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杜鹃花的毒性和危害

杜鹃花的毒性和危害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杜鹃花科有毒植物甚多,我国约9属100种以上,其中杜鹃花属的有毒种类最多,而且不少为我国所特有。杜鹃花科植物剧毒种类较多,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杜鹃花科植物的成分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成分的分离、结构鉴定和毒理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己确定的重要有毒成分是四环二萜毒素,在所分出的有毒成分中,绝大多数内属于这种结构类型。杜鹃花科植物毒素对鼠类的急性毒性见表1-4。
杜鹃花科_中国灭鼠植物及其

第二十八节 杜鹃花科Ericaceae

本科约54属1700余种,分布极广,主产于南、北半球的温带和北半球的亚寒带。我国分布较多,约15属550余种,以西南山区为中心,遍布全国。杜鹃花科有毒植物甚多,我国约9属100种以上,其中杜鹃花属的有毒种类最多,而且不少为我国所特有。

我国古代的药学专著中早已记载过本科植物的毒性,东汉(公元五年)《神农本草经》中将“羊踯躅”列为大毒“下品”药物。明《本草纲目》详细地记载了它的毒性:“花、根、叶有大毒。羊食其叶,踯躅而死,曾有人以其根入酒饮,遂至于毙也”。在南方农村己用作杀虫农药。

杜鹃花科植物剧毒种类较多,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人、畜常见中毒症状有流涎、呕吐、腹痛、腹泻、心跳缓慢、头晕、呼吸困难、肢端麻痹和运动失调,严重中毒时还出现角弓反张、昏睡,因呼吸抑制而死亡(陈冀胜等,1987)。

杜鹃花科植物的成分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成分的分离、结构鉴定和毒理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己确定的重要有毒成分是四环二萜毒素,在所分出的有毒成分中,绝大多数内属于这种结构类型。它们毒性大、数量多、分布广泛,还特别集中于某些属或种,并且仅为本科所有,是一类很有特色的天然高毒性化合物。也是本科植物化学分类学的一个很有价值的信息。此外,其他成分还有挥发油、黄酮、三萜、酚类和鞣质等。杜鹃花科植物毒素对鼠类的急性毒性见表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