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重—热量平衡的最佳标尺

体重—热量平衡的最佳标尺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④称量体重前,体重计的指针要指零,并保持体重计处于水平面。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体质指数来衡量。例如某人身高1.7米,体重72千克,则其BMI=72÷1.72=24.9,超过24,故属于超重。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算法有时会得出不一致的结论,此时一般都主张以体质指数为准。对这些人而言,用体重指标来判断热量是否平衡时要慎重。

1. 称量体重的注意事项 衡量热量是否平衡的最佳指标是体重及体重变化。与“饥饿感”和“饱腹感”等主观感觉不同,体重是客观指标,往往能反映真实情况。称量体重时,为了使数据准确,应注意以下问题:①称重时应去除鞋帽和外衣,仅穿背心和短裤,如果能在家称裸重就更准确;如果因天气或现场原因不能做到只穿背心和短裤称体重,则可估计其衣物的重量,并从实际称量体重中扣除。②比较一段时间后体重变化时,最好用同一台秤称量体重。③建议家庭自备体重计,以便随时或定期称量体重。④称量体重前,体重计的指针要指零,并保持体重计处于水平面。⑤不要在饱餐或大量饮水后称量体重。

2. 体重与热量 根据经典力学的热量守恒定律,热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人体在摄入热量和消耗热量的过程中也遵循着这一定律。

假设某人每天摄入2 450千卡热量,但只消耗了2 000千卡热量,则剩余的450千卡热量(2 450-2 000=450)会在体内储存起来,人体储存热量的主要形式是脂肪,1克脂肪约提供9千卡热量,故450千卡热量大约相当于50克(450÷9=50)纯脂肪。常此以往,其体内脂肪就会逐渐增加,体重随之增长(肥胖)。

假设某人每天仍摄入2 450千卡热量,但消耗了2 900千卡热量,则其不足的450千卡热量(2 450-2 900=-450)需要动用体内原有的热量储备(脂肪和(或)糖原)来补充,如果全部由体内脂肪来补充的话,则大约需要消耗50克(450÷9=50)纯脂肪。常此以往,其体内脂肪就会逐渐减少,体重随之下降(消瘦)。

假设某人每天摄入2 450千卡热量,每天也消耗2 450千卡热量,既没有热量过剩,也没有热量不足,则其体内的脂肪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其体重通常不变。因此,观察体重的变化可知热量摄入和热量消耗是否平衡。通常热量摄入大于热量消耗,体重则增加;热量摄入小于热量消耗,体重则下降;热量摄入等于热量消耗,体重则保持不变。

总之,体重反映了热量摄入和热量消耗是否平衡,不论肥胖,还是消瘦,都是热量失衡的表现。

3. 适宜体重 体重适宜则意味着热量摄入和热量消耗比较平衡。那么,什么样的体重才算适宜呢?

适宜体重又叫标准体重或理想体重,是经过大量研究论证,且最适合健康要求的体重,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判断。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体质指数(BMI)来衡量。

BMI=实际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确定的标准,只要BMI数值为18.5~23.9即为体重适宜;小于18.5为消瘦;等于或大于24即为超重(超重是比较轻度的肥胖);等于或大于28为肥胖。例如某人身高1.7米,体重72千克,则其BMI=72÷1.72=24.9,超过24,故属于超重。

体质指数(BMI)的计算方法比较专业,但略显繁琐,还有一个简便的计算方法:

标准体重的千克数=身高(厘米)-105

凡实际体重在此数值(以千克为单位)的90%~110%范围内即为适宜体重;如果实际体重达到此数值的110%以上,为超重;达到120%以上则为肥胖;如果实际体重没有达到此数值的90%即为消瘦。

例如某人身高1.7米(即170厘米),实际体重75千克,则其适宜体重为170-105=65(千克),其实际体重达到该数值的115%(75÷65×100%=115%),大于110%(小于120%),故为超重。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算法有时会得出不一致的结论,此时一般都主张以体质指数(BMI)为准。

需要指出的是,在多数情况下,体重的增加或减少是由体内脂肪增多或减少引起的。但有时候水分的增加(如水肿)或减少(脱水)也会造成体重的增加或减少。水肿常由脏器疾病引起,脱水可由利尿、腹泻、出汗、限制饮水等导致,某些所谓的“快速减肥法”就是利用减少水分减轻体重,从而造成“减肥”假象的。此外,身体肌肉量也会影响体重,肌肉发达的运动员、健身或健美爱好者往往有较重的体重。对这些人而言,用体重指标(BMI或标准体重)来判断热量是否平衡时要慎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