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他律到自律

从他律到自律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子童童的自律性很差。妈妈下午茶活动会让参与者有所发现,发现自我的潜在能力,也发现亲子教育中可为之事。孩子在妈妈提醒后关掉电视,这个可以解读为他是个遵守约定的孩子。这样,他律的“他”渐渐地转化成自律的“自”。这一点若能把握好,亲子教育会有事半功倍的效能。童童是一年级小学生,他需要时间学会如何去做一件事,提升自己的能力达成某个目标。

学校生活为培养孩子自律和整理水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力机会。学校是一个有许多规则的地方,群体生活必须有规则和纪律来约束。同级或不同级的伙伴之间自律发展水平各有差异,互相参照激励也容易让孩子建立起相关概念,而老师的要求更是帮助孩子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儿子童童的自律性很差。一般都是我在约束他,你不能这样,你不能那样,他还算听我的话,比如电视看15分钟,提醒他就会关掉。他现在最大的毛病是很会落东西,每次放学回家,都会落一两本书在学校里,该带回家的没带,从开学到现在发生了很多次。老师形容他的桌子是百货商店,人家是要什么拿什么,他是全都拿出来摊在那里找。从小外公外婆带大的,家里的东西他哪里扔就有人在哪里捡,上学了,没人帮忙了。老师说如果按照这种情形发展下去,会影响他的逻辑性、条理性,这一下子就把我打击坏了。我还担心老师对待他的态度会让他变得没有信心。

就如我们提倡多运动强身健体,并非服用了外在的滋补药品,而是激活身体本身的能量,提高免疫能力。妈妈下午茶活动会让参与者有所发现,发现自我的潜在能力,也发现亲子教育中可为之事。当我们的着眼点不同,对孩子也会有新发现。我们还能借着别人来看到自己,孩子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我们自己,我们的行为模式和教养模式。

孩子在妈妈提醒后关掉电视,这个可以解读为他是个遵守约定的孩子。从这件事情里,妈妈可以拎出他一个优点,叫遵守约定,但这个律还算是他律。因为是妈妈要求15分钟,有一个外在的东西在约束他,譬如闹钟过15分钟响了或是妈妈提醒他了,他才紧跟着行动。但这个他律是自律的基础,在他学习和外部规则合作的过程中他会产生规则感,并且,还会因此为自己获得益处,比如及时关掉电视能保护眼睛、得到家长的赞扬、有时间做其他的事情。这些益处有的孩子自然了解,有的则需要家长教导。

自律和他律最大的相同点是指向相同,都是律己,最大的不同是规则发源地不同。从他律到自律这个过程,需要父母渐渐地将自己的角色弱化,转而去强化规则本身的内容、规则的意义以及孩子遵守规则获得的益处。这样,他律的“他”渐渐地转化成自律的“自”。教育引导是实现从他律到自律转化的一股力量,它来自父母和师长,还有一股力量来自孩子自身成长的动力,每一个个体都有想要更加自由自主的欲望。自律是一种通往自由自主的能力,孩子自律能力增强的时候也是他获得更多自主权的时候。这一点若能把握好,亲子教育会有事半功倍的效能。

家长需要了解,小学低段,他律依然唱主角,发展目标是发展自律能力。童童是一年级小学生,他需要时间学会如何去做一件事,提升自己的能力达成某个目标。这个能力包括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和抵制其他诱惑的能力。在自律形成过程中,需要一些外在的规则约束他,也需要一些外在的肯定鼓励他,两者齐头并进对他发展最有利。

学校生活为培养孩子自律和整理水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力机会。学校是一个有许多规则的地方,群体生活必须有规则和纪律来约束。同级或不同级的伙伴之间自律发展水平各有差异,互相参照激励也容易让孩子建立起相关概念,而老师的要求更是帮助孩子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老师的“预言”未必成真,但是,将它当作一个提醒确实非常有必要。老师因为接触孩子多并且往往有带不同级学生的经验,老师的推断和预判会有一定的道理。

老师将他观察到的现象反馈给家长或者孩子,只是职责,方式方法也许让家长感觉到冲击和压力。但针对某个行为而言,似乎也无可厚非。我们父母对老师的言词解读重点放在行为本身上而非孩子特质上,这样做,老师的评价对孩子是促进而非打击。老师侧重讲事实,家长侧重协助改进并让孩子感觉到希望——下个学期我努力不让老师点我的名!

童童的东西特别乱,要在相同的时间里找到那本书,他得有相当好的记性才行。妈妈是否对此好奇?当我们看见(或者是在老师提醒下发现)孩子的一个问题,父母的第一反应不是好奇孩子如何应对而是马上跳转到如何为孩子寻求一个解决方案。细细思量会发现,我们以为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实际上只是希望孩子遵从我们已经经历过并认为绝对好的模式。父母应尝试着跳出自己的模式,以孩子年龄特点来考量老师提醒的这个方面是怎么形成的。有的人做事特别严谨,性格显得刻板,也有的人思维活跃,但是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个性和表现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整理和摆放习惯是后天习得的,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只不过在场内跑的是孩子自己,父母不过是边上支招和喊加油的人,孩子作为主体,行动比技巧策略更加重要。

我们的孩子到学校是去学习和增加经历,比如整理,在家里没有机会给到他,外公外婆都会帮他整理,自然,孩子也不容易体验到被点名批评的感受。除了经历本身,还有“后处理”——孩子对这个经历的解读和看法。父母也许没法给孩子这么多经历(群体生活、许多的规则),但父母可以帮他补全对一件事情的看法,这才是影响孩子心理发展以及人格建构的重点。当学校经历和家庭引导两部分完整地结合起来,孩子的心理自然会比较健康。

与之相左的是两个极端:一是反感学校的规则,害怕规则给孩子带来压力,不信任孩子的应对能力,带着孩子逃离学校的体制教育;二是将孩子完全交给学校教育,完全依赖学校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太多孩子难以独立“消化”的经历也会阻碍孩子的心理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