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夏季糖尿病患者的情志养生

夏季糖尿病患者的情志养生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使蜗居水泥森林,手摇蒲扇,烦嚣闷蒸,大汗淋漓,依然以一颗平常心平静面对,自然可以从中领悟到别人没有的乐趣。而在这里我们要谈的关于养身养心的命题中,我们认为“生命在于静止”更有利于达到人类健康长寿的目的。因此,相对缓慢的运动和平静的心理状态才更易于身体的健康和寿命的延长。盛暑高温时心态平静,运动较少,机体产生的热量也就较小,自然就凉爽。这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情志调养,“心静自然凉”。

《黄帝内经》提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说,夏天的三个月,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各种植物大都开花结果了,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此时人们应晚睡早起,不要发怒,使阳气得到宣泄,让心中无存郁怒,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天。白居易曾作过一首诗:“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即凉。”即所谓的“心静自然凉”也。这里的“静”有清静安宁的意思,引申为心无杂念、安闲清静,指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幽居独处时的一种自然、平和的心态,体现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境界。即使蜗居水泥森林,手摇蒲扇,烦嚣闷蒸,大汗淋漓,依然以一颗平常心平静面对,自然可以从中领悟到别人没有的乐趣。《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王冰这样注疏说:“恬淡虚无,静也,法道清静,精气内持,故其气从,邪不能为害。”恬淡虚无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也就是精神状态要力求静笃,体内的精、气就能保持健康,息心宁神,人体就能抗拒外界或内部的病邪,邪不能为害于人体,怎能不长寿呢?比起“生命在于静止”,有句话更著名——“生命在于运动”,这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提出的关于体育哲学运动观和生命观的重要命题,是从哲学角度阐述生命运动是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而在这里我们要谈的关于养身养心的命题中,我们认为“生命在于静止”更有利于达到人类健康长寿的目的。举个例子有研究证明,所有哺乳动物的心脏都有其固定的搏动次数,而它们在死亡之前的心跳总数一般也都可达到近 10 亿次。老鼠死前的心跳一般都要接近 10 亿次,但它的寿命只有 850 天;而大象则有 75 年来分配如此之多的心跳数。显然,在心脏器官跳动的次数固定和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则搏动的频率越急、跳动的速度越快,心脏的疲劳程度就越高、生命结束的时间就越早。由此可见,生命这个大自然的杰作在出厂时便有一定的使用额度,既定的范围内我们要张弛有度才能在既定的额度中相对地延长生命的长度。因此,相对缓慢的运动和平静的心理状态才更易于身体的健康和寿命的延长。而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动扰阳气,气生热,热生火。盛暑高温时心态平静,运动较少,机体产生的热量也就较小,自然就凉爽。这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情志调养,“心静自然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