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我归零,为了重新起步

自我归零,为了重新起步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其次是家长督促,帮助孩子形成好习惯。大臣束手无策,后来荆州刺史陶侃出兵,花了两年时间,才平定了各地的叛乱。陶侃前前后后带兵41年,由于执法严明,办事认真,深受爱戴。安格拉·默克尔是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她在竞选中击败执政7年的上任总理施罗德,引发了国内政界的“地震”。走马上任后,默克尔又以雷厉风行的政治作风,被外界称为欧洲政坛上的又一位“铁娘子”。

第四章 培养良好的习惯——积累自己

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一种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印度的一句谚语说得好:“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习惯就像是飞驰的列车,强大的惯性力量使人无法止步。习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循环往复、无数次重复强化而成的。好的习惯是一种利人利己的坚持,坏的习惯是一种害人害己的惰性。习惯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它不但能够影响我们对待人和事物的心态,也影响到我们对人和事物的做法,更决定了我们一生的命运。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次成功的机会,多一分成功的信心。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培养良好习惯也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生活。每一个青少年都要从点滴做起,向自己的不良习惯宣战!知识、能力固然重要,但良好的习惯更能为你插上成功的翅膀。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首先要从小事着手,将大目标化成小目标,化成许许多多的阶梯式的行为,努力将小事做好。其次是家长督促,帮助孩子形成好习惯。再次就是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性格不容易改变,习惯相对而言容易改。最后,创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尤其重要。尽量多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沟通,一起看待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多鼓励,多给孩子自信,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于发现长处,耐心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不足,共同制订计划改正坏习惯。

希望家长能与老师携起手来,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磨炼他们的意志,相信孩子们一定会走向成功!

陶侃搬砖,积累自己良好的习惯

引语: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好习惯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是成功的羁绊。所以,要想成功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折不扣地去执行。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如何完成这项事业呢?拿破仑说:“最好大声地对自己说,我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要全心去实行。”革除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就像在新鲜的田地里播下希望一样。

我国东晋时期社会环境很不稳定,经常发生内乱。大臣束手无策,后来荆州刺史陶侃出兵,花了两年时间,才平定了各地的叛乱。

朝廷高官王敦得势的时候,陶侃曾是他的部下,立战功后,做了荆州刺史。有人妒忌他,在王敦面前说他坏话。他被王敦降职调到偏僻的广州。

陶侃到了广州,并没有灰心丧气。每天早晨,他把一百块砖头从书房里搬到房外;到了晚上,又把砖头一沓沓运到屋里。人们看到他每天这样做感到奇怪,忍不住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陶侃严肃地说:“我虽然身在南方,但心里想的是收复中原。如果闲散惯了,将来国家需要我的时候,还怎么能担当重任呢?所以,我每天这样练练筋骨。”

王敦失去权势后,朝廷把陶侃提升为征西大将军兼荆州刺史。荆州的百姓听到陶侃回来,都高兴得互相庆贺。

官虽然做得大了,可陶侃仍十分小心谨慎。荆州衙门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要亲自检查,从不放松。他常常对部下说:“大禹是个圣人,还爱惜每一寸光阴。像我们这种普通人,论智慧和能力,都跟大禹差得很远,更应该爱惜每一分光阴,怎能贪图安逸。如果活着对国家没有贡献,死了没有留下什么好名誉,那不是自暴自弃吗?”

部下中有些官吏,喜欢喝酒赌博,往往因此误了公事。陶侃非常生气,吩咐手下把酒器和赌具都收起来,一股脑儿扔到江里去,还把那些官吏鞭打了一顿。大家都吓得不敢再赌博喝酒了。

有一次,陶侃到郊外去视察,看见一个人一面走一面随手摘了一把没有成熟的稻穗,拿在手里玩弄。陶侃叫住他问:“你拔了这棵稻子,干什么用?”那人说:“没有什么,顺手拔一点玩玩罢了。”

陶侃听了,勃然大怒:“你自己不耕种,还无缘无故毁坏人家的庄稼,真是岂有此理!”他命令兵士把那人捆绑起来,狠狠地鞭打了一顿,才把他放了。人们听到刺史这样保护庄稼,种田就更勤快了,荆州也渐渐富裕起来。

荆州地处长江边上。官府造船,常常留下许多木屑和竹头。要是在别人手里,不是打扫掉,就是烧了。但是陶侃却吩咐人收拾起来,收藏在仓库里。人们见了,不懂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也没敢问。

后来,有一次新春过节,荆州的官员都到官府来拜见陶侃。恰好前几天下了几场大雪,天气放晴,积雪融化后,大厅前面又湿又滑,不好走路。陶侃就吩咐官吏,把仓库里的木屑拿出来铺地,这样,走路就再不怕滑了。又有一次,东晋水军造一批战船需要竹钉。陶侃又叫人把收藏起来的竹头拿出来去做竹钉。此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佩服他考虑周到。

陶侃前前后后带兵41年,由于执法严明,办事认真,深受爱戴。据说,在他管辖的地方,社会秩序安定,真做到了“路不拾遗”!

启示:同一个行为坚持重复21天就可以形成习惯,当某种行为成为习惯的时候,你就会喜欢去做。而一旦喜欢,就愿意经常去做。这是人的天性。当你经常去做时,这种习惯就已经养成了。

请家长郑重地教孩子说:“今天是我新生命的开始,没有人能阻止我的成长。我不能一天不读书。因为,损失了就再也没办法补救了,我也不会找别的事情来代替,因为好习惯相对于将要属于我的那些快乐而言,不过是一点微笑的代价而已。”今天,你的旧貌已随风而逝,你要在众人面前昂首阔步,因为,你是一个拥有新生命的人。

困难面前,再往前迈一步

引语: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取得的成绩往往取决于性格上的伟大。”而构成性格的,正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好习惯。好习惯越多,能力就越强。好的习惯将为人生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有人说,人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思想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行为,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习惯,会有品德的收获。我坚信,只要每一个人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就一定会最终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塑造美好人生。

安格拉·默克尔是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她在竞选中击败执政7年的上任总理施罗德,引发了国内政界的“地震”。走马上任后,默克尔又以雷厉风行的政治作风,被外界称为欧洲政坛上的又一位“铁娘子”。

默克尔在东德长大,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神学院院长,他对孩子的要求很严,希望他们能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默克尔没辜负父亲的厚望,学习勤奋,很早就显露出科学方面的天赋,但因为对运动不擅长,默克尔在同学中显得有些沉默寡言。她不善交际,似乎总是埋头于书本,经常被同学们忽略,还得了个“小灰鼠”的外号。

其实在童年,默克尔就对下楼梯和下坡心存恐惧,她认为一旦涉及运动,自己就完全变成白痴,别人天生会做的事,自己却要先在心里想象和练习,这种想法让她感觉很糟糕。但默克尔的父亲不厌其烦地给女儿讲解怎样下坡,不断地鼓励她,再往前迈一步。

在父亲的鼓励下,默克尔渐渐尝试战胜自己的胆怯。12岁时,体育课上老师要求练习跳水。站在3米的跳台上,对运动的恐惧又包围了她,但她颤抖的小腿最终还是向前迈了一步,然后闭着眼睛跳了下去。游上岸后,同学们对这个“小灰鼠”报以热烈的掌声,旁边有小伙伴问她:“安格拉,你是怎么战胜自己的胆怯的?”默克尔用还有点发颤的声音说:“我想起爸爸说过,在困难的时候,闭着眼睛也要往前迈一步。”

此后,默克尔在学业上一直进步很快,两次参加“华约”国家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并在32岁时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与此同时,她对政治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并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创造了政坛的辉煌。

竞选成功后,有记者问默克尔,如何能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坚持到最后并取得胜利,默克尔笑了,她说自己想起了小时候的那次跳水。“我要好好感谢我的父亲,因为他在我面对困难时都会说这么一句话:‘当你在烦恼事情没有进展时,请不要停下你也许发抖的双脚,请你再往前迈一步,只要一步。’这样的良好习惯支撑着我走到了今天。”

启示: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遇到挑战,有的人在挑战面前退缩了,有的人却仍然往前迈了一步。这代表信心和勇气的一步,往往就能带来一片全新的天地。

世上的事往往一纸两面,一种遇事不放弃的习惯一旦形成了,那遇到任何事情都不会惧怕失败了。其实失败的人只是输给了信心,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最终是要失败的。成功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呼吸到的空气,它需要养成自信的良好习惯。

对于青少年来说,无论是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轻易说放弃,要对未来有憧憬并勇敢地向成功迈进!学会对自己说:“我成功,因为我绝不轻易说放弃。”

沉得住气,才能成大器

引语:为人处世,沉住气者才能成大器。如果你想有所成就,想让经手的事顺利达成,就必须沉住气,而要做到沉住气,就先要学会“忍”。

“忍”字常被人说是“心字头上一把刀”,试想,刀子放在心上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忍的呢?忍字的解释就是忍耐、忍让。做事,要学会忍耐,能“忍”的人,必定胸襟坦荡,方能成就大事。

因此,凡事要沉住气,沉住气才能有更多了解详情的机会;沉住气才能避免让自己陷入尴尬;沉住气才能避免犯更多的错,才能留给自己上升的空间。求胜心切、急于求成,只会让你事倍功半。

有一位年轻人,从小就喜欢钻研生物知识,对昆虫类的小动物尤其感兴趣。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只蚕蛹,因为一直很想知道那些飞蛾是如何从蛹里爬出来的,又是怎么飞起来的,于是,他把蚕蛹带回家放到一个盒子里仔细观察。

几天后,蚕蛹从上到下现出一道裂痕,他甚至能看见里面刚成形的小蚕蛾正使劲挣扎。又过了几天,裂缝越来越大,蚕蛾挣扎得似乎也越来越厉害,却怎么也出不来。看到蚕蛾这么辛苦,他有些不耐烦,也有些不忍心,于是,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出一个大洞,蚕蛾很快就出来了。

年轻人兴奋极了,不仅亲眼看见化蛹为蝶的过程,还帮了蚕蛾一个大忙。但他很快就发现,蚕蛾虽然出来了,翅膀却有些疲软而臃肿,怎么也飞不起来。

他问了学生物的叔叔才知道,原来,每只蚕蛾都要忍受缓慢破茧这道程序才能真正成蝶。那些没有完全靠自己的力量爬出来的蚕蛾,翅膀的支撑力量不够,无论时间过了多久,翅膀依然没有办法继续长到应有的强度,所以只能做一只不能飞的“爬蛾”了。欲速则不达,故事里的年轻人,因为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而害了这只蚕蛾。

做任何工作时,“忍”都是成事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尤其是做大事的人,更要沉住气,不能急于求成。

启示:“沉住气”是聪明人自我勉励的座右铭,并非老练世故、老谋深算者的处世哲学,而是对任何人都适用的生存智慧,尤其是想在职场中大展身手、想搭乘职场顺风车的人必须遵守的法则。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领悟并好好运用这帖处世良方,那么处在任何环境都不难适应,面对再复杂的人际关系也能游刃有余。

沉住气,才能规避风险,拥抱成功。因此,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从多方面锻炼自己“忍”的意志力。

首先要认清自己的“位置”:一个人在日常工作中会扮演多种角色,确认自己的位置,安守角色,不合时宜的毛躁就会少很多,就会多几分成熟和稳重。

其次有目的性地磨炼“忍”的意志力:沉不住气者最明显的行为就是心浮气躁。在生活和学习中,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措施,有目的、有计划地改掉自己浮躁的坏习惯。

猴子摘玉米,良好习惯的养成

引语:让孩子健康成长,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爬山时,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就能够爬到山顶。同理,我们干任何事情,只要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良好习惯,就会取得成功。

恒心和毅力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另外,孩子做事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所以在培养孩子恒心和毅力的过程中,父母还要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如果父母做事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要想培养出有恒心和毅力的孩子是很难的。

因对新目标的一时兴起而放弃手上即将完成的任务,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可称赞的,且美其名曰“人总要有新追求、新目标”,但却忘了最重要的一环——进军新目标的重要前提是眼前目标的完美完成。

大山里,住着猴妈妈和猴儿子皮皮。为了寻找食物,它们经常下山。

一天,皮皮和妈妈一起下山摘玉米。它们走到一块玉米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皮皮就掰了一个,满怀欣喜地扛着往前走。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村边,看到一棵高大的桃树结满了又红又大的桃子,于是,皮皮赶紧跑到树下,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皮皮怀里抱着一个个硕大的桃子,心里这个美呀!刚走了没几步,皮皮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于是,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皮皮抱着大西瓜往回走,一只小白兔蹦蹦跳跳经过,煞是可爱,于是皮皮就扔下西瓜追兔子。小白兔跑进树林里不见了,西瓜也不知被谁吃得只剩下一堆皮,忙忙火火的皮皮一脚踩在西瓜皮上,差点儿摔了个嘴啃泥。最终,皮皮只好空着手回家。

几年过去了,已经当上爸爸的皮皮回忆起自己第一次下山的光景,深感惭愧。今天,它要带着儿子贝贝下山去储备秋天的粮食,它要让儿子吸取自己当年的教训。到了山下,还是那片玉米田,皮皮和儿子一起摘了一袋玉米扛回家。

途中,走到那棵桃树下,贝贝扔掉手中的玉米纵身跳了上去,刚摘没几个就被爸爸叫了下来。吃完桃子后,爸爸一脸严肃地跟儿子说:“在一件事没做完之前,不要想着去做下一件事,否则,会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事都做不成。我们先把玉米送回家,等一会儿再来摘桃子,然后去摘西瓜,那样,我们就收获颇丰了。”

贝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跟着爸爸一起摘桃子,摘西瓜,这个夏末它们储备的食物非常丰富。

其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也犯会同样的毛病,总觉得已经到手的不是最好的,凡是遇见的都想抓住,创造一个奇迹。

启示:家长应告诉孩子,作为当代少年,不妨也想一想,自己是应像小时候的皮皮不断为追求新目标而扔掉原目标,还是像长大后的皮皮那样,把最先的目标完成后,再向新目标挺进呢?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孩子做事虎头蛇尾,一开始决心很大,干劲很足,但是只有三分钟热情。这种孩子意志品质的优势体现在确定目标、确定行动阶段,而弱点在于坚持性和自制力上。对待这样的孩子,在确定目标之后,要打预防针,提醒他一旦干起来,就要克服困难坚持下去。在行动过程中,则要帮助孩子正视困难,克服困难,加大自我管理的力度,不断地激励他。在接近目标时,尤其要讲“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经过几次这样的过程,孩子做事半途而废的毛病就会得到扭转。

自我归零,为了重新起步

引语:归零的心态就是一切从头再来,就像大海一样把自己放在最低点,来吸纳百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句话说:谦虚是人类最大的成就,谦虚让你得到尊重。

能不断把成就归零的人,不但清除了成就带来的满足和得意,也清除了懒惰、嫉妒等心灵的尘埃,鞭策自己不断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罗伊·格劳伯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物理学教授,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被称为“量子光学之父”。凭借在量子光学方面的杰出贡献,当他年近70岁时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提名,但这个代表至高荣誉的奖项却在最后关头与他失之交臂。

此后一年,格劳伯都陷入自我怀疑的迷茫之中,怀疑自己的研究成果不能获得世人认可。这种不自信和迷惑对一个研究人员来说是致命的,使得他不能像以往那样全神贯注。

不仅如此,格劳伯渐渐进入一种怀疑自我的状态,他开始反复多次向助手询问同一个问题,让人怀疑他是否糊涂了。

就在格劳伯深陷自疑迷思而苦不堪言时,哈佛大学创办的幽默科学杂志《不可能的研究纪录》盛邀他前去参加“伊格诺贝尔奖”(搞笑诺贝尔奖)活动。

到了活动现场,见到很多老朋友的格劳伯,先前的抑郁一扫而光,和大家一起大喊大叫、畅所欲言。然而,当他听到有人谈到想走上瑞典诺贝尔颁奖台,领取真的诺贝尔奖时,他的心又开始像针扎一样地刺痛。

“颁奖典礼”结束后,所有人都离开了会场,只有格劳伯一个人呆呆地坐在椅子上,满脑子都是那次瑞典之行和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情景。一个人待了数分钟后,看到台上过于脏乱,格劳伯不自觉地拿起墙角的扫把一下一下清扫起会场来。

看到慢慢聚集在一起的纸屑,格劳伯的心瞬间恢复了平静,就像回到刚涉及量子光学时一样。那时的他,没有任何的研究成果,一心只想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伟大的功绩,整日不顾一切地向前冲。现在,却为了沽名钓誉而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从会场出来的格劳伯直接到研究室,开始迈向人生成功的第二阶段。此后,每年一次“伊格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上,都能看到格劳伯带着簸箕在台上扫地的身影,有时甚至从颁奖典礼刚开始时就清扫,直至2005年,他整整当了11年的“清洁工”。

2005年底,已经80岁的格劳伯终因量子光学的伟大成就,站在了瑞典诺贝尔领奖台上,所有人都认为在以后的伊格诺贝尔颁奖典礼上再也看不到格劳伯了。然而,这一年的颁奖典礼上,格劳伯依然拿着扫把站在台上。

两年后,当所有人都劝他放下手中的扫把时,他依然固执己见:“我会紧紧握住它直到生命的尽头,因为它能时时刻刻提醒我自我归零,避免因沾沾自喜而停滞不前!”

一个房间长久不住、无人打扫就会积起厚厚的灰尘,一个人的心灵也会在全然不知中埋入一丝怨恨、稍许懒惰、一些嫉妒……种种微粒的“尘屑”都会悄无声息地渐渐堆积。当你的思想陷入迷茫时,不妨把这些垃圾清扫一下,这样,才能走出困惑,冲向更多的成功。

启示:作为当代的年轻人,如果想获得成功,想在某一领域所向披靡,就要在自己人生的各阶段中不断归零,一步一步走,一步一步清,清除自己的负重,走出自己的轨迹,也只有不断归零,才能一次又一次攀登事业巅峰,取得长久的辉煌。

塞斯的密码,成功在于尝试

引语:人生一世,漫漫旅途上会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出现,但却不一定都能抓到,尽管有些机会在我们身边逗留很长时间,我们依然有可能视而不见。机会总会垂青于那些从不抱怨、时刻准备抓住机会并积极努力的人。

认识机遇、抓住机遇对一个人来说,尤其重要。聪明人总是沿着大路行走,在变动不已的大千世界里四处寻找可以转化为运气的东西。这东西就是机遇。如果找不到,他们就去创造机遇。机遇总是喜欢和有准备、有头脑、善于创造的智者握手。只要我们随时作好准备,就会大大增加交好运的机会。

塞斯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的一名出色推销员,凭着高超的推销技巧,叩开了无数经销商森严壁垒的大门,被誉为“金球推销员”。所谓“金球”,并非借鉴电影界的“金球奖”,而是因为篮球运动是由塞斯所在城市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的体育教师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诞生一百多年来,靠其趣味性、健身价值和教育理念,风靡世界各大洲。塞斯获得“金球”美誉,当是无上光荣的。细心人也许会问,塞斯为什么会如此成功?

有一天,塞斯路过一家商场。像往常一样,他进门后先和售货员一番寒暄。这在塞斯看来非常重要,因为通过闲聊可以了解到商场的经营状况、人员信息和发展目标,这样就可以有备无患地与商场经理洽谈。

售货员告诉塞斯,这家商场地处黄金宝地,每天顾客络绎不绝,自商场建立五十多年来,从未亏损过。塞斯非常兴奋,他觉得能把自己的产品推销给他们,因为这家商场各项条件都不错。

当塞斯见到商场经理路易斯,向他说明来意后,路易斯一口拒绝。他直言不讳地说:“如果进了你的货,我们会亏损的。”塞斯岂肯罢休,他动用了各种技巧试图说服路易斯,但任凭磨破嘴皮都无济于事,塞斯只好十分沮丧地离开了。

在返回的路上,塞斯想:路易斯为什么会拒绝?自己的产品是适合他们的,他没有拒绝的理由啊?刚才路易斯态度强硬,或许是他一时心情不好,或许是因为上门推销的人员太多,或许是自己的话路易斯没有听进去?塞斯觉得有必要向路易斯继续推销,他驾着车在街上溜达了几圈后便重返商场。当他走到商场经理办公室时,路易斯满面堆笑地迎上前,不等塞斯多说,路易斯立刻决定订购一批产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喜讯来得太突然了。塞斯问路易斯为什么现在同意而一小时之前拒绝呢?路易斯笑嘻嘻地道出了原由。他告诉塞斯,由于商场红红火火,每天前来推销的人员很多,并且每个人都说得冠冕堂皇。对待这些推销人员,路易斯就是一句简单的拒绝之语。说完这些,路易斯数了数桌上各个推销员送来的名片,然后笑容满面地说:“加上你的名片,一共126张,这就是今年以来向我推销的人数。”

塞斯也笑了。他再三感谢,打算起身告辞时,路易斯说:“忘了告诉你,这126人当中,只有你一人在被我拒绝后又重新回到商场来。或许你的坚持感染了我,但我断定,你推销的产品肯定是物美价廉、产销对路的,要不然你没有返回继续推销的气魄。”

在126人中,125位放弃,1位返回继续推销。这个比例,或许就是塞斯成功的密码。

启示:人生路上,总有第一次。“不要轻易说放弃”,对于失败的人来说,是神丹妙药;对于成功的人来说,意义更深了,它会使人更加努力,争取向上,永不放弃。

成功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呼吸到的空气,它需要自信心,正如居里夫人说的:“成功的秘诀是要有恒心和自信心,尤其是自信心。”失败的人从来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在事实面前,他们表现出来的是退缩不前,永远因“不可能”而告终。他们不知道,当面对困难时,轻易说“放弃”的时候,他们已经失败了。生活就是这样子,往往在不经意中就把事情交给了失败。

陋习,小和尚的剃头刀

引语:人生旅途中,要逐渐养成以下几种好习惯,它将使我们受用终生,那就是诚实守信、敬业乐业、守时遵纪、自制自律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习惯,积极思维、独立思考、遇事冷静的思维习惯,不断学习、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对坏习惯的戒除。常言道,不破不立,我们只有克服掉种种坏习惯,好习惯才能真正养成。

作为当代的青少年,在为人处世中,一定要克服掉拖延迟到、吊儿郎当的散漫习性,这一点在今后人生成长中显得尤为关键。

古时候寺庙里有一位小和尚,在出家当和尚之前就有丢三落四的毛病。进入寺庙之后,方丈师父和师兄弟们不停地提醒、告诫他,可是他自己却不当回事,就这样他一直没有改掉这个毛病。

每天除了诵经念佛、打扫寺院、提水砍柴之外,小和尚也想和师兄一样学门手艺,为的是以后有一个好出路。于是方丈师父就安排小和尚学习剃头,因为与其他手艺比起来,这门手艺不是很难学,况且以后一旦离开寺庙,他还可以养活自己。

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小和尚认为这是一门简单易学的手艺,就不再向师父学习。师父却告诉他:“剃头不是仅仅学习一些基本方法就能行的,你要想掌握好这门技艺,就必须每天拿一个冬瓜来练习,直到在冬瓜上能够游刃有余地施展各种剃头方法,那才会成为一个不错的剃头匠。”

听了师父的话,小和尚就天天在冬瓜上练习基本功。几个月过去了,小和尚剃冬瓜的水平越来越高,师父见了也高兴起来。可是在一次观察时师父发现一个问题,小和尚练习剃头都是抽空进行的,每当有人叫小和尚做事的时候,他都会把剃头刀插在冬瓜上,等办完事回来以后再抽出剃头刀继续练习。

这实在是把师父吓了一大跳,于是他告诫小和尚千万不能这样做了,小和尚满口答应了。可是据师父多次观察发现,小和尚每次仍然如此。于是师父一次又一次地提醒,可他往冬瓜上插刀的习惯却没有任何改变,而且每次都对师父说:“不要紧的,这只是习惯而已。”

“只是习惯而已?”师父严肃地对小和尚说,“如果你手底下不是冬瓜,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脑袋呢?你的这种习惯是要人命的啊!”

看到师父生气的样子,小和尚安慰道:“没事的,师父,你不要担心,等到真为人剃头时我就不会这样了。”

眼看着小和尚还俗的时间就到了,临行时师父再三告诫他一定要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可这种习惯早已养成多年,更何况他自己根本就没有改掉的意识。终于,在他第一次给人剃头的时候,出事了。有人叫他递一件东西,他顺手把剃头刀插在了客人的脑袋上,好在客人没有出现生命危险,可从此他的剃头铺再也没有人光顾了。

启示:在人生的旅途上,破除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毫不夸张地说,养成好习惯可以受益终生,坏习惯却可能毁掉人的一生。我们的孩子不要以为一个小小的习惯无关紧要,其实人们正在和将要面临的许多成就或祸患就是由这些不起眼的习惯促成的。

香烟的诱惑,打破坏习惯的神秘

引语: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对你每天的起居、作息造成障碍。当你不断地为生活上微不足道的小事伤神费力时,便没有时间去思考真正该做的工作。很多好习惯都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你有心去做,一定会做到。

良好的习惯有助于自身事业的发展,克服坏习惯,更是对意志力的考查。一个人优秀的意志品格是成功的关键,所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锤炼你的意志力尤其重要。

保罗·盖蒂曾经是一个有几十年烟龄的老烟民,但是在一次出差之后,保罗·盖蒂的双手就再也没拿过香烟。每当有人在他面前说根本戒不了烟的时候,他都会说:“你就这样情愿被一支香烟打败吗?”

保罗·盖蒂清楚地记得,自己戒烟的决心就是在那次出差时被这个问题激起的。事实证明,在这场与香烟的较量中,他是胜利者。

当年的保罗·盖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烟鬼,几乎每天都要吸至少两包烟,尽管当时夫人曾经多次劝过他戒烟,但他从来就没有考虑过。那次出差到一个地方时,正降大雨,他急忙赶到旅馆住下来。半夜时分,他被一声惊雷惊醒,想抽一支烟,于是去拿床头边的烟盒,可是烟盒里却空空如也。找遍衣服的口袋和随身携带的手提箱,仍然一无所获。

此时,服务人员都休息了,要想弄到烟,只能到大街上的商店里去碰运气。这样想着,保罗·盖蒂就换上了出门的衣服,然后他又从手提箱中找出雨衣。雨衣很快穿好了,就在伸出手去开门的那一刻,他的手突然停在了那里一动也不动:“我究竟要干什么?我难道要冒着大雨深更半夜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寻找一个卖香烟的商店吗?难道仅仅一支香烟就可以这样随意地控制我吗?”然后他又问自己,“你就这样情愿被一支香烟打败吗?”“不,我绝不会被打败!”他这样回答自己。

想着想着,保罗·盖蒂收回了开门的手,脱下衣服换上睡衣,把床头的那只空烟盒扔到了垃圾筒,然后回到床上舒舒服服地睡了。在睡梦中他有一种摆脱控制的轻松感觉,甚至还有一种打胜仗的感觉。清早起来之后,保罗·盖蒂知道,自己已经战胜了一次香烟的诱惑,他打败了这种坏习惯,这真是一个颇有纪念意义的胜利。

启示:那么如何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呢?关键在于打破习惯养成的神秘感。在一些人眼里,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卓绝的努力,是不会养成好习惯的。他们害怕吃苦,害怕受挫,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因而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久而久之,便产生出一种错觉,只有成功人士才会有良好的习惯,而一般人不配谈良好习惯。其实,习惯养成与追求成功具有同样的道理。只要有意识地锻炼,每个人都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定势,被重新丢进大海的奇石

引语:“习惯”就是一点一滴,循环往复,无数重复的行为动作养成的。好的习惯、坏的习惯莫不如此,只是结果不同。

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是出自习惯的支配。可以说,几乎在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习惯使然。我们身上好习惯与坏习惯并存,唯一能够有效改变我们生活的手段便是去改变习惯。那就是保持优良的习惯,摒弃恶俗习惯的过程。

古埃及,传说在某个大海边有一块可以使人们得到无穷财富的奇石,但是谁也不知道这块奇石具有怎样的特征,更不知道应该到哪里才能寻找到这块奇石。所以长期以来,虽然人们对这个传说深信不疑,却只能在无可奈何中任由它安静地躺在某个大海边。

有一个人从一生下来就很穷,没有什么本事的他只能从人们扔掉的垃圾中寻找一些可用的东西,有时可以从垃圾中找到一些东西卖点钱。一次,发现了一本非常破旧的书,他正需要纸卷烟抽,于是就把这本书带回了家。当他撕开书的一页纸时,感觉手中的那页纸与其他的纸不同——更厚、更重。在一把破剪刀的帮助下,他很快就找到了藏在书页里的一件十分有趣的东西:一张薄薄的羊皮纸,羊皮纸上面写着点石成金的秘密。在黑海边有一块奇怪的小石头,只要随身带着这块小石头,就可以把自己遇见的所有普通石头都变成金子。这块小石头就是古埃及传说中的那块奇石,奇石的外观跟海边成千上万的石头没什么两样,但是它摸起来却是温热的,而被海水浸过的普通石头摸起来则是冰凉的。

无意中得到点石成金秘密的穷人兴奋极了,很快就带着简单的行囊,朝黑海边走去。经过了长达一年的风餐露宿,终于来到了黑海岸边,开始寻找传说中的那块奇石。他把自己遇到的石头捡起来之后又随手扔到了海边。慢慢地,他发现,这样下去很难区别哪些石头已经被捡起、哪些石头还没有摸过,很可能重复地捡到已经摸过的石头。长此下去,工作效率就会大大降低,而且摸到奇石的几率也会因此而减少。为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他决定改变一种方式来寻找奇石。以后每当捡起一块冰凉的普通石头时,他就用力向海里扔去,然后再弯下腰捡那些没有摸过的石头。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冰凉的普通石头一块一块地从他的手中抛向大海。一个月过去了,一个季度过去了,一年过去了……寒来暑往,转眼他已经在黑海边度过了无数个春秋,在他捡起的石头中始终没有一块是羊皮书中所说的“摸在手里温热的奇石”。多年以来他一直不停地重复着这样的动作:弯腰捡石头,用力扔向海中,再弯腰去捡海边没有摸过的石头。这样的动作虽然机械而无聊,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气馁过,他总是希望自己下一次摸在手中的石头是温热的,他相信自己终究会成为拥有无数财富的大富翁。

捡石头、扔石头的动作已经被他练到了十分熟练的程度,随着经验的丰富,他后来几乎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去捡石头、扔石头了。一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草草地吃了一些东西之后就去捡石头,当他不经意地捡起一块石头时,感觉到这块石头是温热的!他迅速反应过来,这就是他多年以来一直想要得到的奇石,可是就在他反应过来的同时却发现,那块奇石已经被他习惯性地扔到了海里,因为他往海里扔石头的动作太具习惯性了,以至于他还没来得及反应,那块载着他一生梦想的奇石就被扔到了海里。

启示:习惯是如此顽强,它一旦形成,就会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根深蒂固地存在着,而且还会经常左右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有时人们一生都在追求的东西,可能就是因自己不经意的习惯而破灭。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轻视那些平常不为自己所注意的习惯。

坚持——战胜残疾的巴雷尼

引语:宝剑之所以锋利是因为被反复磨砺,梅花之所以清香是因为经受了严寒的激励。其实人也是这样的,凡在历史上有作为的人,都是在逆境中磨炼出来的。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列别捷夫说得好:“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逆境就好比是一块石头,它是弱者的绊脚石,让他寸步难行。对于强者来说,它是垫脚石,能够磨炼人的意志和忍耐力,从而使你站得更稳、更高,创造出新的自我,从而获得人生的灿烂辉煌。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的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启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面对许多挫折,需要不断地战胜自己,不断地克服困难,才能度过艰难的时期。有的人从困境中走了出来,找到了光明的未来;有的人陷入困境,自暴自弃,无法自拔。其实,成功的人只是把逆境变成了磨砺自己的一片土壤,才得以走出困境。

生活本身的并不美好就在于它常常会制造悲剧,而生活本身的美好也在于它常常制造悲剧。人若是没有了悲哀,也就不会有欢乐;没有了痛苦,也就不会有甜美;没有了失败,也就不会有成功。所以教育孩子,请正确地看待逆境吧,学会在逆境中反思自己,从而走出逆境,超越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