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时珍本草纲目完整版电子书

李时珍本草纲目完整版电子书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时珍出生于湖北蕲州瓦硝坝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里。李时珍决心不再应考,向父亲提出要立志行医。李言闻极重医德,对儿子要求也极严。李时珍下定决心,不怕困难,把后半生的精力几乎全部投入修订《本草》之中。父亲虽然早已亲自证实,完全有把握回答儿子的提问,但并没有正面回答儿子的问题。他下决心深入实际,广泛进行调查。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终于在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巨著。

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药物学家。蕲州(今湖北蕲春)人。著有《本草纲目》等。

李时珍曾任楚王府奉祠正。他出身于医药世家,博览医书,收集验方,上山采药,实地调查,医术精湛。

他经过二十七年的努力,阅读书籍八百余种,撰写了一部一百九十万字的中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这部巨著分16部52卷,集古代医药学之大成,收集药物1892种,附处方11096则,插图1160幅,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后来,《本草纲目》被译成日、英、德、法、俄、拉丁等多种文字,流传到许多国家,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著名的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读了《本草纲目》,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李时珍之所以能对我国及世界的医药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还直接得益于其父亲的精心培养。

李时珍出生于湖北蕲州瓦硝坝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里。父亲李言闻是当时著名的医生,著有《四珍发明》《人参传》等书。

古时候行医,不仅要管诊断,还要提供药物,给病人抓药。蕲州是一个出产药材的地方,李时珍小时候常常跟父亲上山采药,帮助父亲切、研、灸、晒药材。在父亲的熏陶下,李时珍不仅懂得了一些医药常识,还对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少年时代的李时珍,尽管对医药有浓厚的兴趣,但父亲起初并不愿让儿子终生行医。因为在封建社会里,医生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干这一行被人看不起。李言闻一心希望儿子考取功名,好光宗耀祖,不再像自己一样受歧视。

在父亲的督促下,李时珍十四岁那年考中了秀才。后来,他连续三次去武昌参加考试,考举人,结果三次都落选了。什么原因呢?

因为那时讲究门第与靠山,李家世代行医,门第不高,也无靠山,再加上李时珍的兴趣和精力都没放在八股文上,所以难以考中。为了应付考试,他还得了一场大病,险些丢了性命。李时珍决心不再应考,向父亲提出要立志行医。父亲看他态度十分坚决,也就同意了。

李言闻极重医德,对儿子要求也极严。他一面向儿子传授临床经验,一面指导儿子攻读古典博物学、医学书籍。每天天不亮,李时珍就起床埋头苦读。像《内经》《伤寒论》《本草经》等医学、药学名著,他都精心研究过。传说李时珍年轻时,“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可见他在学习理论方面是下了苦功的。

李时珍二十四岁那年,跟父亲正式行医。父亲告诫他:“熟读王叔和(晋代著名医学家,著有《脉经》一书),不如临症多。”意思是说,学医当然要读医书,但必须多接触病人,努力实践,才能有成就。

李时珍遵照父亲的教导,认真行医看病,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继承和发扬了父亲的医疗技术,灵活地掌握了“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他学习前人的经验,同时采用“经方”“时方”,吸取民间验方;他兼施博用,外治、内服并举,曾治好许多疑难杂症。父子俩的医道和医术,受到了群众的热情称赞,名气越来越大。在他家门口,每天从早到晚都挤满了前来就诊的病人。在实践中,李时珍的医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李时珍并不满足已有的成就。在行医实践与勤奋读书中,他发现历代药物学著作《本草》中有很多缺陷,不仅药物品种不全,而且错误的地方也很多,分类方法也不当。从三十五岁开始,李时珍立志重修《本草》。

父亲很赞赏儿子的大胆想法,但又担心工作量太大,儿子难以完成。李时珍下定决心,不怕困难,把后半生的精力几乎全部投入修订《本草》之中。他广泛研读了历代的医书、药书和其他参考书等几百种,并随时将医疗实践中的体会、医案记录下来,光笔记就装满了几个箱子。

可是,还有不少疑难问题解决不了。比如,同一药材,对其性能各家说法不一,难以断定真伪。

有一次,李时珍问父亲:“书上说白花蛇身上有二十个斜方形的花纹,是真的吗?”

父亲虽然早已亲自证实,完全有把握回答儿子的提问,但并没有正面回答儿子的问题。他对儿子说:“我们蕲州有的是白花蛇,你到山上去捉一条,亲眼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吗?”父亲有意识地启发儿子去实地观察。

第二天,李时珍登上附近的凤凰山,捉了一条白花蛇,仔细一看,果然肚皮下面有非常明显的二十四块斜方形花纹。

在这件事里,李时珍受到极大的启示:实地调查比书上写的更真实、更确切。对于药书上的疑难问题,只是猜度是不成的。他下决心深入实际,广泛进行调查。

从1565年起的十多年间,他几次远行旅行考察,曾到过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地,攀登了湖北的武当山、江西的庐山。他深入民间,向农民、樵夫、药农、铃医请教,“远穷僻壤之户,险探仙麓之华”,采到了许多新药,并加以鉴别考证,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终于在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巨著。

李时珍终年七十六岁。他平生著作除了《本草纲目》以外,还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脉诀考证》等。另外的著作《五脏图论》《命门考》等已经佚失。

李时珍在医学药学方面的巨大成就,虽源于父亲的熏陶和具体指导,但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