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嫌父母唠叨怎么办

孩子嫌父母唠叨怎么办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是某些母亲,“唠叨家教”似乎已是一种无法抑制的习惯。从某种程度上讲,“唠叨”仅仅是我们的父母出于良好动机的一种习惯,同时也是一种因对孩子不满带来的愤怒的非故意发泄,这是对孩子感到无能为力的家长的一种心理需要。其次,长期唠叨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另外,唠叨也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与地位,使家教失效。“唠叨”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孩子的轻视,是一种低级的教育方式。

当孩子的习惯、行为不符合家长的期望和要求,或者出现某些过失时,我们很多心切的家长往往会有意无意地采用一种抱怨说教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唠叨”。成成的母亲正是这种“唠叨”家教的典型代表。在人类文明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现代的父母在“望子成龙”心态的指引下,已在不断探求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可是,我们不情愿地看到,“唠叨”,这一在传统中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家教方式,仍在很多家庭被延续。尤其是某些母亲,“唠叨家教”似乎已是一种无法抑制的习惯。

我们的家长初衷或许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期望通过自己苦口婆心的说教,孩子能够按照家长或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唠叨”仅仅是我们的父母出于良好动机的一种习惯,同时也是一种因对孩子不满带来的愤怒的非故意发泄,这是对孩子感到无能为力的家长的一种心理需要。正在唠叨的家长的心理活动往往是这样的:孩子做错了事,我必须尖刻地指出他错在哪里,有哪些不足,这样他才会对自己的错误印象深刻,以后才不会重蹈覆辙,一错再错。

文中成成的母亲在儿子丢了文曲星之后,想到几百块钱的东西就没有了,心里的愤怒、惋惜、不平衡马上转化为对儿子的抱怨。而且这种抱怨会在自己内心找到一个很合理的理由。自己苦口婆心地数落,是为了让儿子长记性,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严重性,以后不再丢东西,养成好的习惯。然而这只是一厢情愿。我们的父母往往想不到,他们所认为的这种“一举两得”的唠叨家教会带来怎样的劣迹。

首先,父母的抱怨和唠叨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消极思维方式,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凡是唠叨,都是消极否定式的语言,诸如:“你这孩子真是不听话,不懂事……”,“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还犯这样的错误,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孩子长期在这样消极语言的暗示下,不能形成对自己的正确客观的评价,无法建立人生自信。以至于以后面对人生困难时,会感到无能为力,习惯用消极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而缺少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习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孩子的消极思维产生的后遗症是相当危险的。

其次,长期唠叨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任何父母在采用“唠叨家教”的方式时都会发现,孩子的眼神起初是惊异,然后是疑惑,再之后是冷漠——这时孩子已决定关闭自己的心扉,同时心中的对抗情绪在慢慢滋生。没有一个孩子会愿意和唠叨的父母作坦诚的交流,抱怨的语言会使父母与孩子之间出现隔阂。

另外,唠叨也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与地位,使家教失效。“唠叨”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孩子的轻视,是一种低级的教育方式。孩子觉得父母没有将他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他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他自然也就不会去尊重或敬仰一个絮絮叨叨、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却给他带来不舒服感觉的人,即使您是他的父亲或母亲。一旦孩子对家长的权威产生了怀疑,您的家教也就失去了效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