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世纪的健康观

新世纪的健康观

时间:2022-0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不久前又扩大了健康的内涵,把道德修养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指出“完整的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在健康与疾病之间,还有一个似病非病的过渡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或“亚健康”。据估计,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人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心理潜能得不到发挥,生活往往缺少乐趣,工作时容易出差错,学习成绩上不去。

1.1 新世纪的健康观

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将生存和健康作为21世纪最根本、最重要的议题。我国宪法更明确规定:维护全体人民健康,提高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人们都知道健康的重要,但对于健康的理解却各有不同:有人说,没有病痛就是健康;有人说,查不出病才算健康。《辞海》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是人体各器官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全,精力充沛,并有劳动效能的状态。”应该说,这是对健康的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但这种对健康的理解还是根据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理论,通过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如血液中的白细胞超过10000、体温升高到摄氏38度以上等理化指标出现异常情况时,才能作出患病的诊断。但是,很多疾病在早期是没有症状的,一般常规检查也不一定能检查得出来。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某些患者因为不发烧、化验指标正常而不被医生认作有病,甚至被怀疑为“装病”。因此,现代医学认为:对一个人健康下定义,除了考虑生物医学的指标外,还要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作以下三方面综合考虑:(1)是否有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2)是否有主观不适的感觉;(3)是否有社会公认的不健康行为。这三条说明,只有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全面协调发展的健康状态,才能称为完整的健康。早在1984年生效的《世界卫生组织宣言》对健康的阐述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不久前又扩大了健康的内涵,把道德修养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指出“完整的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一个道德健康的人,是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的行为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行为。

健康的概念还受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个人信仰的影响。例如,某些西方国家把“婚外恋”视为性自由和个性解放,而我们则认为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又如医生把鬼神附体或听到上帝、神的声音者视为精神失常,而虔诚的教徒不但视其为正常,而且还顶礼膜拜。

我们还应看到,健康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经常变化着的状态。根据健康的不同状况,可以分为健康顶峰、高水平健康、健康良好、正常健康、健康一般、健康不良、健康极度不良等不同层次。健康不良往往伴随着疾病,根据疾病的程度不同,又可以分为不适、患病、病重、病危、临终状态等不同阶段。在健康与疾病之间,还有一个似病非病的过渡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或“亚健康”。据估计,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人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心理潜能得不到发挥,生活往往缺少乐趣,工作时容易出差错,学习成绩上不去。在一定的社会保障机制条件下,我们可以在不断学习科学卫生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摆脱“第三状态”的困扰,不断提高健康的层次,以达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这就是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健康的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