现世界上最早绸片的中国湖州钱山漾文化遗址被正式命名为“世界丝绸之源”。

商代(前1600—前1046)时中国的丝织物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商朝统治者将蚕桑生产与粮食种植相并重。由于丝绸的制作工艺复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它只是作为奢侈品由社会上层的王公贵族所享用,一般百姓只穿葛布或麻布,所以下层百姓又被称为“布衣”。丝绸织品一般为绢,在出土的商代丝织品痕迹中,已经有了我国古籍中所记载的“绮”,另外还有刺绣。由此可知,商代时我国的纺织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战国时期的丝织品中又出现了织锦,由于锦和绣都是珍贵的丝织品,因此就用成语“锦绣山河”来形容祖国的山河之美。

从文献记载可知,桑蚕丝绸业发展较早,在甲骨文中就有了桑、蚕、帛以及偏旁从丝的许许多多与丝有关的字,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收录了267个丝字旁的字。《尚书》《诗经》《左传》《仪礼》也有蚕、桑、蚕丝和丝织品的反映。《战国策》中还明确记载了罗、纨、绮、縠、锦、绣等丝织品种。

在前代丝织业发展的基础上,汉代的包括育蚕、织丝和织造等丝绸技术都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由于育蚕技术的提高,汉代已经能获得纤细的优良蚕丝,同时还出现了平织的织机和提花机。汉代的丝织物总称“帛”“缯”或合称“帛缯”,生丝称“素”,熟丝称“练”,具体的丝织品也都有了各自的名称。其中最普通的是平织的“绢”,纨、缟、绡、纺、纱、縠等也属于绢类,比较贵重的是罗绮、锦等。丝织品的染色主要是植物染料,其颜色主要为红、黄、蓝、白、黑,另外还有紫、褐、绿等。

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丝织品最能代表汉代的纺织工艺水平,墓中出土的百余件织物色彩斑斓,纹饰图案十分丰富,加工技法多样。其中的金银印花纱等,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印花绢。

总之,从先秦以来,我国的丝织业就有了全面的发展,到了汉代,不论是养蚕、缫丝,还是织绸、染色,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发展水平。我们的祖先所发明的丝绸,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物质文化和纺织技术的伟大贡献。在汉代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国都是全球唯一能生产丝绸的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