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的道德培养至关重要

儿童的道德培养至关重要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现自己的活动被阻止,孩子身子向后一仰,双腿乱蹬,号啕大哭起来。在父母看来,这样的“斗争”总会引发孩子的各种“道德问题”。也就是说,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人类精神就会随之向前发展。每天,儿童之家的孩子对穿衣服、做清洁、梳头发、整理物品等事情都乐此不疲。儿童要遵从上帝的旨意,最终让他自己的品质更高尚,让自己的道德更完美。

在我们设法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要先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爱孩子?我们是否真心希望孩子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因为我们对孩子的爱和对待孩子的方式影响着他的道德发展。

年幼的孩子好动,什么都要碰一碰、摸一摸,尤其是孩子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纸立方体、砚台、圆铃铛等,虽然这些东西不属于他,但他也很想去摸摸、去碰碰。

可是,孩子的父母却会出面阻止,他们假装打孩子的手,说:“别碰这个东西,你这个淘气的孩子!”然后,父母会把这些东西拿走。

我曾亲眼看到过类似的情景。有一位做医生的父亲,他正伏案工作时,被妈妈抱在怀里的小儿子开始动父亲桌子上的东西。

这个孩子的父亲无奈地对我说:“我这孩子这么小,但是很淘气,我和他妈妈想方设法不让他碰我的东西,但他就是不听话。”

妈妈也会阻止孩子,她大叫着说:“你这小淘气,别动!”妈妈会紧紧抓住儿子的小手。发现自己的活动被阻止,孩子身子向后一仰,双腿乱蹬,号啕大哭起来。

到了三四岁,孩子就更爱动了。他闲不住,总希望有事情可做。父母可能会发现,孩子喜欢模仿父母的举动,父母做什么孩子就要做什么,比如,他会跟妈妈到厨房里去干活。

孩子希望做妈妈正在做的工作,使用妈妈正在使用的东西。比如,他想捏面团、做饭、洗衣服或者擦地板。

孩子这样做,妈妈就会很烦,因为孩子总是“捣乱”,妈妈会反复地说:“你这孩子,别动这个,不要老缠着我,到一边去。”

妈妈这样阻止孩子,孩子可能会大哭,甚至躺在地上乱踢、乱蹬。但过不了一会儿,趁妈妈不注意时,孩子又会开始做起那些事,去洗衣服,甚至把衣服弄湿,或者把汤藏起来,结果把汤洒到了地上。

为此,妈妈会愤怒地大声斥责孩子,而孩子则表现得任性或大哭大闹,以示对妈妈的反抗。但哭过闹过之后,孩子依然我行我素。

如果妈妈不是在做日常事务,孩子也会找事情去做,如果无事可做,孩子就会毫无缘由地大哭大叫,甚至愤怒得发脾气。

对孩子这样的表现,有的父母很绝望,他们感叹道:“我的孩子很聪明,可是太淘气了,真让我烦死了。不让他做,他就不满足,给他玩具也没有用,真难办。”

面对这样的情况,有的父母会问:“孩子这么淘气,我该怎么办?他发脾气时,我该怎么教育他?我的孩子几乎从没有安静过,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下面这样的场景很常见:烦躁的母亲气急败坏地呵斥孩子说:“不许哭,安静一点!”母亲暴跳如雷的声音会吓到孩子,他会越哭越伤心。

孩子刚进入这个世界,就开始了与父母的第一场“战役”,他要与父母进行“斗争”。在父母看来,这样的“斗争”总会引发孩子的各种“道德问题”。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斗争”,是因为孩子的生活与父母的生活截然不同,双方都希望按自己的需求去生活。

孩子正在自我塑造的过程中,而父母已经定型了。塑造自我时,孩子必须要到处不停地跑、跳,以协调和控制自己的动作和行为,父母却希望孩子循规蹈矩,总是要控制孩子的行为。

孩子的感官正在发育过程中,适应能力也不完善,他必须借助各种活动来发展和完善自己。

相反,父母的感官已经发育完成了,某些感官的错觉也获得了纠正,如果他们的适应力没有被破坏,那它就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完善、没有必要再去发展了。

孩子渴望从外界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而父母已经具有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很难理解孩子,而孩子也很难理解父母的做法。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他们那样去做事,否则的话,孩子就是“任性”“调皮”“不听话”。

我们想象一下这样的情形:妈妈硬拉着孩子向前走,妈妈走路,而孩子要跑步才能跟得上。因为孩子的腿短,他还很弱小,远不及妈妈身强力壮。

这样走一会儿,孩子就累了,他会停下来大哭,死活不再向前走。为此,妈妈会斥责孩子:“快点走,你真淘气,你不许胡来啊。是不是想让我抱着你走啊?你休想!你必须自己走。”

如果孩子坐在地上或蹲在地上玩,妈妈就会大叫:“快起来,淘气的孩子,看把你的衣服弄脏了吧。”

以上这些孩子的表现,可以这样来解释:

孩子与成人不一样,孩子的腿细而短小,而头、上半身比下半身要大,所以孩子不能走远路。

但孩子发育得非常快,为更多更好地认识周围事物,他要去触摸、听和看,他会动个不停,因为他要协调身体的动作和灵活性。

所以我们会看到,孩子总是在不停地动。我们可以把孩子放到地上,任由他摸爬滚打,这正是孩子具有生命活力且不断成长的表现。

由此可见,孩子的这些表现并不是道德问题,而是生活问题。孩子是在寻觅和建构生活的方式,在寻找锻炼自己生活能力的机会。成人总是想要去阻碍孩子,实际上成人的做法才有道德问题,因为成人侵犯了孩子的权利、伤害了孩子的身心。

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我们成人的潜意识里深深隐藏着利己主义,我们之所以生孩子的气,是因为孩子给我们带来了麻烦。所以,成人会和孩子斗争,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逸和自由。

在潜意识里,成人感到自己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但他又不愿意在孩子面前直接表露出来。

但是,孩子并没有像我们指责他们一样指责我们,没有对我们怀有恶意。相反,孩子一直坚定不移地爱着我们,他会原谅我们,一直渴望与我们在一起,坐在我们怀里或在我们怀里入睡。

如果我们感到疲惫、厌烦,就会对孩子很冷淡、拒绝孩子的要求,以爱和教育孩子的借口说“要听话、要懂事,不能撒娇”,并借此来掩饰自己潜意识里的私心。

孩子常常被成人侮辱为“调皮、捣蛋”,这种具有伤害性的评价语言简直成了成人的口头禅。但实际上,孩子是完美的,他“没有邪念,什么都能忍受,对人很信任,什么都渴望” ……

假如我们设法解决成人与孩子之间的斗争,接受孩子的自然需求,并竭力满足他、帮助他,那我们的精神就会向着更崇高的方向前进。也就是说,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人类精神就会随之向前发展。

但现实是,对于孩子这个上天赐给我们的宝贵礼物,我们却将他狠狠地踩在脚下,以让他服从我们,使我们自己的生活安逸。

在这方面,成人的道德错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就会导致孩子成人后也出现道德问题。

孩子想要碰碰这个碰碰那个时,尽管会受到成人的“惩罚”,但他们还是会义无反顾地那样做,这是为了满足发展的需要。

我们若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那孩子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在我们儿童之家,即使那些最调皮、最叛逆、最难以调教的孩子,一把小梳子也可以让他们变得顺从,变得活泼、讨人喜欢,他们也很乐意为同伴梳头发。

若我们给孩子一个小脸盆、一小块肥皂,他就会小心翼翼地、仔细地使用它们,以免把它们摔坏。他会用肥皂将脸盆洗干净,并将它们依次放回原处。

每天,儿童之家的孩子对穿衣服、做清洁、梳头发、整理物品等事情都乐此不疲。他们喜欢使用各种东西,而不是敲打玩具或摔坏物品,这可以让他们的活动更完善。

儿童本身的愿望,不是让别人替他穿衣服、满足他的各种物质需求。儿童真正需要的是“有事可做”,用自己的智慧进行活动,以满足自己的内在需求和成长需要,提高自己的能力。

上帝赋予儿童的天性是进行活动,儿童会像征服生活那样去征服世界。儿童要遵从上帝的旨意,最终让他自己的品质更高尚,让自己的道德更完美。

“只有上帝才是最仁慈的人”,上帝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好的,而只有创造才是仁慈的。

所以说,那些帮助孩子实现创造目标的人,才是仁慈的。只有给孩子自我创造的自由、不限制孩子行动的人,才是仁慈的,这样的人才可以帮孩子形成高尚的道德。

学校里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之间也时常存在着“斗争”。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评判他们,将他们分成好学生与坏学生或听话的孩子与捣蛋的孩子。

学校这样区分好孩子和坏孩子似乎很容易,好孩子表现好、安静、不乱动,而坏孩子就是总违反纪律、爱说话、乱动的孩子。

有人认为,这些评判好学生、坏学生的标准是社会公认的,并没有什么不好。这种评判大概也不会让孩子得到某项较高的荣誉,也不会让孩子受到监禁一类的处罚,这只是人们对孩子的一种看法。

但实际上,“尊敬”甚至“荣誉”,还有具有较高道德价值的东西会依赖于这些评判标准,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的“名誉”似乎都与此有关,甚至奖惩制度都依赖于这些评价标准。

这些评判标准不需要各种所谓的“证明”,也不需要所谓的“权威”,因为这些标准大家都能看得见,它们都以可评判的内容为基础。

外在的行为中并没有神秘的或说很有高度的哲理性的东西,它只是生命本身成长的事实而已,是人的各种行为的总和。

有的行为后果会很严重,它会影响周围的人和环境,会触及到人群共处所依赖的某些公正原则。

比方说,学校举行考试时,学生们都是一个挨一个地坐着,学校要求他们当场交出一份真实的“答卷”,一份可供教师评判他们“优劣”的作业。

听写、写作文、做习题或是考试时,假如某个同学帮助其他同学做题目,也就是帮其他同学“作弊”。那这个学生的行为就不只是“调皮捣蛋”了,这是“道德品质不好”。

为此,学校会惩罚这个帮其他同学作弊的孩子,或许会判定他的作业或考试成绩作废,这可能意味着这个孩子整个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成绩都没有了,他必须要重修那一门课。

孩子帮助别人,是因为他善良,但这个孩子却受到了惩罚,被要求重修课程、重新参加考试,甚至被迫降一级,从头开始学习。

或许,这个孩子的家庭很贫困,他或许很努力地争取好成绩,以便以后找个好工作,尽早用自己的收入补贴家用。

我们来思考一下,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判定他的考试成绩作废是不是很不公正呢?他因为帮助其他同学而损失了更多时间,他为了别人而“牺牲”了自己。

显然,这种惩罚太重了,这个原因不能作为废除孩子考试成绩的理由。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意识到:孩子各方面的思想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不能仅凭孩子的功课和成绩单去判断他们的优劣。

在学校里,为防止学生出现诸如考试作弊、上课讲话等“道德上的问题”,人们还使用了所谓的“道德课桌”。

比如,让课桌的前面敞开着,老师能一眼望见学生在桌斗里做什么,这样,学生就不能作弊了;人们还把课桌彼此之间隔得很远,这样,学生上课时就无法聊天了。

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能顺利进行,会要求孩子们一动不动地坐在座位上,禁止他们做任何动作,不允许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学生只能乖乖地听老师的讲授或训诫。

教师的这些做法,难道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出现“道德问题”吗?

实际上,这种做法禁锢了学生的自由,反而让很多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专注听讲,甚至出现精神恍惚的情况。为了逃避上课的痛苦,孩子们在课下也会出现更多的行为或道德问题,如打架、撒谎、逃学等。

孩子的这些问题其实源于教育本身,源于教育的痼疾。因为,孩子们的精力需要用正确的途径宣泄,但教育没有给他们提供这样的途径,所以他们会用错误的方式宣泄。

学校是培养孩子道德情操的地方,事实上问题的关键不在学校,而在学校的教育。

我们儿童之家的教育法逐渐被大家所熟悉,这里的孩子们在一起生活、学习,非常开心、专注。但依然有人会批评我们的教育,他们说:“如果每个孩子都自己学自己、自己做自己的,那怎么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呢?”

好像所谓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就是让所有的孩子在某个时间内做同一件事,甚至上厕所都要排队一起去,难道这就是在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吗?

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事情做,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要靠礼节,且人和人之间能相互帮助。这才是成人世界的道德标准。

而儿童的交际却是彼此身体姿态一致,且要集体行动,这与快乐和礼节没有任何关系。

也就是说,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是完全对立的。成人世界中人们的互相帮助,在儿童世界中却被认为是错误的,是在冒犯纪律。

现代教学法中,教育要求老师在分析每篇课文时,都要上升到道德高度,不管课文内容讲的是鸟、食物还是物体的形状。就像教育专家所说的那样,“教师对所讲的课文,最终都要讲出道义目的”。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教师要维持班级的纪律,保证学生守纪律、听话。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常用惩罚的手段。

奖惩制度是教育者们用来处理孩子道德问题的主要手段,很多人都认为,要用外部的刺激来促使学生好好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不过,也有的人认为,我们应培养孩子爱的品质和责任感,而不是只是阻止孩子做坏事,这种观点被认为是高尚的,但也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

纵观奖惩的演变以及历史上所有教育家对此进行的研究和讨论,似乎没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孩子身上到底什么样的“好”应该获得奖励?什么样的“坏”应该受到惩罚?

或者可以这样说,在要求孩子去做某事前,很少有人思考这样的问题:这件事是对还是错?我是否认真评价和判断过它的价值?

用奖励的方式引诱孩子好好学习、做出良好行为,会消磨孩子的神智,伤害孩子的智力。难道认真学习、努力做事、好好做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这些奖励吗?

现实中,小学时受到奖励的孩子到高中后可能会变得很普通,高中时受到奖励的孩子到大学时也可能如此。那些在学校里经常获得奖励的人,在社会工作中可能会变得平庸,很容易被打倒。

为此,我们要认真地想一想:我们一边压抑孩子,一边又刺激孩子,让孩子处于毁灭的边缘,这样做真的对吗?

近些年来,一些人对获过奖的聪明孩子和常受到惩罚的笨拙孩子进行过比较研究,其中就包括一些有科学创见的人类学家。

人类学家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聪明孩子的身体往往较弱,他们可能身材矮小,胸围窄小,很多人会戴着眼镜,但他们的大脑与其他孩子的大脑没什么两样。

对此,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样一幅画面:很多聪明的孩子,因为害怕出错,所以做事时常常怀有很多担忧和不安,这样的心理会让孩子产生很多烦恼。

对这些孩子来说,流利地背诵课文、取得优异的成绩更重要,因而他们要放弃散步、玩耍,甚至要放弃每天一小时的休息时间。

这些孩子总渴望获得第一名,总幻想比同伴拥有更美好的生活和未来,他们相信自己就是国家的希望,能获得各种奖励或奖品,所以他们总是在埋头苦干向前走。

但那些对学习没有这么大期望的孩子,身体发育却很好,他们也常常是最快活的。

在学校里,奖惩是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就像上面提到的帮他人作弊的孩子的考试成绩作废一样,都是教育孩子的一个手段,这种教育手段很容易让个体孤立于群体之外。

奖励和惩罚会刺激孩子之间的竞争,比如,当一个孩子看到其他孩子比自己聪明、成绩比自己好且能获得奖励时,这个孩子就会受到刺激,开始模仿优秀者,更努力学习,设法超过对方。

也正因为这种结果,奖惩和竞争就获得了发展,甚至能提高整个学校的教育工作水平,促使孩子习惯了要“经受磨炼”的道德目标。

可是,竞争在平等的条件下才会有效。也就是说,进行比赛时,竞争双方之间需要是平等的。

双手正常的孩子会让双手残疾的孩子自惭形秽,残疾孩子的缺陷和劣势难免让他们在比赛中失败,并可能受到同伴的嘲讽。

爱孩子的老师可能会不断鼓励有残疾的孩子,劝他不要伤心,甚至可能为了鼓励他克服缺陷而惩罚他,告诉他应该如何向强者学习,但这个有缺陷的孩子仍可能会越来越没有信心。

事实上,让孩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领域里有所作为,才能带给他光明和希望,让他在有能力与别人竞争的领域中进行竞争、才会让他更受鼓舞。

在自己有潜力发展的领域里,孩子会得到安慰,感到振奋的力量,内心的希望之花才会绽放。

战胜了残疾孩子并成为其他孩子榜样的正常的、聪明的孩子又会怎么样呢?他会和谁继续竞争呢?谁会激励他不断前进呢?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这样被更优秀的孩子刺激着向前走,谁会成为在最上面拉他们的人呢?

此时,谈论这样的问题显然不合适。对于那个聪明的孩子来说,外界对他的推动力可能是反向的。

有的人可能很喜欢与不如他的人竞争,这种情况让我想起精神病院里的一场比赛,这场比赛是由一个弱智男孩组织的。

这个男孩长得很高,他把所有弱智孩子中个子矮小的孩子选出来,并跟他们进行比赛。当然,男孩总是轻易地获得第一名,每次夺冠,他都会欣喜若狂。

这样的情况并非在这家精神病院里才有,那些有野心但很懒惰、不愿费力做事、不想完善自己的人,也常有这样的做事方式和态度。

所以,有时我们会看到,一个能说会道的演说家,可能会设法与那些笨拙的演讲者比赛;有的漂亮女孩更喜欢跟长得难看些的朋友一起逛街,以显示自己的美丽。

聪明健康的孩子,与那些有疾病的或残疾的孩子在一起比赛,只会产生膨胀的优越感。有良好家教、生活富裕的幸运孩子,若与家境贫穷、没人照顾的孩子在一起,会更有优越感,认为自己是贫穷孩子的榜样。

整天饱食终日的孩子,能在舒适的床上睡足,他们起来后就会精神饱满。而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可能在日出前就起床去卖报、送奶,然后再去上学,这样他们到学校后就会很疲惫。

如果这些孩子坐在一起,精神抖擞的孩子就认为自己比那些早起做事的孩子更优越,并把自己当成那些孩子的“榜样”或说“刺激物”。

事实上,这两种孩子都会走上一条错误的道德之路,他们会被错误地引导着,走向不公正的方向。聪明的孩子也会受到欺骗,因为他们不是比别人更好,而是比别人更幸运。

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要引导他用仁慈的心去认识真理,用仁慈的心去对待病人、安抚那些不幸的人。

教师会用寓言故事去引导孩子关注那些患病、不幸但却很勇敢的孩子,她会借此启发孩子内心的良知,以展现人类的美好道德情操。

可现实中,那些患病的、贫穷的或不幸的孩子依然可能会受到责备、惩罚和侮辱,而那些聪明孩子却在作威作福的同时,被树立为其他孩子的榜样,并获得奖励。

若人们的思想道德混乱,就难以看到上帝,就像在地狱里一般。

很多人都在生活中迷失了,不管是强者还是弱者,但很少有人能自救,能不受奖励的诱惑、不受惩罚的恐吓、不受竞争的驱使,并保持自己的内心完好无瑕。

一些经过了严峻考验且没有被荣耀或惩罚伤害的人,会凭借自己的力量走在通往真善美的路上。这些人才是人群中的天才,才是人类的真正恩人。

我们认真分析一下所谓的“好”与“坏”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所说的某个人“坏”,常常会归结于外部的原因,比如某个人酗酒是因为贫穷,某个人犯罪是因为堕落,而孩子犯错则是因为偏见。

不过,这些原因并不是绝对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是暂时的、可以改变的。

通过让人进行工作、施以教育以及与酗酒等堕落行为作斗争,会消除很多罪恶的根源,改善人类社会的道德基础,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在学校里,如果偏见是让孩子出现道德问题的根源,那么,依据自然法则来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造,就是道德化开始的第一步。

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要勇于面对它,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不是靠研究奖惩制度、竞赛规则,也不是靠灌输道德原则以及新的“十诫”之类的东西,要把道德问题看作真正重大的社会问题。

如果把某个道德问题限制在可以预防的原因影响之内,这个问题就会显而易见。

比如说,在一个人口稠密的地区,那里的人们生活都很贫穷,为了生活,穷人们就会铤而走险。在这里,无视人的公民权利的现象很普遍,这种现象使这里的人堕落,很多男人女人都会做出罪恶的事。

对此,我们很自然地会想:这里的人太邪恶了。

再来看看那些工业发达的城市,这里的人们生活富裕,房屋都很干净,工作人员能通过劳动获得合理的报酬,具有艺术品质的电影院取代了低俗的酒吧,在餐馆里,食客们都会安静、优雅地吃饭。

对此,我们会说:“这些人真文明。”

可是,这些人真的不错吗?

事实上,真正“好”的人,是那些改善了社会生活条件的人。

孩子“淘气”的行为,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为精神存在”而斗争的表现形式。孩子会为了自己的“精神食粮”而斗争,就像穷人为了面包而斗争一样,得不到面包,穷人就会迷恋酒精让自己堕落,孩子也会因为得不到精神粮食而堕落。

这样的斗争和堕落,让孩子看上去很可怜,他们被冷落、被忽视,一无所有。没有人能比孩子更清楚地表达:“我需要物质食粮,也需要精神食粮”,“物质食粮的问题不是真正的人类问题”。

过去那些与身体需求相关的灾难、斗争和社会主张等,都清楚地表现出,它们与人的精神需求有关。

孩子想要成长,想要自我完善,想提高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内在精神、形成自己的性格,他就需要从被奴役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去战胜现实的生活。

我们不能只关注孩子的身体营养。物质的需求解决后,假如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没有获得满足,人们还会出现冲突、愤怒、绝望以及堕落的情况。

不断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这就是对道德的巨大贡献。

当孩子可以自发地专注于自己的大脑活动时,他就会自由地满足自己内在的心理需求。当孩子变得足够成熟,能够集中精神潜心思考,就会表现得有秩序和平静。

此后,孩子就会具有优雅的举止。他们的审美能力、对音乐的敏感及各项智能间的和谐也会表现出来。

真正“解放”孩子,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要让孩子表现出道德,我们不需要使用任何特殊的方式来教导他们,不需要刻意要求他们克服任性的毛病,或者教他们如何安静地坐下工作。

我们也不用激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交往、互相学习,不必对孩子讲述秩序对人类的重要性,不必刻意教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秩序、与人们相互尊敬等。

所有这些,我们都不必刻意去教,我们只要给孩子自由、帮助他们“生活”即可。

反而是孩子教会了我们,他们是怎样生活的;是孩子教会了我们,除了物质需求他们还需要什么。

给孩子自由和应有的帮助,他们身上的良好行为、勤奋、持之以恒和忍耐的美德等,都会在平和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孩子成长路上的障碍已经被消除,他们会踏上一条平和的成长之路。

成年人饱餐了美食或摆脱了毒品的危害后,会变得安静平和,会关注更高层次的娱乐,而不是热衷于低级的、让人堕落的嗜好。

同样,孩子的内心需求一旦得到满足,他就会变得安静平和,会继续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成长目标。

“善”会伴随着好运,而“恶”会伴随着厄运,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真理就会把人性展示在阳光之下。

这样一来,人就会重新开始真正健康的生活,就会获得良好的品德。从道德角度上来讲,人就会获得新生,变得纯洁、善良、健康、充满生机和活力。

实证科学中提到的“道德感”很大程度上是指人的同情心,即理解他人的痛苦和正义感,如果缺乏这种同情心,人的正常生活就会受到影响。

死记硬背某些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并不会让人成为真正有道德的人,若仅仅记住这些道德信条,最细微的感情冲动也会阻碍我们去实际履行。

即使对某些道德准则非常熟悉,一些罪犯也会常常触犯法律;而那些自律的普通人,即使对法律信条不在意,也会由于内在感觉的引导而不去触犯法律。

我们若不希望孩子走向幻想、欺诈和黑暗,在对他进行道德教育时,就要帮助他建立一个感情基础,让道德建立在这个感情基础之上,就像智力教育建立在感觉训练上一样。

感官教育和按自身规律提升智力的自由,感官教育和提升自身精神的自由,这两个概念是类似的,也是人类发展中两条并行的道路。

我们来看看成人和孩子的关系,在生活中,孩子实际上是成人借以发展自己感情的“刺激物”,这种状态很微妙。

进行智力教育时,我们会有很多教育的客体,比如能说明颜色、形状的物体等。对孩子精神上进行培养时,教育客体就是我们自己。

孩子心地纯洁,心灵的成长必须要从我们身上获得营养,就像他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喜欢的外部刺激物上,他也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身上,通过爱我们来提升自己的内在精神。

孩子若对颜料盒产生兴趣,就会被缤纷的颜色所吸引,就会有动力拿起颜料盒,任意地摆弄它们。

如果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身上,以期从我们身上获得精神营养时,我们就要像被动的颜料盒一样做好准备,不能因为我们的自私而忽视孩子的内在需求。

在这一方面,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为孩子未成熟的纯洁心灵带来光明。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精神自由,无论我们对孩子的爱多强烈,都不能把爱强加给孩子,不要压抑孩子的情感表达,要真诚而小心地对孩子的爱做出反应,接受孩子对我们的爱。

那如何让孩子学会爱我们呢?如何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呢?

上帝不仅将孩子和母亲的肉体紧紧联系在一起,还用爱将孩子和母亲紧紧联系在一起。无疑,婴儿降生在这个世界上时,不仅带着肉体,也带着爱。

被母亲爱着并得到母亲帮助的孩子,具有一种“内在的感官”,借此,孩子能感受到爱。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耐心等待孩子“看到”这一点,等待他自己感受到爱。当孩子能感觉到我们的精神,能心神安逸地与我们在一起时,就表明这一天到来了。

我们要默默奉献,随时准备给孩子他需要的帮助,用最大的努力、用各种办法满足孩子的智力需求。

当孩子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他面对周围世界时的感想时,我们就教他认识事物的名称;当孩子不需要我们时,我们就要隐退在一旁,不将任何东西强加给孩子。

我们教孩子字母怎样发音,教他认识数字,这会让他与万物联系在一起。

当孩子在进行某种选择时,我们不要强硬地阻碍他;当他长久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某种行为锻炼中时,我们要精心地保护他,让他能安心学习,就像母亲保护小婴儿的睡眠一样。

当孩子需要帮助时,我们要及时给予他帮助,对他真正内在的需求有求必应,这是我们的职责,就像连绵不绝的芳香是鲜花的使命一样。

这样,孩子就会在我们这里获得新生,终有一天,他会与我们——为他的生存着想的人——心灵相通,会从我们这里得到生命的自由发展。

在灵魂与灵魂相接触的过程中,孩子会得到极大的快乐。他不再只是用耳朵听我们的声音、服从我们。与我们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与我们分享自己的感受,都会成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回报我们,孩子会不断进步。他情感真挚,会温柔地顺从我们,这样,我们自己也会收获心灵上的累累硕果。

所以,生命的奥秘应该是这样的:你给予,就会得到,人们会主动地走到你面前,把你应得的东西送给你。

根据我们的“内在感应”或者说“内在感知”,我们能对善和恶做出正确的区分,并不需要凭借理智上对道德的理解来区分它们。

下意识里,我们能自然地区分美好和邪恶。美好会给我们带来安宁或秩序,带来热情或力量;而邪恶则会让我们感到痛苦,它是黑暗和混乱,会让我们的心灵发高烧,让我们的精神反常。

可以肯定的是,社会法则、公共舆论、丰富的物质生活甚至可怕的威胁,都不能让我们产生这种感觉。

我们具有这样一种内在感知,它会警告我们危险的存在,能使我们辨认出适合的生活环境,这不奇怪。同样,对于美好,我们也会有类似的内在感知。

希腊艺术家仅凭借对美的感觉,就能独具慧眼地抽象出人体的标准尺寸,塑造出一个个奇妙的人体雕塑。

艺术家享受“艺术”,源于他对“美”的感知和享受,而创造艺术品会给他带来最大的喜悦和幸福,即使是最轻微的错误,也会被他感知到。

这就是说,真正的艺术家拥有一种绝对的美感,他能真实地体验到艺术的美,能快速地看出各种形式的不和谐。

在意识里区分好和坏,与此类似。我们的道德感或道德良知就像我们的智慧一样,能获得完善和升华,这是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

就像美感一样,我们的道德良知可以逐步得到完善,这最终会让我们能够辨别和享受到善,让我们辨别和远离最微小的恶。

一旦具有鉴别善恶的能力,人的精神就能得到“拯救”。这种道德感只有通过爱才能逐步得到完善,如果“爱的感官”得不到训练,人就不能进行这种评定。

比如,在理论上,医生或许对疾病的各种症状了如指掌,对人的心脏、脉搏如何跳动非常熟悉。可是,如果医生的听力不好,或者手指对脉搏跳动的感受能力不强,那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对他就毫无用处。

因为,医生能否准确地诊断疾病要以感官知觉为前提,如果缺乏这种感知能力或感知能力很弱,那他的医学知识对于病人就没有实用价值。

这样的情况,对于我们的意识也同样适用。假如我们的心灵“聋”了或“瞎”了,那再多、再明显的“精神病症”也不会被我们感知到并准确地判断出来,它们会悄无声息地从我们面前溜走。

此外,对于美的感知,会让我们逐步走向完善。就像希腊艺术家具有非凡的美的鉴别力一样,有些人也具备非凡的鉴别、区分善恶的能力。

修女特蕾莎曾说,当某个世俗的坏人靠近她时,她会感到非常难受,就像吸了臭气一样。当然她什么也没有闻到,但她会真正感到心里难受,真正感受到精神上的痛苦。

通过爱,我们才会给孩子精神上的美感,增强孩子对于善的感知,让他远离恶,使他的精神逐步走向完善。这样,孩子就会在敏锐的美感中迸发出美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