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永远的邓丽君

永远的邓丽君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期,邓丽君曾在香港的电视节目上说,自己本来也想到大陆看看,看看是不是真的“非社会主义不能救中国”。今天的我,很想对邓丽君说:“你当初的想法是对的,无论如何,是该到大陆去看看。”然而,斯人已远,这该是许多人、包括邓丽君自己,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2005年邓丽君逝世十周年,大陆、香港媒体推出各种专题报道,而台湾却完全在炒艺人倪敏然自杀事件的八卦,无视邓丽君所代表的重要时代记忆。

邓丽君,永远的邓丽君!

对我而言,邓丽君已不只是一位知名“歌星”而已。人们常说,全世界只要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能听见邓丽君的声音,她的歌声,获得了十亿个掌声的肯定。然而,我对她的挚爱,除了因为她甜而不腻的歌喉,更因为她的仪态,她的谈吐,她那甜美不失大气的风范,她那最温柔的坚持。在两岸中国人因战乱而分离的年代,她的歌声巧妙地勾起大陆和台湾的连结,却又阴错阳差地成为“反共”宣传的样板。在大时代的捉弄下,她承担了太多政治包袱,终其一生,她是一个孤独的中国女儿。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看了邓丽君在中山纪念馆的一场义演录像,那是在1979年美国和北京建交没多久的时候,对“中华民国”来说风雨飘摇的关头。她唱着爱国歌曲“梅花”,唱到旋律激昂时,滚滚泪珠从眼角流下,却又一下子甩头,拭去泪水,昂首傲立,不卑不亢!那股自然情怀的流露,是一代中国人在特殊时空下的家国情,邓丽君带着这种情感,诠释唐诗宋词,诠释“何日君再来”,自与其他歌者截然不同。

正如邓丽君去世时,中视主播熊旅扬在纪念邓丽君的特别节目中所说的引言:“一曲《梅花》,唱红了多少中国人的眼睛?一句‘喝完了这杯,再说吧!’,又撩起多少血性汉子的气概!”

随着年岁的增长,读了更多关于邓丽君的传记,并在网上看了无数她在世时受访的片段。记得第一次听到“邓丽君”的名字,是某个周末夜晚,在阿姨家里度假。时为1995年5月,八岁的我看着电视,正播放着邓丽君即将出殡的报道,而其他表姐、表弟们则在一旁嬉闹。如此的生死隔离,我却完全感觉不到,好几次午夜看着她的影音,直觉她就在身边。

20世纪90年代初期,邓丽君曾在香港的电视节目上说,自己本来也想到大陆看看,看看是不是真的“非社会主义不能救中国”。今天的我,很想对邓丽君说:“你当初的想法是对的,无论如何,是该到大陆去看看。”然而,斯人已远,这该是许多人、包括邓丽君自己,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这些年来,两岸民众已交流密切,多少次带大陆朋友去参观蒋介石在台北的士林官邸,邓丽君的人形看板就竖在门口,让我一下子想起,第一次到南京总统府时,庭院里就播放着邓丽君的歌。2005年邓丽君逝世十周年,大陆、香港媒体推出各种专题报道,而台湾却完全在炒艺人倪敏然自杀事件的八卦,无视邓丽君所代表的重要时代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