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流血的抉择

流血的抉择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是,在唐山抗震40周年之际,在唐山大地震40年来的岁月里,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我们并不知道,唐山人的很多生死抉择要写下来真的很难很难,电影里描述的片段,那其实也是一种流泪、流血的无奈行为。

文/王黎冰

“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再也没盖起来,三十二年守着废墟过日子!”

——电影《唐山大地震》台词

多年前,我看过钱刚撰写的一篇著名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加上自己有幸逃脱了“5·12”汶川大地震的魔爪,于是至今我的内心不停地感伤与流血。

因为去年《唐山文学》刊发了我的一篇短篇小说,加之在唐山还有亲戚和文友,于是对唐山大地震非常关注,直到现在我都记得一些数据:唐山大地震的时间是1976年7月28日,地震的震级达到了里氏7.8级,在短短的23秒时间内,竟造成了242769人的巨大死亡

几十年后,诞生了一部毁誉参半、评说不一的大制作电影——《唐山大地震》,由著名导演冯小刚执导。

该片描述在河北唐山地震中,一位叫李元妮的母亲只能选择或救姐或救弟的荒诞而又现实的命运。

影片中,那位母亲最终选择了拯救弟弟,但姐姐却戏剧性地生还,后来还被解放军收养,32年后他们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的悲感情节,再一次勾起了当代人们对那一段惨痛灾难的回忆与缅怀!

基于此,经历了里氏8.0级“5· 12”汶川大地震的我,写过《地震十日记》《地震后十日记》《幸福的羌族老板》 《 “5· 12”大地震北川遇难教师们2周年诔》《那些会永远镌刻在心灵深处的时光》《快乐的小娴》《感动》等文章的我,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今天第N次观看了这部让我触景生情、感同身受的电影。

我想电影《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的片名,还不如就叫其所改编的原著名字:《余震》。因为通篇关于地震的当时与之后不久的事讲得太少太单薄,每次让人刚想感动想哭的时候就没了再继续的情绪。

我想,以冯小刚大导演一贯的水准,不会不知道怎么样去升华什么情形再去转场吧,所以这一部电影是一个难得的好题材,剧本的故事也还可以,但是主旋律太重了,电影太轻了……

虽然我们可以说,《唐山大地震》这只是一部电影,电影只是为了催泪,为了美化,为了歌颂。我们又不是去看纪录片的,但是既然叫作《唐山大地震》,既然这部电影是要给亿万的国人甚至别国人看的,那么对于历史,总应该有基本的严肃与尊重。

在这部叫《唐山大地震》的电影中,我们看不到——

1976年的唐山市人们的真实生活是怎么样的,当时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样的。

震前究竟有没有过地震预警,那么大伤亡是天灾还是人祸?有人需要承担责任吗?

……

有意思的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曾经拍摄了一部反映我们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电影——《前方后方》。

影片由海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创作,以汶川大地震为背景,以军地医护人员舍生忘死、投身抗震救灾为主线,着力刻画坚守前方后方的白衣天使们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挽救生命、拯救心灵的故事,揭示出大灾面前人性的光辉,爱心的永恒,以及灾区军民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坚强决心。

我昔日在绵阳东辰国际学校的一位能歌善舞的女校友非常幸运,在该片中饰演了女二号梅雨,女校友演绎了那个真实的喜欢跳舞但最后不得不截肢的我们绵阳市化川县女孩李月的真实故事。

只可惜,电影《前方后方》并没有引起意料的轰动。

影片《唐山大地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那是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

姐姐和弟弟两个人同时被压在水泥板下的时候,那些救援人员说只能救一个孩子,母亲李元妮真的是在那种情况下无法做出其他选择,她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地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

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也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难以弥合的情感困境,但终究在2008年“5· 12”汶川大地震时才得以释怀。

本片导演冯小刚说过,他希望观众从《唐山大地震》中看到一个如何让心活下来的温暖故事。

我想,导演冯小刚阐述的电影语言和电影元素,都会是充满了强烈的震撼力的。

天灾的凶险无情,人类的无能为力,亲情的大度无私,这些都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心扉。

然而,震得我不知所措、到现在心口还是麻麻的,却是母亲李元妮的痛苦选择。

那是一个怎样的选择啊!

由于时间极度紧迫、救援技术落后、人力极其单薄,在救援中,儿子与女儿,母亲李元妮只能二选一。

我相信李元妮的抉择,心里淌着血,眼眶流着泪。

对此,影片中的姐姐对母亲有了成见,32年都没有跟母亲联系。

首次看完了这个电影,我那时正上高中,一个初中生告诉我,他觉得姐姐不应该对母亲有成见,因为当时母亲选择弟弟也是迫不得已的。

这个不是选择的选择,在灾难面前显得毫无道理却又真实可信,无论她选择谁,李元妮选择的只能是撕心裂肺的痛和终生蚀骨的悔疚。

看完电影后回来,我在书房里查看了一些关于唐山大地震的文字、图片资料。

真实的历史,其实悲惨、伤痛得多,电影里的 一对儿女显然属于极其幸运了,一个成了老板,一个嫁了老外。

什么好事都遇上了,真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就当这些小机率的可能都被他们遇到了,但是这样先把历史替换成虚构的家庭矛盾,又用童话般的好运和相逢来和谐掉这些矛盾,就在这样的模式化的“心灵按摩”中,人们忘记了真实的失去,接受了虚构的团圆,心满意足地离开影院,不再思索,不再疑惑,真的以为一切都过去了,灾难的反思与沉痛被弱化了。

真像QQ群里那些外地的朋友,他们对“5· 12”大地震无法感同身受,几乎是一个腔调地问我:“你们四川是不是天天地震?地震过去了,你们那里依然美丽吧?!”

很多未曾经历和了解过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学生们,他们以为《唐山大地震》这就是历史的真实,这就是历史大片。

秦皇岛一位诗人更是直截了当地告诉我,四川每天都在“摇篮”里生活,这辈子一定不去巴山蜀水!

再次看完电影《唐山大地震》以后,并看到他们的感受,我真的觉得如鲠在喉。

我有一位亲戚原是绵阳的居民,大地震后唐山的新城落成,她只身到唐山安家落户。

前不久,她回绵阳后讲过她一位邻居的爷爷奶奶经历当时地震的真实故事,那位朋友说了一句实话:这40年的抗震故事,你们很多是不知道的,你们看的是电影,而我们唐山人看的是自己的过去!

电影就是电影,历史就是历史,两者有着本质的联系与根本的区别。

经历了“5· 12”汶川大地震生死考验的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1976年的唐山地震中, 李元妮这样的故事应该真实地存在着的,而且还很多很多。

我不知道唐山大地震时那些母亲们怎样压着悲痛做出抉断,更不知道在日后的生活中,她们经历了怎样的心灵折磨,像李元妮般过着苦行僧的赎罪日子。

生命对母亲们来说是十分珍贵的,那是挚亲牺牲自己的生命挣来的幸运,活下去是她们对逝者的责任。

可,生活对她们来说又是如此的沉重。

每天在失去亲友的悲痛中挣扎,在悔疚中自我折磨,他们也曾想放弃吧。

悲伤的是,在生存的责任与生存的放弃中,她们没有选择,正如当初在“儿子与女儿”的选择中一样,她们只能选择坚强地活下去。

一个人,如果连选择放弃都不能的话,那是怎样的一种隐忍和无奈。

“5·12”大地震后,我采访了一位阿姨(她是我老爸的同学),她的老公王叔叔在北川县一单位担任领导。灾难来临时,正在7楼会议室主持会议的他与其他同事顷刻间被整幢大楼覆盖。

阿姨的女儿闻此讯,逼迫阿姨一定要找回老爸的尸体,可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直到有一天阿姨的女儿来到父亲遇难的地方,看着那压在倒塌大山下的废墟,她才明白母亲无能为力的缘由。

当我给黑龙江一家出版社的书籍《灾难中我们学会坚强》撰写卷首语和其他稿件时,阿姨的女儿对我说, 自己执意选择让妈妈找人刨出爸爸的遗体,是多么的不明智哦!

听完这话,这本书的主编将阿姨和女儿的故事放在书的首篇,并安排采用了地震前他们的一张全家福

有时候我想,被抉择或许也是一种无法改变的无可奈何。

前几天,一位好友向我提起她的烦恼。

烦恼的起因是她跟很多高中生一样,明年要参加高考了,她不知道该让自己出国求学,还是继续留在国内上大学。

我当时就对她说,你的烦恼在于选择太多。如果她不是家庭生活富足,她自己不是成绩优良,她就不会有多个选择项,也就不会有种种烦恼。

是啊,很多时候,我们总在不停地抱怨:唉,我真是没有选择。

可当选择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总是错过,总是不知所措。

所以我对她说:有选择是幸运的,就怕没有选择。请用心地做好你的选择题,别辜负了选择的机会。

是的,没有选择,是苦;有选择而浪费了,是悲。

我还记得,2009年我们学校文理分科后,让家长和自己与校方签订一纸选科自愿书,所有的同学像一张张扑克牌,进行纵横交错的洗牌,进行大刀阔斧的整合,有的同学得意扬扬,有的同学垂头丧气。

而当年的我就像是大地震中的唐山人,或是汶川大地震中的化川人,在睡梦中的时候,在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他们生命就被洗牌与整合了,那份无力感实在是不可名状。

那时候,我常想,如果可以让我选,我就选择我自己能够抉择的一切……

可是,在唐山抗震40周年之际,在唐山大地震40年来的岁月里,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我们并不知道,唐山人的很多生死抉择要写下来真的很难很难,电影里描述的片段,那其实也是一种流泪、流血的无奈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