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亚洲象分布变迁研究

亚洲象分布变迁研究

时间:2022-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吴金亮等认为,西双版纳亚洲象较集中的区域多为勐养保护区的核心区,人口较稀,交通不便。
亚洲象分布变迁研究_中国人象冲突研究

2.2 亚洲象分布变迁研究

2.2.1 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研究

高耀亭(1981)认为,我国云南南缘野象的自然分布是西南地区野象历史变迁的结果。在历史时期,野象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区。其分布北缘曾达长江一带。岭南野象的文字记载表明,最后灭绝于17 世纪。从闽南、广东到广西,由北而南依次呈现濒危状态。闽南野象灭绝于12 世纪末至13 世纪初,广西野象灭绝较晚,迟至17 世纪。灭绝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经济开发的影响,破坏生态平衡后再加以猎捕,缺乏最低限度的保护所造成的。

文焕然等对历史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合地理、动物、考古、文物、甲骨文、金石等方面的资料,辅以云南西南部等地的调查访问,着重探讨近六七千年来中国野象分布的变迁及其原因。认为近7,000余年来,我国野象分布北界的变迁状况可分为8个阶段;变迁的总趋势是自北向南、从东往西的移动;分布北界南移16°;分布范围也由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缩至滇南之一隅(文焕然等,1995,2006)。

文榕生(2009)又对历史文献中亚洲象的遗存分布、历史分布和现今分布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分析了我国亚洲象分布变迁大势及变迁的原因,认为影响亚洲象分布变迁的主要原因在于野象的自身习性的限制、生态环境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等,这些因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是综合利用的结果。

2.2.2 现代亚洲象分布变迁的研究

何兆雄(1984)对中国野象南移与森林破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由公元2世纪到16世纪,亚洲象的生境北界由北纬34°南移至22.5°,大体上每百年移动1°。地球每纬度等于111km,故野象平均每年的生境南移1km。广西在明朝时,可以说是亚洲象的大本营,大概不少于3,000头。可是仅二百年间(到18世纪还有少数象出没)野象便在广西绝迹。

孙刚等(1995)为了研究野生亚洲象地域性消退的时空规律和原因,根据不同历史时期该种群在中国分布的北界,确定了北界南移的时间和速度,并结合人口压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千多年前,野象分布区曾北至黄河流域,唐代时已移至长江以南,现仅存于云南西双版纳一地,每百年移0.5个纬度;人口对野象的压力不断增大是造成野象种群迅速向南退缩的首要原因。

吴金亮等(1999)认为,西双版纳亚洲象较集中的区域多为勐养保护区的核心区,人口较稀,交通不便。而野象消失的地区多为人口较密集,交通逐渐通畅的区域。显然,亚洲象与其他动物一样,都需要一定的赖以生存的安定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对环境保护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象种群的兴衰。

勐腊子保护区曾经有亚洲象的分布(寿振黄等,1959),近年来的调查发现保护区及附近的野象不见了,其去向有两种观点:有学者估计为流向境外(江望高等,1999),也有学者认为是北移到勐养保护区及附近地区(吴金亮等,199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