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听力障碍儿童的教育行为策略

听力障碍儿童的教育行为策略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听觉器官受损导致听不到或听不真周围环境的声音,从而很难同健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听觉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沟通方式不同,他们更多地要用非听觉的方式认识世界,沟通效率会有一定的降低,这种方式会对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家长应关注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关注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

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听觉器官受损导致听不到或听不真周围环境的声音,从而很难同健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听觉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沟通方式不同,他们更多地要用非听觉的方式认识世界,沟通效率会有一定的降低,这种方式会对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家长应关注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要由于有失落感等负面想法有意无意地限制儿童外出,应多鼓励听障儿童参加集体活动,多和同伴交往,帮助听障儿童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发展特殊的兴趣爱好等。

(二)尽早开展听力训练

听力训练首先是调动聋儿的残存听力,使他听到有关的声音。其次是使他听懂这些声音。听力训练对于听力障碍儿童十分重要,如果训练方法恰当,训练内容正确,残存听力应用得好,孩子又用功,就能使孩子有较好的听力,也能较好地听懂他人说的话。当然,对于全聋的孩子,与人交流时“听话”是靠“看话”来代替的,如果孩子懂手语,可借助手语,如果懂书面语言还可借助书面语与他人交流。父母应该采用各种声音刺激,让听障儿童辨别各种常见的声乐,发展残存的听觉。另外,为了帮助听障儿童学会寻找声音的来源,可以制作大量的图片,如动物的照片、图形,交通工具的照片、图形等,凡是发声的东西能用图形、图片、照片表示的就采用,进行发声体和它发出的声音配对训练。

[案例6-1]  锅碗瓢盆交响曲[12]

训练目的:训练孩子认识生活中锅碗瓢盆的各种声音,并能在听到相应的声音时做出相应的反应,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训练材料:家中生活用的锅、碗、瓢、盆、勺、筷子等。

训练方法:1.父母做饭、切菜、洗菜、炒菜、烧水时的整个程序都要叫孩子听下来、看下来;在吃饭时有意地发出勺、碗、筷子等碰击声,并告诉孩子这是什么声,如“这是切菜声”“这是勺子碰锅的声音”“这是水开了的声音”等。

2.经过多次这样的配对训练之后,可以把孩子的眼睛蒙上或让孩子背过身去辨认父母做出的声音是什么声音。

3.也可以由父母做出某种声音,然后让孩子模仿相应的动作,如听到筷子敲碗声就用筷子敲碗或只做出相应的动作。孩子能做出相应的动作,表明他已能听到并听懂相应的声音。

思考:请设计一些训练听障儿童听力的活动。

(三)尽早开展语言训练

对于听力正常的孩子来说,出生后是通过有意、无意的方式慢慢地掌握了母语。但对听力障碍儿童而言,这个自然的过程因为听力损失或听力消失而消失了,所以家长必须通过专门的语言训练在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使孩子掌握母语。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训练实际就是说话训练,它训练听力障碍儿童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尤其是训练他们听懂语言和会说话的能力,包括听话训练(对有听力的听力障碍儿童而言)、看话训练(对有听力的听力障碍儿童和没有听力的听力障碍儿童而言)、说话训练(对所有听力障碍儿童,包括没有任何残余听力的听力障碍儿童而言)。听话训练的内容包括各种音素、音节,但更重要的是听日常生活用语,包括词汇、句子、声调、语气等。开始训练时主要是听懂有关词汇和句子,待年龄稍大、听觉经验较为丰富时再体会语气。看话训练是以唇读训练为主,通过看对方的唇动、表情、手势等读懂对方语言的一种训练。说话训练就是教孩子如何说话,包括怎样用气、怎样发音、怎样说出流利的合乎语法的句子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