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精神养生的内容

精神养生的内容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满足现状,积极进取,也是神志养生的重要信条。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生理现象,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从现在疾病谱中的改变可充分说明精神致病的广泛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已经构成对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而这些病的产生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对外界事物发出相应的情绪反应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生闲气、怨气和闷气。

精神养生主要包括神志养生和情志养生。

(一)神志养生

传统医学中所称的“神志”,主要指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通过内心世界的自我调节,排除贪念,保持心态平和,就是一种良好的养生方式。

1.少私寡欲 是指通过自我克制,清除自己的私心和贪欲。著名思想家老子、庄子是神志养生法的创始人,他们提出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指出为人要质朴,不要私心太重,欲望太多。人生在世很难做到无私无欲,但私欲不可过多过高。贪欲是痛苦的根源。只有私欲少和没有“贪欲”的人才能做到淡泊名利,处世豁达,性格开朗,才会有助于心神的清静内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平时恬淡虚无,与世无争,自然会精神内守,阴阳平和,气血旺盛,邪无所容,百病不生。

2.知足常乐 是指对自己所处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有充分的满足感。老子说:“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所以应该对自己保有充分的满足感。鱼儿不必羡慕鸟儿能够在空中飞翔,鸟儿也不必羡慕鱼儿能够在水中遨游。仔细想一想,你就会发现有些东西是你拥有而别人不可能得到的,而有些东西则是别人拥有而你不可能得到的。如果你总是去想自己拥有而别人无法得到的东西,你就会感到满足,感到快乐,感到幸福,心神自然清静;如果你总是去想别人拥有而你无法得到的东西,你就会感到失望,感到沮丧,感到不幸,心神就会感觉不安。一个人如果无忧无愁,就会有一个好心情,人生自然充满阳光和欢乐。满足现状,积极进取,也是神志养生的重要信条。

3.心胸豁达 是指性格开朗,气量大。我国对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进行过调查,结果表明,老人长寿与其心胸豁达、性格开朗、知足常乐、衣食随缘、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精神状态有关。要想心胸豁达,就得“走出小天地,融入大自然”。不要总是把自己封闭在小天地里,要走出家门,饱览青山绿水、风景名胜,感受大自然的情趣。试想,一个人“上观黄山之云海,下望碧海之波涛”,以苍松翠柏为伴,与闲云野鹤为友,还可能为日常生活中三瓜两枣的得失而苦恼吗?在家庭问题和生活琐事上更应该豁达大度,夫妻之间要注重感情,淡化道理,强调优点,忽视缺点,忘记过去,重视现在。在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处理上要“难得糊涂”。对子女只提供建议和帮助,绝不能包办代替,要相信他们的能力,相信他们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朋友之间更要远距离看人,近距离看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能保持长久友谊。

4.多行善事 多做些助人为乐的好事,从中体验到幸福感和满足感。善事可大可小,大者可捐献千百万元救灾或助学,小者可为人指点道路,无论大小爱心都是一样的。行善事者从助人行善中体验出自身价值的快乐,会有益于心身健康。

(二)情志养生

传统医学所称的“情志”,指人对外界客观事物刺激的情绪反应。中医将其概括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通过对外界客观环境或事物情绪反映的自我调节,可以转变自己错误的思维方式,将心情调节到最佳状态。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样,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亦有利有弊。正如《养性延命录》所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则将喜、怒、忧、思、悲、恐、惊正式列为致病内因。但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不会致病。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生理现象,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早在春秋战国乃至更早以前,诸子百家就有较精辟的论述。其中《管子》中的《内业》篇,可说是最早论述心理卫生的专篇。内,就是心;业,就是术。内业者,养心之术也。《管子》将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作为最理想的心理状态,以这些作为内心修养的标准。具体地说是三点:一是正静,即形体要正,心神要静,如能这样,就有益于身心;二是平正,也就是和平中正的意思,平正的对立面,就是“喜怒忧患”;三是守一,就是说要专心致志,不受万事万物干扰则能心身安乐。

近年来,中医学中的心理保健思想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好的状态”。由于“人类已进入情绪负重的非常时代”,当代社会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多发病和流行病。从现在疾病谱中的改变可充分说明精神致病的广泛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已经构成对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而这些病的产生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情志保健必须重视,不可等闲视之。

情志养生,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戒骄戒躁。要注意避免骄躁情绪,保持心态平和。②善调情绪。善于化解不良情绪,使心情处于最佳状态。对外界事物发出相应的情绪反应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人们的思维方式对情绪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晒盐,小儿子卖伞。老太太阴天担心大儿子,晴天担心小儿子,所以经常生病。一位心理医生对老太太说:“您真是有福气,晴天大儿子赚钱,雨天小儿子赚钱,天天有钱赚。”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兴起来了,病也不见了。人一旦用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就能消除许多不必要的烦恼。③免生三气。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生闲气、怨气和闷气。“闲气”就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琐事生气。平时买东西缺斤短两,家庭中的小是小非,都没有必要生闲气。第二是免生怨气。如果一个人总是将自己与在某方面比自己强的人进行比较,就难免要产生怨气。第三是免生闷气。俗话说,说出口的话是药,闷在心的事是病。三气之中闷气对健康影响最大,特别是较长时间地生闷气,常会引起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和肿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