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八十年代的奋斗

八十年代的奋斗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开放的年代,是各种思想相互碰撞的年代,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年代。那是改革开放初人们看到希望与阳光的年代,每个人对于每一件事物都充满了激情与热情,或许这就是被压抑了很久的缘故吧!中国压抑了很久的教育事业就是如此,当八十年代来临的时候,它也就获得了蓬勃的发展。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保持着高度的积极性,不愿意让自己在那个年代留下任何遗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开放的年代,是各种思想相互碰撞的年代,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年代。那是改革开放初人们看到希望与阳光的年代,每个人对于每一件事物都充满了激情与热情,或许这就是被压抑了很久的缘故吧!不管是人还是事物要是被压抑得久了,释放的那一刻肯定是喷薄而出。中国压抑了很久的教育事业就是如此,当八十年代来临的时候,它也就获得了蓬勃的发展。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保持着高度的积极性,不愿意让自己在那个年代留下任何遗憾。

“八十年代刚好是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年,那会儿也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那会儿这个消息对于我们这些老师和同学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大家都觉得自己要熬出头了,学生觉得可以参加高考,上课也可以好好听课,再也不用整天‘斗过来斗过去’了。老师觉得自己能抬起头了,再也不是什么‘臭老九’了,可以以老师的名义正正当当地教学,也不用整天低着头走路了。总之,那会儿大家都很兴奋,也很珍惜那段时光,不会做任何对不起那段时光的事情。

“虽说那会儿的教学条件什么的都不如现在,那会儿老师的待遇方面和现在也差得很远,更别说那会儿老师的地位了。但是相对于以前的任何一个年代来说,八十年代都是非常开放非常好的一个时代了。什么事情都是相对而言的嘛,在那会儿来说,我们已经觉得非常满足了,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倍加努力,奋发图强。

“那会儿的孩子和现在的孩子根本就是两个样子,现在的孩子你跟在屁股后边催着让学习都不学习,还调皮得不行。那会儿的孩子根本就没人管,在学校老师因为既要忙学校又要忙家里,没有时间去很好地管孩子。家长就更不用说了,家里一年四季都有干不完的活,一家也都是好几个孩子,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孩子。就算是家长有时间去管孩子也没有能力啊,那会儿的家长有文化的很少,有小学毕业的都很不错了,就更别说什么中学学历了,基本上都是一天学都没上过的文盲。但是那会儿的孩子都很乖,都很听话。当然并不是说那会儿的孩子就一定好,现在的孩子就一定不好,只是说那会儿的孩子在学习劲头上要比现在的孩子好很多。现在的孩子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说都比较有自己的想法,胆子也更大,这本来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儿。但那会儿的孩子在学习上的付出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要比现在孩子好很多。”

“那会儿的孩子比的基本上都是早晨看谁起得早,晚上看谁睡得晚,根本不会睡懒觉。那会儿不像现在还有什么电灯,那会儿都是蜡烛或者煤油灯,所以孩子们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都会在有灯光的地方背书。那会儿有灯光的地方无非就是两个,一是学校的办公室,二是饭堂。一般情况下是早晨在饭堂,晚上在学校办公室门口。因为饭堂要做早饭,所以开门就比较早,学校办公室因为是老师办公的地方,晚上关灯比较晚,所以学生可以借会儿光。

“那会儿的孩子只要是看自己今天不是起得最早的,那今天就会有一天的负罪感,第二天肯定要起得最早。那会儿的孩子都是那样,而不是说仅仅只是哪一个,因为孩子们真的是非常珍惜那来之不易的八十年代。起床后孩子们顾不上刷牙洗脸赶紧就去饭堂给自己占位置,到了早晨五点钟那会儿饭堂的窗口就已经密密麻麻地全是学生,根本不会有一点儿空隙。等到天亮了之后孩子们才慢慢地离开回宿舍吃点儿东西,收拾一下,甚至很多同学吃饭喝水上卫生间的时候手上都拿着书。

“晚上对于同学们而言是最痛苦的,因为那时候根本没有现在的什么架子床,有个大通铺的炕都算是好的了。那会儿我们学校算是给学生有大通铺了,但是还是没有被子褥子让孩子们暖和暖和,都是在炕上铺的麦草,再往上边铺一张烂席子,这就是孩子们晚上睡觉的地方了。只要是能占到铺上都算好的了,很多学生因为回去得太晚,铺上的位置被人给占了,就只能睡地上了。因为那会儿的铺都是很稀缺的,每个人就只有30公分的地方,刚够你侧躺着,那要是回去晚了,可不是要被别人把地方给占了。

“我们当老师的当然也知道孩子们的处境,一方面他们想看书,另一方面又得早点回去睡觉。其实是很矛盾的,我们老师也是希望孩子们既能好好看书又能好好睡觉,但是有的时候好像不是我们想的那样简单。刚开始学校考虑到孩子们晚上没有什么条件看书,所以每次都是在很晚的时候才关掉办公室的灯。学生是晚上看书看得多了,但是第二天在课堂上不停地打瞌睡,最后一问是晚上没睡好。最后我们决定还是让孩子抓好课堂,办公室的灯在晚上十点的时候也就关掉了。

“那会儿的孩子真的是非常刻苦,都恨不得自己能考上清华北大,那会儿的学习氛围也好,学生比的也都是看谁学习好。再说回来了,那会儿除了极个别特殊情况,家家户户都是一样穷,比也是比不出什么来的。”

“不光那会儿的学生非常认真努力,那会儿的老师也是一样的。终于出头了,咋能不好好干呢?万一要是再被‘打倒’,那就是一切又回到以前了。那会儿虽说工资什么的没有现在的多,也没有现在这样按时发放,每个月都能给你打下来,但是有了当时中央的重视教育这句话,我们心里也是踏实了很多,至少知道自己以后不会再被叫成‘臭老九’了。

“我们这些老教师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知道那会儿的难处,但是现在年轻的老师根本不知道珍惜老师这份职业,也不知道这份职业能到现在有多么的不容易。在我们学校我还没发现,听说在很多学校,每逢过节家长都要给老师送礼,要是不给老师送礼就把孩子放到教师里边最不好的位置,还有的老师为了赚孩子的钱,和书店商量好让孩子们去那儿买书。我们这些老教师听到这样的事情,都觉得非常的伤心也非常的寒心。这么多年就是为了给我们老师正名,到头来还是让老师自己把这个职业又给毁了。我们也知道现在社会上把我们这些老师叫‘眼镜蛇’,但是我们这些人说得再好,有的人不遵守,那又有什么用呢?

“在我们那会儿谁敢这样做?那被发现了是要丢工作的。再说了大家也没人会去那样做,当然那会儿也穷啊,谁有钱给你送礼物啊!那会儿的老师都生怕哪儿做得不好让学生和家长误会,只能是能做多好就做多好。在学校好好教书,好好看着学生,在家就好好干农活。那会儿的老师每天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也没有什么闲时间去干其他事情。

“学生很苦我们也很苦,虽然说是老师,但是我们比学生还要辛苦。我们每天比学生起得还要早,因为学生就只是学习就好了,我们不一样啊,我们老师每天除了上课还要种地,不种地根本就没办法活。所以我们每天早晨都是早早地起床,安排好家里的活才去学校,晚上都是把一天的活干完之后才能睡觉。现在想来那会儿可真是累啊!只是那会儿自己不觉得而已,反倒觉得那样的生活很好。总之,那会儿我们这些老师都是那样,没有一点儿抱怨,也没有觉得自己过得很累。只是在今天看来那时候的生活真的是很累很累,一种让人感觉到窒息的累。

“所以说八十年代是奋斗的年代,那会儿的老师和学生和现在的比起来真的是两个样子。那会儿的老师和学生都是充满斗志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都在为改变自己的人生而努力,那会儿我们不觉得累,不觉得苦,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只要是能够改变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好,哪怕是再苦再累我们也是愿意的。毕竟,社会总是在不断进步的嘛。”

是啊!我们何尝不害怕自己奋斗多年而最终却由于非个人原因而又回到了起点甚至比起点还要低?我们何尝不害怕自己无论多么努力,再怎么努力也不能够摆脱自己的分层?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只要有这个机会我们还能嫌弃什么呢?这或许是每个来自社会底层的人的心声。由于那个年代人们的特殊经历,“老马”们以及他们的学生不怕苦也不怕累,他们害怕的是这个社会不给他们任何改变的机会,或者说他们害怕他们改变了自己,自己变得再好也不能够改变自己所处的地位。但当代中国政府追求公平正义的目标和让人民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的承诺却足以使他们的担心变成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满满信心,这一点足以从他们的发自内心地对时代的感恩和知足中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