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吐纳导引,揭示六字诀的养生秘诀

吐纳导引,揭示六字诀的养生秘诀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六字诀一直受人推崇呢?“养气功六字诀”最为主要的一个应用就是发声法。不过这也可能与被测试者大都是六字诀的初学者有关吧,他们的发声用力状况和评价方法都不尽相同。基于气功养生的基本原则和六字诀中强调的呼吸要深长细柔来看,主要是“腹式呼吸”,同时以肚脐为中心,缓慢配合升降开合动作。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六字诀一直受人推崇呢?答案就是它独一无二的养生功效。长期练习六字诀有什么神奇效果呢?这就是本节所要讲述的内容了。

在传统的六字文献中,无一例外地都强调了吐纳和呼吸的重要性。吐纳法强调用鼻吸口呼,要求匀细柔长。

但是关于吐气时是否应该出声,各方面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陶弘景在他的《养性延命录》中提出了“气声逐字”,即要求在练习过程中发出声音,而孙思邈也是基本上按照陶弘景的主张进行延伸和发展的。到了唐代胡惜以后,绝大多数的文献都认为呼吸时,都应该做到“耳不得闻其声”。其中,对这个论述最详细的就是宋代邹朴庵,他在《寿亲养老新书》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中详细地说明了这点。“养气功六字诀”最为主要的一个应用就是发声法。他认为,在临床上,发声比不发声的收效要快很多;只有在练习过程中发声,才能够使得宫、商、角、徵、羽得以区分,更好地配合五脏,有效地治疗疾病,并将其称之为“风呼吸”。但与此同时,他在书中也要求初学者练习六字诀的时候一定要发出声音,这样就非常有利于初学者保持气息的通畅和正确掌握口型;等到掌握了正确的口型、腹式呼吸逐渐练习熟练了,自然就会发现呼吸变得深长……当真气调动起来以后,自然而然就会不出声了。

有一部分人认为,陶弘景和孙思邈所倡导的吐气出声法主要是用在治疗疾病方面,而后世盛行的“吐气无声”,是将治病与养生结合在了一起,并逐渐向养生的方面转化。古代六字诀常被人们称为“六字气”“六气诀”或“六字气诀”,这也就进一步地向人们说明,在练习时一定要注意气息的调节,而不是一定要将是否出声放在关键的地位上。发声的过程,是一个气息由缓慢变急促、由清新变混浊的表现,从中医的观点来看,它主要偏重于泻法的作用。

另外,练习时出声与否和相配合的动作及导引的动作特性密切相关。对于那些动作强劲有力、转折停顿明显的,很自然地就应该以出声为好,这就好比武术家对六字诀等声法的运用;而那些相对平静或动作舒缓、圆转自然的动作,就应该选择不出声。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加以区别对待,辨证施功。

“健身气功·六字诀”根据练习者的不同情况有不同的要求,总体而言,大的要求就是“吐气不出声”。在六字诀中,有关人员还对“呼”字的不同状态和对练功人群平均肌力的影响做了一次详细的调查,结果显示:单纯的读字出声和读字相比较,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在握力平均值这一方面,出声组要远远高于不出声组。不过这也可能与被测试者大都是六字诀的初学者有关吧,他们的发声用力状况和评价方法都不尽相同。

在过去的关于六字诀的文献中,大都提到了呼吸法,主要集中在“鼻吸口吐”、吐气有声或无声上,而对于呼吸的方法却没有一个详尽的论述。基于气功养生的基本原则和六字诀中强调的呼吸要深长细柔来看,主要是“腹式呼吸”,同时以肚脐为中心,缓慢配合升降开合动作。这样就需要练习者将动作的开合与内气的呼吸开合进行协调和融合,通过深入地调动人体内气,使之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