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放哪儿去了就是找不到呢

我放哪儿去了就是找不到呢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这里显然并不只是孩子出了问题,看看这位妈妈的做法,她说的是“我给他收拾干净”。显然,我们插手太多,也不利于孩子条理习惯的养成。所以,单从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有条理的习惯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应该在教育孩子的同时管住自己。比如,当有了孩子后,大部分家庭都会给孩子准备一个自己的小空间。

有位妈妈讲了这样一种现象:

“我家孩子写作业其实挺快的,只要他眼前的东西是齐全的,比如本子啊、笔啊都在他一眼就看见、手也能够得到的地方,或者说在他能轻易找得到的地方,他做起事来也还是有一定速度的。可是,我却很少看见他能这么速度地把一件事做完。因为他的屋子总是一团乱,我给他收拾干净没一会儿,他就能给都捣鼓乱了。那些本来可以一眼就看见的东西,那些本来就放在他手边的东西,都被他折腾得不知道去哪儿了,等到要用什么的时候,他就得满屋子找,找不到还着急,然后就更加找不到,有时候还得我帮忙。结果,本来能很快完成的事情,时间都耗费在找东西上了。我真是羡慕那些做事有条理的孩子,要找的东西一下子就能找到,一点儿时间都不耽误。我的孩子什么时候能养成这个好习惯啊!”

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很多孩子都只图方便,拿来东西用过之后随手就放在自己手边了,然后站起来喝个水,换个地方坐,一些东西就又留在那个地方了,如此几番换过之后,屋子里东西很快就都变换了位置,等到再想用的时候,早就不知道去哪儿了。如果还非要用那个东西不可,那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这段寻找的时间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溜走了,找都找不回来。

不过,这里显然并不只是孩子出了问题,看看这位妈妈的做法,她说的是“我给他收拾干净”。正是因为妈妈太勤快了,所以孩子才会产生一种错觉,“不管我弄多乱,妈妈都会收拾,所以我没必要那么条理,只要妈妈有条理就足够了”。

显然,我们插手太多,也不利于孩子条理习惯的养成。所以,单从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有条理的习惯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应该在教育孩子的同时管住自己。

如此一来,我们就需要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帮孩子建立良好的条理习惯。

每个家庭的生活其实都是有条理的,我们在生活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建立有条理的空间来适应新的变化。比如,当有了孩子后,大部分家庭都会给孩子准备一个自己的小空间。那么最初建立这个空间时,孩子还不懂事,是我们帮他建立的,而当他准备上小学时,空间里的一些摆设或者功能建设就要更新了,这时就要让孩子和我们一起来建立这个有条理的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告诉孩子怎样摆放东西会显得整齐,什么东西放在哪里会方便取用,如果打乱了条理就要立刻恢复。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示范,并给孩子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让他熟悉条理处事的过程,从而逐渐养成习惯。

孩子条理乱了的时候,他可能都是没有自觉性的,此时我们没必要提醒他,尤其是不要帮他重新恢复条理,也不要训斥他怎么这么乱,完全可以袖手旁观。如果孩子因此而找不到东西,完不成任务,就让他自己承担这个后果。经历过几次条理乱糟糟的局面之后,我们再趁机提醒他,让他意识到有条理的好处,或者等孩子自己发现条理性做事的重要性后,他便能建立起条理性来。

有条理地做事,也有一些可用的好方法,比如列个做事清单,把要做的事情都写出来,完成一件划去一件,然后再接着做下一件,保证每件事都能完整做完;再比如,列个时间计划表,什么时候做什么,表上都能一目了然,而且劳逸结合的安排也能保证做事不累;等等。

这些方法都不难,在做事前准备好,等到真正做事时也就不会那么混乱了。不过,不管是列做事清单,还是列时间计划表,都应该由孩子亲自完成,我们可以给予指导,但一定不能过分干涉,否则孩子会觉得这就像是我们发布的新命令,他也不会愿意接受并采用这样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