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长要重视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家长要重视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许多家长侧重于让孩子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对孩子在道德行为上的教育,这种教育是片面的、有缺失的。有的家长提供给孩子的物质条件有余,而思想道德教育不足。有的家长忽视了对孩子进行艰苦奋斗和自立自强的教育,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团结同学、礼貌待人、奉公守法的道德教育。

4.家长要重视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我国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家庭是人们最早接受道德教育的地方,在家庭中父母不仅有抚养子女的义务,而且有教育子女的责任。除了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科学文化常识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孩子进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父母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通过各种深入浅出的方法,对子女进行道德启蒙教育,教会他们做人的常识,使他们在社会上与他人和睦相处,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对具体事情的分析,讲明事理,引导子女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家风。现在家庭的孩子少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尽快成长,很早就给孩子进行教育投资。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许多家长侧重于让孩子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对孩子在道德行为上的教育,这种教育是片面的、有缺失的。家长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要教育孩子树立远大理想,能够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愿意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积极向上的良好愿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孩子的人生理想、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在这方面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

要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道德认知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人们对道德问题的认识,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才能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才能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行为。行为选择能力表现为人们对客观环境的改造和利用,以及对自我心理的调控能力。

家长要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教育作用。孩子总是通过父母的言行来观察、理解和认识社会,尤其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如果大人处理不好家庭关系,夫妻反目、婆媳相嫌、姑嫂争吵,孩子势必会受到不良的影响。“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世界上许多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表明,父母的人品、对孩子的态度和抚养、教育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这种影响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我们应该努力使这种影响成为积极的因素。

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家庭教育也应有一定的针对性。有的家长提供给孩子的物质条件有余,而思想道德教育不足。有的家长忽视了对孩子进行艰苦奋斗和自立自强的教育,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团结同学、礼貌待人、奉公守法的道德教育。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娇生惯养、好逸恶劳、不合群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家长应结合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在促进孩子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同时,更要着重培养其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的道德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