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调校”孩子,让他不灰心

“调校”孩子,让他不灰心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好,我们有一个很好的例子——糖糖的故事。妈妈抬头一看,原来糖糖自己旋开了后盖,倒出了四枚纽扣电池,现在放不回去了。糖糖做出认错的样子:“妈妈,我以后再不这样子了。”这时妈妈叫糖糖把电池拿了过来,并告诉了她装电池的方法,然后又把电池拆了,给糖糖。糖糖依言而行,但灯没亮。妈妈没办法,最后,还是自己动手帮糖糖装上了电池。

33.“调校”孩子,让他不灰心

你的孩子是否有这样的“坏毛病”:遇到“挫折”,就退缩;遇到拒绝,就哭泣。现在的独生子女,由于受家庭的影响,很多父母长辈过分溺爱孩子,不惜替孩子完成大大小小的“任务”,结果让孩子失去了许多尝试的机会,反而增长了依赖性。

一些家长遵循“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古训,总认为严格就是好的,对儿女的教育采用防范的方法,生怕儿女变坏,整天盯着、看着、跟着、说着,于是矛盾不断、冲突不断,这无疑是最坏的教育。由于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注入式教学方法的影响,导致一部分幼儿缺少勇敢精神、极容易灰心。

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受到任何伤害,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分的关爱、包办代替就会适得其反。

身边的实例

灰心的案例还真不少,好像最近的孩子,都陷入了“集体灰心”的时代。正好,我们有一个很好的例子——糖糖的故事。

一天晚上,糖糖翻出了一个小验钞灯玩,玩了一会,糖糖就说:“妈妈,怎么装不进去呀?你帮我装。”妈妈抬头一看,原来糖糖自己旋开了后盖,倒出了四枚纽扣电池,现在放不回去了。妈妈说:“干嘛又叫我帮?你自己装。”糖糖做出认错的样子:“妈妈,我以后再不这样子了。”妈妈说:“再不怎样?”“我再也不把盖子打开了。”妈妈有点生气地说:“我是希望你能自己把电池放回去,而不是老要妈妈帮忙。”

这时妈妈叫糖糖把电池拿了过来,并告诉了她装电池的方法,然后又把电池拆了,给糖糖。“来,你来装装看。”妈妈说道。糖糖依言而行,但灯没亮。没过多久糖糖又来问妈妈:“妈妈,妈妈,怎么还是不亮啊,我不想装了。”并撒娇起来,哭着嚷着,死也不弄了。妈妈没办法,最后,还是自己动手帮糖糖装上了电池。

我该怎么做

当孩子容易灰心时,该如何对待呢?学会尝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家庭中,一些父母不愿意孩子“出格”或是“犯错”,或是出现什么“闪失”,就给孩子的尝试设置了人为的障碍。如不许孩子拿碗筷,生怕孩子打碎碗,不许孩子这样,不许孩子那样,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做事缺乏独立性。

实际上,鼓励是很重要的。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尽量放开手脚让孩子多做尝试。当孩子做错时,父母在委婉地指出孩子不足的同时,更应对他取得的进步作充分肯定,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家长要珍惜孩子每次有益的尝试,以鼓励表扬为主。孩子每做好一件事,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试着让他自己来做,这样孩子自然就熟能生巧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