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免疫系统疾病与钙代谢的关系

免疫系统疾病与钙代谢的关系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常的免疫系统可消灭早期潜在的癌细胞。免疫系统功能可因年老或一些病毒感染等疾病而消弱,免疫反应被抑制,致使恶性肿瘤生长的机会增加。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钙代谢紊乱与红斑狼疮的发生有关。对于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同时补充钙剂,有助于纠正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皮肌炎时所致的钙代谢紊乱,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发生。
免疫系统疾病与钙代谢的关系_钙生命之源

2.10 免疫系统疾病与钙代谢的关系

人体有其自身的安全部队——免疫系统,其主要作用为巡视并保卫机体免受机体内外环境中有害物质的侵犯。新生儿因母乳中含有部分抗体而受其母亲提供的抗体保护。出生后不久,免疫即开始其毕生的工作,识别如寄生虫和细菌等入侵的致病生物体。免疫系统中的一些细胞,如B淋巴细胞和T细胞具有记忆功能,它们能对以前遇到过的任何感染迅速作出反应。正常的免疫系统可消灭早期潜在的癌细胞。免疫系统功能可因年老或一些病毒感染等疾病而消弱,免疫反应被抑制,致使恶性肿瘤生长的机会增加。免疫系统功能失调也可改为攻击其自身组织,如类风湿关节炎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就是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一些疾病。人体的免疫功能必须维持正常,才能保证人体健康。钙离子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和抗过敏、抗炎作用。

对于各种免疫性疾病,合理补充钙营养,将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

img73

图2-22 人体的免疫系统示意图

2.10.1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2.10.1.1 接触性皮肤炎

接触性皮肤炎(俗称风毒、湿毒疡)。为接触外界过敏原或刺激性物质所致。患者多有接触过敏史或刺激物史,好发于接触部位,以暴露部位多见。皮肤损伤的特点为边界十分清楚的红斑,红斑范围与致敏物形态一致,其上有大水疱、大疱糜烂或渗液,但皮损疹型完全一致,为单一发疹,甚至可有坏死。如皮炎发生在眼睑等组织疏松部位,则呈红色的局限性水肿。自觉瘙痒或热感,急性发病,去除病因后即愈。

2.10.1.2 药物性皮炎

药物性皮炎(简称药疹)多数为药物过敏所致,少数是由于药物积蓄所致的毒性反应。药疹的发病特点为:

①有明确的用药史;

②用药至发病有一定的潜伏期;

③大部分发病突然,有的伴有高热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内脏损害;

④除固定性药疹外,皮损均为对称性、全身性、广泛性,常伴有粘膜症状;

⑤有10余种类型。

2.10.2 结缔组织病

2.10.2.1 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又称为日晒疮、瘟毒发斑。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系统性疾病。多见于青年女性,常有阳光过敏史,好发于暴露部位,如双侧面颊、唇、头、耳、手足、躯干等处。

红斑狼疮在临床上分为三型:

①慢性盘状型。皮损特点为境界明显的盘状持久性浸润红斑,中央有萎缩,毛囊角栓,附以粘性鳞屑,毛细血管扩张及色素沉着或减退,如侵犯口腔粘膜易发生糜烂或溃疡。

②播散性慢性盘状型。常在慢性盘状型的基础上扩展播散而成,皮疹好发于鼻、颊、耳廓、头皮、胸、背、足趾、上肢伸展等处。皮损特点与慢性盘状型一样,就是皮损范围较广泛。少数有病侧关节酸痛,全身不适,低热等症状。

③系统性。多见于女青年,发病急,皮损为多形性、多变性、暂时性。皮损特点为略带水肿的红斑,面部呈蝴蝶状分布。发生于掌趾时,可有鲜红色斑疹或较大斑片,又似肝掌。肢端可有红斑及出血性皮肤疹,伴有脱发。常有发热、关节痛,明显的肢端静脉痉挛,可侵犯心、肾、消化道、血液等多系统。

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失调不是一成不变的。早期患者多表现为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B淋巴细胞功能增强;晚期则多表现免疫功能降低,并且患者发病时有皮疹、斑块、发热、关节痛、脱发及一个和多个脏器受损。属于中医的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五脏六腑皆受损。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钙代谢紊乱与红斑狼疮的发生有关。

对于红斑狼疮的治疗,在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同时,补充钙剂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10.2.2 硬皮病

硬皮病是一种结缔组织病。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硬化,并可伴有心、肺、肾、胃肠等脏器的损害。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在临床上可分为三型。

(1)局限性硬皮病。

片状损害可见于面部、胸部或上肢,可见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红或蜡黄色硬化斑片,周围可有紫红色晕环,触之较硬,愈后皮肤萎缩呈斑片状。带状损害常沿肢体或肋间分布,有时发生于额头部,皮损处显著凹陷。点状损害多发于躯干,呈白色萎缩斑点,触之稍硬,聚集成群或排列成条。

(2)肢端硬化症

多见于女性,初发于肢端静脉痉挛症。皮肤硬化常从手足远端开始,逐渐向四肢近端发展,活动不便,进而发生营养不良性溃疡,长期不愈。冬重夏轻。手指末端因骨质被吸收而变得短粗,同时面部(尤其口、鼻部)也变硬。

(3)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

皮肤呈实质性水肿,以后逐渐变硬,呈蜡样光泽,伴有色素增加或消退。进而皮肤附属器萎缩,贴紧骨骼,形成木板样,同时出现毛细血管扩张。患者面部皮肤发硬,缺乏表情,鼻变尖,耳变薄,嘴唇缩小,致使张口困难,眼睑不能闭合,并常伴有肢端动脉痉挛症,关节痛、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有研究表明,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补充钙剂对硬皮病的治疗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10.2.3 皮肌炎

皮肌炎(D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累及横纹肌和皮肤的弥漫性炎性疾病,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和多种皮肤损害。皮肌炎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钙有使肌肉收缩、控制水肿、解除痉挛、镇静、止痛、增强机体免疫力和保持骨骼硬度等作用,当机体缺钙引起钙代谢紊乱时,可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致使病毒感染等致病因素侵入,从而引起皮肌炎。

皮肌炎病人的主要症状是肌压痛、肌无力。累及骨骼肌时活动受限,下蹲、起立、上楼、举物、梳头都感到困难;累及咽肌时出现吞咽困难,发音困难,食道蠕动减弱,可引起食管炎、溃疡、反流等。本病在治疗过程中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而长期大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致钙代谢紊乱,使全身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及骨坏死,且伴有肌肉痉挛、抽筋和失眠等现象。

临床观察表明,皮肌炎患者每天补钙1,500~2,000毫克,1~2周后可使疼痛减轻,腿抽筋现象得以纠正,睡眠好转,失眠减轻,体力增强。坚持用药可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对于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同时补充钙剂,有助于纠正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皮肌炎时所致的钙代谢紊乱,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皮肌炎的综合治疗一定要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

2.10.3 风湿病与钙代谢的关系

2.10.3.1 风湿病

风湿病又称风湿热,是一种即常见又难治的疾病,多见于青年人。其中风湿寒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中医认为,风湿病主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风寒湿热之邪侵犯经络所致。由于风湿活动反复发生,易造成慢性心脏损害。本病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变态反应有关,寒冷、潮湿可诱发本病。

现将风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与钙代谢紊乱的关系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临床表现。

风湿痛多在春季发病,多数患者在发病前1~2周有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病史。除有发热、多汗、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和脉搏加快等一般症状外,常见的主要表现有:

①关节炎。常见于较大的关节,如膝、踝、肩、肘关节等,受累部位常呈对称性,且局部有红、肿、疼痛、发热和运动受限。风湿性关节炎的特点是游走性,即一关节症状消退后,另一关节迅速发病。治愈后不留痕迹,关节功能完全恢复。

②心内膜病。主要是由于瓣膜发炎所致。初期症状不明显,听诊时如在为心尖区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则应想到心瓣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可能,但不能仅凭此就下诊断,还须继续观察其变化。如果心尖区有舒张期杂音,则二尖瓣狭窄可以确诊。

③皮肤病变。可出现环形红斑或结节性红斑,又可出现皮下结节。皮下结节往往出现于关节的伸侧、脊柱两旁和头枕部等处。

研究表明,80%的风湿病病人血钙低于正常,90%骨密度降低,且随年龄的增加,二者的降低程度更加显著,说明风湿病病人由于体内钙离子浓度调节机制受到破坏或激素类药物治疗等原因常发生骨质疏松。其发生机理可能为,体内钙主要存在于骨骼中,钙缺乏时,血中的钙离子浓度下降,其结果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促进骨吸收。在细胞水平上,缺钙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强,钙离子进入细胞内,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比例失衡,因此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导致感染、骨质疏松、肿瘤、动脉硬化等。风湿病病人除本身钙缺乏外,激素代谢也发生紊乱,结果成骨与骨吸收的一致性发生障碍,平衡被破坏。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激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等与骨代谢相关的各种激素发生改变,也会导致骨吸收与骨形成不平衡所致的骨密度降低。

(2)预防和治疗。

应注意适当补充钙剂,加强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预防感冒、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并避免睡在潮湿的地方。遇有风湿病前驱病症,如感冒、扁桃体炎等,应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及补充钙剂。已患风湿病的患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疗程要充分。可采取注意休息、控制感染、抗风湿治疗及补充钙剂等综合治疗,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早日恢复健康。因此,研究风湿病病人的钙、磷代谢情况,对症下药,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意义。

2.10.3.2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萎缩性关节炎或畸形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多发性、慢性关节炎,80%的病人为20~45岁的青壮年。主要病变为关节及周围组织的发炎、萎缩而引起关节畸形和强硬固定。本病诱发因素为感染、外伤及长期遭受寒冷、潮湿的侵袭。此外,本病还与体内缺钙所致低血钙有关,骨骼中溶出的钙过多,导致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或关节增生性畸形。类风湿性关节炎,绝大多数呈慢性经过;急性起病时,有全身不适、寒战、高热、关节肿胀和白细胞增高等症状。有的病人有贫血、消瘦。心脏一般不受累。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身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所造成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大多数开始于四肢小关节(如近侧指关节),随后掌、趾、腕、踝、膝、肘、肩和髋等关节受累。早期只有少数关节肿痛,随后累及多个关节,并呈对称性分布;晚期肌肉萎缩,关节呈菱形肿大,逐渐屈曲畸形,终至完全强硬。少数病人起病于骶髂关节,逐渐侵及脊椎,髋关节及四肢。

img74

防治措施:

①去除体内感染病灶;

②防止受凉、受潮;

③增强功能锻炼。

在治疗上,可采取注意休息和功能锻炼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每日补钙1~2克,以便缓解体内钙代谢紊乱情况,增加机体免疫力,减少或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展。

2.10.4 哮喘与缺钙

哮喘,也称支气管哮喘。是由于过敏或感染等原因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扩张,粘膜水肿,分泌亢进,广泛小气道狭窄而发生。哮喘病因复杂,有人认为是由于体质过敏,即对细菌、病毒、蛋白质等抗原或冷空气,刺激性气体等非抗原性刺激过敏所引起,也有专家认为机体缺钙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哮喘。

img75

钙离子在人体生理过程中作为第二信使,起到激素样作用,可调节神经的兴奋性和递质的释放,参与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维持血管壁的通透性和体内许多生化过程。当机体缺钙引起血钙水平下降时,可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轻型或缓解期病人常感手足麻木、皮肤蚁行感或不定位刺痛感,肌肉发紧;重型病人有倦怠乏力、肌肉痛、容易心悸心慌,有时口角抽动,夜晚或寒冷时腓肠肌痉挛(抽筋)等表现,可由微弱的刺激如寒冷、深呼吸、体力劳动或激烈活动等诱发哮喘。哮喘严重时全身骨骼肌和平滑肌均发生痉挛,喉肌痉挛则产生喉鸣,重则窒息;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则产生哮喘;肠及膀胱肌痉挛而产生腹痛,排便排尿感和胆绞痛;动脉痉挛发生偏头痛、心绞痛或四肢末梢雷诺氏现象。发作可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可自行缓解或补充钙剂后症状消失,有的病例可持续更长时间,可死于呼吸窒息或心脑供血不足。有的出现皮肤粗糙、皮屑多、色素沉着,有的患湿疹或牛皮癣、荨麻疹、头发干枯易脱落、斑秃或全秃,指甲薄脆易断裂、起横沟或纵嵴等表现。成人可出现牙齿提前脱落、疏松,幼儿可出现发育迟缓、出牙晚、牙釉质无光泽、易剥脱等表现。

哮喘病人常常伴有过敏反应史,如吸入花粉、螨尘、真菌孢子、进食鱼虾和牛奶等蛋白质及吸入冷空气或刺激性气体等刺激因素引起哮喘,还有对某种药物引起的药物性哮喘,剧烈运动后出现的运动性哮喘,情绪激动诱发的神经-精神性哮喘。所以有人认为哮喘与机体过敏反应有关,都是由于机体缺钙而引起。动物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如果用不加钙的食饵喂老鼠,那么它受到音响等刺激时就过敏,捕捉时,老鼠就像抽筋(振颤)那样异常行动,这是由于缺钙导致神经传导低下,不能收缩肌肉的缘故。人们还发现,易发生骨折的孩子大多好着急,焦躁不安,非常引人注目,这也是由于缺钙的缘故。

因为钙有抗炎、抗过敏和抑制血管通透性、防止渗出的作用,所以人们曾经把氯化钙作为一种万应药广泛应用于治疗哮喘、荨麻疹及其他过敏性疾病,因为效果神奇,有些患者对其有依赖性。

有研究者对8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同时采用钙剂和抗炎治疗,效果满意。其中58例(占67%)伴有肢体麻木、腓肠肌痉挛等低钙表现,仅经3天治疗,大多数主诉胸部舒适,活动量、耐力增加,肢体麻木、抽搐消失,四肢转暖,睡眠改善,食欲增加。治疗的显效、有效和无效率分别为60.5%、32.5%和7.0%。另外,不少医院在治疗婴幼儿肺炎时加用钙剂,发现患儿心搏有力、呼吸改善,并有镇静、减轻腹胀等作用。

近年应用钙拮抗剂治疗哮喘,也取得了较好疗效。如用硝苯呲啶(心痛定)口服或吸入,可以减轻或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同时口服钙剂可以协同增加拮抗剂的作用,增强疗效。对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哮喘病人,更要注意补充钙剂,以防止激素副作用引起的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等。

对于哮喘患者,应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积极治疗体内感染病灶,设法找出与发病有关的致病因素,同时合理补充钙制剂,对减少或控制哮喘的发作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对发作期的治疗,主要是解除支气管痉挛,在积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同时,及时应用含量高、易被人体吸收的钙制剂,患者多可缓解。在哮喘缓解后,仍应注意钙营养,补充足够的钙,对于预防和辅助治疗哮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