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老年人情绪容易起伏

为什么老年人情绪容易起伏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来讲,老年人不稳定情绪的产生既有生理因素,又有社会因素。就情绪体验的持续时间来说,由于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生的变化以及内稳态的调整能力下降,老年人的情绪一旦被激发,就不太容易恢复平静,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复原。此外,随着健康水平的下降,健康的丧失成为老年人所要面对的主要应激源之一,容易使老年人产生忧郁、焦虑和恐惧等不稳定情绪。

有的老年人每天都活得很累,吃饭时老伴炒的菜淡了点,凉的半杯茶被儿女喝了,早晨锻炼时闹了一个笑话,和一起活动的老人吵了几句嘴,本来都是“区区小事,不足挂齿”,可有的老人就是喜欢把“针鼻当磨盘”,一点点小事就把自己搞得烦躁不安、郁闷不堪。这时,老年人如果能换一种眼光看问题,提醒自己这只不过是生活中最无足轻重的插曲,不值得把精力、时间都消耗在这上面,更不值得为了争一口气,赔上自己愉快、闲适的好心情;豁达一点,心胸开阔一点,生活便可以过得潇洒起来。

不稳定情绪的产生总是有原因的。退休后的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失落感、忧郁和焦虑等消极情绪,老年人不仅要看到这些不稳定情绪对自身的危害,更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些情绪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要从不稳定情绪产生的原因入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避免受到不良情绪的侵害。一般来讲,老年人不稳定情绪的产生既有生理因素,又有社会因素。

其一是生理原因。进入老年期,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过度活动的倾向和较高的唤起水平,植物性神经系统也开始衰退,所以老年人的情绪体验比一般人要来得强烈。就情绪体验的持续时间来说,由于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生的变化以及内稳态的调整能力下降,老年人的情绪一旦被激发,就不太容易恢复平静,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复原。此外,随着健康水平的下降,健康的丧失成为老年人所要面对的主要应激源之一,容易使老年人产生忧郁、焦虑和恐惧等不稳定情绪。

其二是社会心理原因。老年人由于退休后离开了原本忙碌的工作环境,再也没法和老同事们共同活动,使老年人原有的社会人际关系不复存在;自己一手带大,曾与自己朝夕相处、甘苦同当的儿女,也一个一个成家立业、自立门户,甚至也已经为人父母,这些使老人们再难以像过去那样日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这些人际关系的丧失很容易让老年人内心感受到寂寞失落,从而导致孤独、忧郁等消极情绪。再加上要面临退休后对养老新环境的适应问题,面对全新的人际关系调整好自己,这对老年人来说并非易事,会使很多老年人的情绪产生波动。退休后大多数老年人空闲时间增多,如果平日的生活过于单调,缺乏生活情趣和文娱爱好,又不注意丰富日常生活,就会觉得生活没味,在心理上无所寄托、精神空虚。

小贴士

情绪催化剂

我们常常将情绪比作人类身心活动的催化剂,因为好的情绪可以增强我们从事一项活动的乐趣,坏的情绪则可使我们活动的乐趣消灭殆尽。普拉斯说过,“乐观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能看到一个机会;而悲观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某种忧患”。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的心情以及对待事情的态度,确实会使事情发展的方向发生截然不同的改变。《黄帝内经》中写道:“百病皆于生气”,“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所以不良情绪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如果一个老年人整日陷于不良情绪而不能自拔,那么他的身心平衡系统就会被破坏,以致无法领略生活中的美,空自蹉跎岁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