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适当的规定来磨砺孩子的意志

以适当的规定来磨砺孩子的意志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幼儿进行意志力训练,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为了让孩子能够适应社会,适当地制定规章让孩子遵守,对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很有帮助。当然,要强调的是,规章的制定必须适度,否则,就违背了“自由”教育的原则。而那些不具有自由行动权的孩子,则需要成人规定一些规章来协助完成。当然,在节日里可以让孩子多获得一些自由,但也应当注意保证休息时间。

对幼儿进行意志力训练,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为了让孩子能够适应社会,适当地制定规章让孩子遵守,对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很有帮助。当然,要强调的是,规章的制定必须适度,否则,就违背了“自由”教育的原则。

规定孩子欲望的上限,对孩子进行“饥饿”挫折训练

孩子们大多不会控制自己的欲望,而父母如果无限制地满足他们,对他们更是没有一点好处。因为这样一来,孩子的兴奋感会处于饱和状态,本来非常喜欢的东西也会很快失去追求的热情。因此,父母要制造欲望的上限,就好像人的“空腹”状态,让孩子有“饥饿感”,才能够让孩子学会珍惜。例如,父母可以在每次购物时给孩子规定买玩具和零食的数量,让孩子自己来支配。因为如果无限制地给孩子买很多玩具,反而会使他们东挑西拣,兴趣不一,无法专注。相反,当孩子缺少玩具时,他会专心地玩,玩得不亦乐乎,而且也会学会珍惜。

规定一些让孩子略感困难的制度

现在的孩子都是在父母温暖怀抱中长大的,他们的生活一帆风顺,常常会显得胆小、依赖成性、意志薄弱,长大后稍遇困难就会束手无策。因此,父母要设置一些困难障碍,对增加他的心理承受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是有益的。比如,如果孩子过于胆怯,可以劝导孩子独自一人关灯入睡,这样有助于帮他克服胆怯的心理;对于幼儿来说,早起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他们大多喜欢睡懒觉,不妨安排好生活日程,让他们早起早睡等。当然,这些制度都应该在循序渐进、能够被幼儿接受的情况下执行,如果过于强势,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心理压力,而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规定一些孩子必须独立完成的事情

儿童天生有一种要自主地掌握和使用自身运动器官的欲望,当儿童企图把意志付诸行动时,我们应该给予配合与帮助,否则儿童的智慧成果就得不到充分表现。规定一些事情,让孩子独立完成,这可以满足孩子掌握自己身体的心理需求,因此,拥有自主行动权的儿童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而那些不具有自由行动权的孩子,则需要成人规定一些规章来协助完成。例如,在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教育者可以在一旁观察而不给予任何具体的帮助,更不能代劳,最好运用蒙氏玩具,因为蒙氏玩具可以帮助孩子自我纠错,起到锻炼意志的作用。当孩子要求家长帮助时,如果这是规定范围之内,家长也绝对不能插手。

规定幼儿的本分之事

家庭的日常生活对成人来说既平常又简单。但对幼儿来说,却是新鲜而有吸引力的。他必须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来做这些事情。尤其在家庭中,有些事情要让孩子意识到是他们的分内之事,做这些事情不能指望额外的报酬,这是他必须做的。例如,要让孩子懂得家里的一切都应该保持整洁。他的玩具应该在不玩的时候自己收好,而不是扔得一团糟。如果孩子太小,你可以给他们做一些示范,教他们怎么收拾玩具。当然,对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大人也不可要求太严格,毕竟他们的动手能力是不能与大人相比的。在你从事家务劳动时,可以让孩子看着,而且鼓励、允许他来帮忙。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你在做菜时,可以让孩子也参与择菜的活动,比如把木耳或蘑菇撕成可以入口的大小、把青菜的黄叶挑出来等。这些活动不会成为幼儿的负担,相反,他们会当成游戏一样去完成,而且在完成以后,受到肯定时产生极大的愉悦感。

规定孩子不能做的事

3岁以后,幼儿便有了自我的概念,能够把自己的行动对象化,客观地对待。因此,让他们学习道德观念,知道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能够分清什么是好的、正确的,什么是不好的、错误的,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给孩子规定一些不能做的事,比如说谎、骂人、打架、对作出的承诺反悔等,也包括一些绝对不能做的危险动作,比如攀阳台、戳插座孔、将塑料袋套在头上玩耍或将细绳绕在脖子上等。不过要切记的是,这些规定理应十分严格,这些禁止的事一旦发生,成人应该更多地予以劝告和疏导,而不是严厉地惩罚。如果小孩因为做错事而受到过于严厉的惩罚,就会损害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创造力得到适当的激发,孩子的个性才会向着负责、信赖和自律的方向发展。

规定孩子的不当情绪不得成为提要求的手段

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较弱,最初发脾气、哭闹、折腾是发泄愤怒、不满和兴奋的情绪。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发现这些不满情绪能够使大人不安,从而满足他们的一些不当要求。因此,如果这时大人提出其他妥协条件制止孩子的胡闹行为,孩子会逐渐将这些情绪作为向大人索取的手段。针对这一点,大人应该为孩子制定适当的应该遵守的制度,告诉他们这样做是没有用的,而且是错误的。有的孩子在有客人的时候或公共场合容易发脾气或哭闹,此时父母也许会觉得没面子而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这种妥协会使孩子有机可乘。最好的态度是,当孩子发泄不当情绪时,父母态度要坚决、语气要强硬(但不是专制与打骂),或者把孩子晾在一边让其情绪自然平复。不要心疼,当孩子在哭累、闹累时自然就会平复下来。两种极端的方式是成人经常使用的,即妥协和暴力。妥协固然不好,暴力也只会适得其反。在此时,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没有用就够了。

时间的限制和遵守秩序

在日常生活中,大人要注意控制孩子玩电子游戏、看电视的时间。这些活动虽然好处颇多,毕竟有利有弊,尤其是如果不能控制适当的时间,就会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展有害。在法国,让3岁以前的孩子看电视是非法的,因为这会对幼儿健康构成一系列威胁,尤其是对大脑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当然,这种研究可能过于偏激,事实证明电视可以让1~3岁的幼儿比较安静和专注,而且少儿节目对幼儿的智力开发是有帮助的。但同时也要从保护婴幼儿视力的角度出发来控制他们看电视和玩电脑的时间。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每天看电视,最好控制在40分钟以内。在作这一规定的时候,你会发现执行起来有很大难度,因为孩子们很难在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放弃。但是如果能够将这一规定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孩子将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这对他们今后融入社会是很有好处的。

规定一些与身体健康有关的制度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制定一些生活作息制度。生活作息制度需要天天坚持,不要轻易打乱孩子的生活规律。当然,在节日里可以让孩子多获得一些自由,但也应当注意保证休息时间。对于幼儿来说,最重要的活动即是游戏和休息,因此,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十分有利的。此外,将一些卫生习惯也列入规章之中,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等卫生习惯,这些都是很容易做到也很容易坚持的。

在执行这些规定的时候,奖励是非常有用的,而且在很多时候,奖励比惩罚更有效。教育者可以设计一张得奖记录表,将孩子的得奖情况记录下来,这有助于提醒孩子记住规章制度。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对孩子意志力的形成很重要,而这些规则会渗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这些规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大人不断坚持,以及大人的身体力行。蒙氏教育中,大人虽然不再是灌输者和讲授者,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只有大人自己先做好而且坚持,令行禁止,孩子才会自觉遵守。

另外,要注意的一点是,在给孩子制定这些规则时,我们应该告诉他们遵守的理由。比如按时吃饭,按时睡觉对健康有哪些好处,讲卫生、爱清洁就不容易生病,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自己能干的事要自己干等。孩子明白这些道理后,才能较好地执行生活制度。

如果我们没有解释规则的理由,那么,作为一个成人,我们首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对于那些我们想要孩子遵守的规则,我们给出它们的理由,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树立大人应有的权威,因为我们所期望孩子做出的行为符合我们的合理意图。给出孩子我们要他们遵守规则的理由,帮助他们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

当然,也许幼儿现在还不能理解大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会慢慢掌握的。我们必须反复提醒自己: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