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己还是利他

利己还是利他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了几天,小艾又和我提起这件事,说我未经她同意把年糕给别人这件事做得不好,并要求我“以后不可以这么做”。将孩子带入一个新的思维框架,这个思维框架里,不仅仅只有小艾和妈妈,还有其他人。不过考虑到小艾的年龄,她已经具备了理解能力,并且她并没有表示不同意,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小艾对于妈妈的行为并非完全不认同,但是,她希望她的感受得到照顾。

物质生活日益丰裕,只是单纯让孩子觉得“给别人一点,我们还有很多”是不够的。孩子的成长需要体验到给予的快乐,需要渐渐在自我概念中具备乐于助人、富有同理心的品质。孩子喜欢和尊敬的成年人所给予的言语正面强化能促进孩子的亲社会行为。有研究表明:经常使用说理、非惩罚性教育方法的父母,自身也经常表现出对他人的同情和关心,通常能培养出富有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孩子。

假期带小艾(9岁)去海边玩,烤了根香肠和年糕给她,当时小艾吃着香肠,我帮她拿着年糕,我们边吃边去旁边的游乐场玩。途中碰到一朋友带着她女儿,我顺手把那根年糕递给了她女儿,当时我注意到小艾有些不愿意的表情,就许诺她过会儿再给她买一根,我也确实这么做了。过了几天,小艾又和我提起这件事,说我未经她同意把年糕给别人这件事做得不好,并要求我“以后不可以这么做”。并唠叨那个人拿了年糕也不给钱,哪怕是妈妈后来再买的,也没有之前的好吃!因为那是“爸爸专门为我烤的”!艾妈觉得很郁闷,是不是女儿太自私了?!

在妈妈的概念里,这个年糕事件已经告一段落,在孩子的概念里,它还是一个未完成事件。

就事论事地去分解这件事情发生的过程,加上一些小细节,会给当事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妈妈将年糕给其他小朋友之前先和女儿示意下,这个示意不是申请,是预告,预告是尊重。如果感觉到孩子不乐意,可以小声向她许诺:待会儿给你再买。孩子并没有用言行来表达不乐意,这是妈妈可以“利用”的亮点:妈妈知道你不太乐意,但你没有说什么让妈妈为难,谢谢你的体谅。这个过程有了,会降低她一直放在心里的概率。

作为事情本身可以告一段落,若是延伸到教育范畴,妈妈对女儿“自私”的感受需要进一步关注。

自私更多考虑利己,而大部分父母期待孩子形成道德观念时能具备三个方面内容:不伤害别人;亲社会倾向即具备利他意识;遵守道德守则的个人责任感。每一个孩子都会经历自我中心、自私,通过社会化经历和教育建立起利他意识,做出利他行为。这个教育过程中,父母给孩子提供的很多规则和价值观都得到了内化。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提出者阿尔伯特·班杜拉认为,对儿童的亲社会倾向产生最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是他人的行为,即孩子们接触的社会榜样。父母是孩子很重要的社会榜样。小艾妈妈看到朋友的孩子,很自然地将手中的零食递过去,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一个示范。

那如何理解小艾的感受呢?她的年龄处在社会性发展的哪个阶段呢?

认知理论家将孩子的亲社会性发展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两岁开始,幼儿已经能表现出“移情”现象。移情指的是感同身受他人的情绪并被他人情绪所激发而产生类似的情绪,比如幼儿看到他人表现很痛苦,他也会感觉到不安不舒服。

第二阶段是3-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会倾向于做能给自己也带来快乐的利他行为。

第三阶段是6-12岁,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中心倾向越来越弱,也具备了一定的角色承担技能,开始关注他人的合理需要,移情能力、同理心得到更进一步发展。

第四阶段是12岁以后,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抽象的亲社会规范,并将它内化成个人责任感,若不能做到,会产生自责和内疚感。

小艾的年龄正是发展社会能力培养同理心的第三阶段,她的感受和疑惑若是能得到妈妈的理解和引导,对她的成长是一个强有力的助推。

除了事先示意之外,再进一步和她交流“妈妈为什么要给这个小朋友呢”,让她去体会“妈妈并不是见到任何人都会给东西”。将孩子带入一个新的思维框架,这个思维框架里,不仅仅只有小艾和妈妈,还有其他人。

确实,妈妈拿着属于孩子的东西送人是需要事先征求孩子的意见,这是另一个主题:界限感。甚至如果孩子不同意,妈妈也不能强行送人。不过考虑到小艾的年龄,她已经具备了理解能力,并且她并没有表示不同意,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小艾对于妈妈的行为并非完全不认同,但是,她希望她的感受得到照顾。比如她特别强调:那是爸爸专门为我烤的!每一样东西,除了物质层面的存在,确实还有一个意义的存在,尝试和她说明东西能给出去,专属你的爸爸的爱是不会给出去的,慢慢地让她建立起物质+感情的概念。孩子是感受型动物,令她难过的往往不是失去东西,而是失去她赋予东西的意义。不舍得一样东西,也是不舍得这样东西背后的感情、故事……这一点她不会很清楚,需要我们找机会打破她原来的思维方式,让她意识到这一点。

物质生活日益丰裕,只是单纯让孩子觉得“给别人一点,我们还有很多”是不够的。孩子的成长需要体验到给予的快乐,需要渐渐在自我概念中具备乐于助人、富有同理心的品质。孩子喜欢和尊敬的成年人所给予的言语正面强化能促进孩子的亲社会行为。有研究表明:经常使用说理、非惩罚性教育方法的父母,自身也经常表现出对他人的同情和关心,通常能培养出富有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