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存在的宝宝

不存在的宝宝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常人有 23 对 46 条染色体,携带全部的遗传信息。而目前,医学上对这个疾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唯一的办法,只能通过产前诊断,在孕期发现问题,终止妊娠,起到预防的效果。产前筛查针对目标是全体孕妇,只要怀孕了想生孩子,就建议进行产前筛查。因为发现 35 岁以上的人怀孕,胎儿 21 三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于是把 35 岁以上定位为高龄产妇,同时对 35 岁以上的人进行进一步检查。再后来,又有人发现,胎儿是 21 三体的时候,AFP 会下降。

不存在的宝宝

孕检中的唐筛检查是否精准?如果出现高危结果应当如何应对?



田吉顺


知乎上类似问题有不少了,而且这也是亲戚朋友找我咨询的热点之一,包括一些非产科的大学同学也会咨询。在这里稍微详细回答一下关于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问题。 


正常人有 23 对 46 条染色体,携带全部的遗传信息。当染色体发生病变的时候,比方说多了一条或者少了一条,缺失了一部分,或者两条染色体发生了易位等等,就可以表现为多系统多种表现的疾病。


唐氏综合征,又叫 21 三体综合征,就是多了一条 21 号染色体,是人类最常见的非整倍体染色体病。因为染色体病对胎儿影响很大,所以很多染色体的胎儿,在孕期就流产了。生下来的 21 三体新生儿,表现为智力低下、发育迟缓、眼距宽、外眼角上斜、塌鼻梁、通贯手等等全身性异常。发病率文献报道在 0.7‰~1.5‰。上海曾经对 12 万新生儿调查,发现 21 三体的发病率为 0.56‰。而实际上,21 三体的出现概率要更高,因为很多患儿胎死腹中了。


很多 21 三体患儿有严重的心脏异常,所以很多长不到成年就夭折了。而目前,医学上对这个疾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唯一的办法,只能通过产前诊断,在孕期发现问题,终止妊娠,起到预防的效果。


但是,为了这么大约千分之一的概率,让全部孕妇去做有创伤的产前诊断(关于产前诊断,后面会有介绍),显然是犯不着的,大多数人也不会愿意去做,所以,就有了产前筛查。


产前筛查针对目标是全体孕妇,只要怀孕了想生孩子,就建议进行产前筛查。筛查的目的,就是把可能胎儿有问题的那批人找出来,然后进行进一步检查,找出确实有问题的,然后再进行处理。


筛查既然是用于全体人群的,那么就要考虑成本问题,也就是这个筛子的筛孔,不能做得太大,太大了起不到筛的作用,好的坏的都过去了;也不能做得太小,筛除率太低,漏掉的太多。所以,筛子的筛孔大小形状最好恰到好处,筛完之后,把好的都留下,不好的全都筛出去。


要先介绍几个概念。


因为筛子的筛孔没法做到天衣无缝、恰到好处,所以,总是会有漏网的,也会有错筛的,就需要用几个比率来表示一下。


我们给人做检查,得到一个结果,会用阳性代表这个人得病了,用阴性代表这个人没得病。我们希望的结果是,所有得病的人,都能查出来是阳性的,所有没得病的人,都查出来是阴性的;同时,所有查出来阳性的,一定都是得病的,所有查出来阴性的,一定都是正常的。那么这就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了,但遗憾的是,这种结果很难达到。事实上,查出来是阳性的人,可能有患者,也可能有正常人(原因后面会解释),我们分别用 A(患者)和 B(正常)来代表;查出来阴性的人,也可能有患者和正常人,分别用 C(患者)和 D(正常)来代表。那么就有了这么几个概念:


先看两个评估方法的指标:

敏感性,A/(A+C),就是患者里查出来是阳性的概率,这个值低,说明有太多的患者被漏掉了,所以敏感性越高,漏检的就越少。 

特异性,D/(B+D),就是正常人里查出来是阴性的概率,这个值低,说明有太多的正常人被错当成患者了,所以特异性越高,误诊的就越少。 


我们希望的方法,当然是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那么漏检的和误诊的就都少了。 


还有两个解读指标:

阳性预测值,A/(A+B),就是如果查出来是阳性的,那么实际患病的概率。比方说你的一个指标阳性预测值 87%,就是说如果你的这个指标呈阳性,那么你有 87%的概率得这个毛病。 

阴性预测值,D/(C+D),就是如果查出来是阴性的,那么实际正常的概率。比方说一个指标阴性预测值 95%,说明即使你这个指标查出来是阴性,也只是说明你有 95%的可能是正常的。


另外,像下图里画的一样,很多指标在正常人群里测量出来,结果是成正态分布的(看那条黑色的曲线)。打个比方,我们测量成年人身高,平均身高 1.7 米,我们发现,1.7 米的人最多,另外也有高点的矮点的,身高和 1.7 米差得越多,人数就越少,比方说 2 米的和 1.4 米的就很少了。这种现象就是正态分布。如果我们把测量值作为横坐标,人数作为纵坐标,把所有测量结果画成一条曲线,就是这条正态分布曲线,又叫钟形曲线。就是说可能有的人的测量结果,虽然偏离中位数(就是曲线最高点)很多,但也是正常的,而偏离的越多,那么这样的人就越少。当我们在某一个值的位置画一条线,认为超过这条线的就都是异常的时候,可能就会有一批实际是正常的人,被错误的归类了。比方说,图中黑色阴影部分,其实是正常的,但是因为画线位置的原因,使这部分人被错划成「右派」,那么这批人就成了「假阳性」。


Image


(图片来源:第 23 版《威廉姆斯产科学》) 


费了半天劲,介绍完几个概念,我们可以步入正题了。


前面说了,我们要找筛查的方法,就是希望找到一种敏感性、特异性都高,同时创伤又低,风险和成本又小的方法,那么我们来看看现实是怎么样的呢?


最开始,我们做筛查的指标只有一个,就是年龄。因为发现 35 岁以上的人怀孕,胎儿 21 三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于是把 35 岁以上定位为高龄产妇,同时对 35 岁以上的人进行进一步检查。


但是,按年龄来筛,实在是太粗线条了,随着生育年龄后推,筛完以后,还是有很多人。而且,年龄小的人也不是就不会怀 21 三体的胎儿。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进行更好的筛查。


后来有人发现血液里有一种叫作 AFP 的东西(没错,就是甲胎蛋白,也是一种肿瘤标记物),当胎儿有神经管畸形的时候,AFP 会升高。再后来,又有人发现,胎儿是 21 三体的时候,AFP 会下降。于是,人们想,是不是可以把 AFP 作为一种指标,来筛查这些畸形呢?


然后,人们研究了大量的 AFP 数据,绘制了上面图中的这些正态分布曲线,其中,黑色的是正常人的 AFP,蓝色的是 21 三体的,橘黄色的是脊柱裂的。这时候问题来了,其实很多正常人和患者,在数据上是重合的!这就解释了前面的问题,为什么阳性的数据有可能是患者,也可能是正常人。那么,单用这一种指标来筛查,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就都很低。


再后来,人们又陆续发现了几种指标,比如β-HCG、PAPP-A,uE3 等等,当综合几个指标的时候,敏感性和特异性就升高了。医生把每个指标的测量值,根据正态分布曲线,换算成一个中值的倍数,以一个 MoM 值来表示(multiple of median),然后,根据不同的孕周、年龄和指标的 MoM 值,通过软件,换算成一个得病的可能比率,这样就出现了你报告上的那些分数,比方说 1/3000,1/200 之类的。这个分数越低,说明你得病的风险越低,这个分数越大,说明你得病的风险越大。


下一个问题就是,通过这样的筛查之后,什么样的人需要进行进一步治疗呢?这个分数,到底多大才算是真的大呢?也就是一个切割值的问题。像上面的图上画的一样,在某一个值的位置画一条线,切一刀,超过这个值的就是阳性,不到这个值的就是阴性。很显然,这个切割值的分数定得越小,那么漏网的就会越少,但相应的,假阳性的也会越多,会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和孕妇的心理负担;而如果定得太大,那么就容易出现漏诊。于是,人们继续研究发现,当把这个切割值设在 1/270 的时候,21 三体的检出率是 60%,假阳性率是 5%;而如果切割值降到 1/300 的时候,检出率是可以提高到 65%了,但相应的假阳性率也增高到 8%~10%了。因此大多数检测机构选择了 1/270 这个切割值。


其实,除了这种血清学筛查之外,早孕期的 B 超 NT 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有报道说,结合早期血清学筛查和 NT 检查,检出率可以提高到 85%~90%,而假阳性率也只有 5%。关于 NT 检查,详细的可以看这里:《如何看待胎儿 NT 增厚?胎儿是否不能要了?》(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478591/answer/15242658)


好了,现在已经把可能有问题的人筛选出来了,比方说有人的风险值是 1/150,那么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前面说了,前面的那些方法,都是筛查的方法,并没有直接针对染色体进行检查,而是通过对和疾病相关的一些指标检查,来推测可能的风险。那么也就有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而对于高风险的孕妇,下一步,就是要确定,这种高风险是不是就真的是患病。那么,就需要进行产前诊断了。


针对染色体病的产前诊断,常用的方法包括绒毛活检、羊水穿刺培养和脐血穿刺培养。这三种方法,选择的孕周有所不同,绒毛活检的最佳孕周是 9~12 周,羊水穿刺的最佳孕周是 17~21 周,超过 22 周以后,一般是脐血穿刺。这些方法,都是直接获取胎儿染色体,进行培养,可以对胎儿全部的 23 对染色体进行检查。这种染色体检查,给出的结果就不是一个分数或者百分比了,而是正常或者异常的确诊报告。


产前诊断可以获得确诊的报告,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创伤。因为要获取胎儿染色体,所以要进行穿刺,有器械穿过子宫,进入羊膜腔,那么就有相应的风险。主要的风险,包括宫内感染、流产、脐带穿刺部位出血等等。很多人关心穿刺造成流产的问题,这个流产率,不同的报道有所不同,差不多是 0.5‰~0.5%,ACOG(美国妇产科学会)给的数据是 1/300~1/500,总体来说是安全的。


平时工作中,我经常给病人说,其实,发生率的绝对值是没有什么意义的,1/300 是高还是低?得看你和谁比。如果你得病的风险只有 1/3000,却要冒着 1/300 流产的风险去穿刺,那么这个风险明显是高的;而如果你得病的风险是 1/30 呢?那么这个风险还是值得一冒的。于是,就有了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应该冒这个风险去做。也就是产前诊断的指征问题。对于任何的有创操作,都应该严格把握适应征,产前诊断当然也不例外。详细指征看这里:《羊水穿刺的指证?》(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66087)


另外,目前还有一种新兴的孕妇血无创基因检查。无创,是相对于羊水穿刺等产前诊断方法而言的。因为研究发现,会有胎儿细胞,通过胎盘屏障,进入到孕妇血液循环中,所以,可以通过抽取孕妇的外周血,然后分离提纯出胎儿细胞,对其基因进行检测。目前,这种方法,相比传统的血清学检查,对 21、18、13 三对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有了大大的提高,超过 99%,而且假阳性率低;而相比产前诊断,这种方法是无创的,也就没有了那些因穿刺而相应产生的风险,所以前景还是很好的。


当然,你也得看看另一面。就好像你在夸一个小孩子遗传了父亲的聪明和母亲的美貌时,是不是也就暗示了母亲的智力和父亲的长相了呢?这种无创基因检查,克服了前两者的缺点,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比不上前两种的长处——和传统血清学筛查相比,成本明显增高;和产前诊断相比,无法给出确诊报告,还是只能给出一个可能性的分数。


好了,大体介绍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之后,很多相关的问题,应该也就迎刃而解了。


常见 Q&A:

题主的问题,筛查高危,下一步是否继续关注? 

筛查高危,那么应该就是大于 1/270,那么下一步应该建议行产前诊断。 

筛查不到高危,但是也比较高,比方说 1/360,下一步怎么办? 

没到高危,医学上可以不必建议产前诊断,但是应该告知风险,因为这个分数越高,风险也越高,而产前诊断也有相应的创伤风险,应该充分告知孕妇和家属以后,由其自行决定——你是更希望要这个孩子,无论他是健康还是疾病;还是更希望要一个健康的孩子? 

当然,做无创基因检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筛查低风险,但是有一个指标的 MoM 值是在正常范围以外的,怎么办?

和多个指标综合分析相比,单个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明显降低,所以,如果筛查低风险,单个指标异常的话,可以告知风险,而不必建议产前诊断。 


筛查低风险,为什么还会生出唐氏宝宝?

前面说了各种筛查方法的检出率,筛查低风险,不等于正常,存在漏检可能。 


既然 21 三体筛查准确率这么低,为什么还要做?

这项筛查的目标是整体人群,而不是某个人,60%的检出率确实低,5%的假阳性率也确实高,但是我前面说了,百分比的绝对值没有意义,要看和谁比,和零检出率相比呢?对于那些通过筛查、诊断,最终发现异常并终止妊娠的孕妇来说,这个筛查的意义大着呢! 


21 三体筛查准确率这么低,为什么不直接做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最大的问题是有创,是有一定风险的。为了千分之一的这么一个可能,去冒羊水穿刺的种种相关风险(单纯一个流产的风险就有大约 1/300),实在是犯不着。 

至于无创基因检查,对 21、18、13 三对染色体的检查,确实要优于传统血清学指标的筛查,检出率和假阳性率都非常理想了,它的问题主要是成本,要 2 千多。还有个问题,这项技术还没有通过 SFDA,所以不能推广铺开。另外,对于这三对染色体以外的,包括性染色体的检查,就明显低于产前诊断了,所以,经过胎儿医学专家组讨论,把这项技术定位为「准确率很高的产前筛查手段」,给出的结果还是个几率值,不能替代产前诊断。


双胎产前筛查该怎么做? 

因为产前筛查,进行计算的数据,都是来源于单胎,而双胎如果一胎正常,可能会对数值有干扰;而且,仅仅是对母体进行血清学的检查,即使发现高危,也无法判断究竟是某一胎有问题还是都有问题,所以,单纯血清学检查,对双胎没有很好的筛查办法,双胎妊娠,可以不做唐筛。但是,早孕期 B 超的 NT 检查还是有意义的,是推荐的筛查方法。


2013-06-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