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

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听障是否致哑,取决于障碍程度、障碍发生的年龄及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果听力损失达到70分贝以上,儿童可能又聋又哑。五六岁或以后发生听力障碍,儿童已有的语言技能不会完全丧失。由于缺乏言语的信息的输入,听障儿童很难理解真正意义上的概念,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水平较低,进展缓慢,难以进行高度概括,往往达不到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深度和广度。

(一)感知觉方面的特点

听觉障碍儿童得不到声音刺激,从而丧失大量的感性材料——听感觉、听知觉和听表象。他们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往往仅限于它们的形象,由于缺少声音信息,对事物的感觉不完整、不全面;听障儿童的视觉形象离开声音的信息,也使视觉形象互无联系、缺少条理;听障学生在视觉空间定向方面发生很大困难,只能看到直接进入视野内的事物,对于视野外的和被眼前物体挡住的许多东西,都无法感知到。同时,他们感知不到声音特点的变化,如声音的有和无、加强和减弱等,不能及时了解事物发生的异常变化,更难以对它们做出适当的反应。

(二)言语发展特点

常言说:“十聋九哑。”因为听觉障碍会引起言语障碍,而听障儿童的言语障碍多数不是天生的,研究表明即使天生的听障幼儿也会出现牙牙学语的现象,但之所以后来出现了言语障碍是因为听觉发生障碍时儿童就听不到或听不真别人的语言,缺少言语刺激,因而也无法模仿学习,学不会说话或说不好话。听障是否致哑,取决于障碍程度、障碍发生的年龄及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

一般大声说话的声音强度能达60分贝。如果听力损失在40~55分贝,儿童开始说话可能推迟一年,但其语言发展不会受到明显影响。如果听力损失达到56~70分贝,儿童开始说话可能推迟2~3年,并带有许多发音缺陷。如果听力损失达到70分贝以上,儿童可能又聋又哑。在语言形成的关键期或在此之前丧失听力,立刻就会影响到儿童的语言发展进程,有可能成为聋哑人。五六岁或以后发生听力障碍,儿童已有的语言技能不会完全丧失。

(三)思维发展特点

听障儿童思维的发展遵循着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但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由于听力的缺失,听障儿童只能借助除听觉以外的如视觉、触觉等方式来获得事物的表象,借助于手势及动作进行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依靠的手段是感性认识材料和手势、动作,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由于缺乏言语的信息的输入,听障儿童很难理解真正意义上的概念,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水平较低,进展缓慢,难以进行高度概括,往往达不到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深度和广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