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七个山”的来历

“七个山”的来历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的彭阳县冯庄乡小湾村宋台,相传在明朝时,有一户张姓人家,妻子生下一子后,接连生了七个女儿,末了又生一子,共二子七女。好端端的一个家,一下子如塌了天一般,失去了主心骨,剩下年仅18岁的高氏,七个年幼的妹妹和一个正在嗷嗷待哺的弟弟张侃。说来也怪,七个妹妹的坟茔年年生长,若干年后,竟长成了七座山丘,也就是今天“一”字形依次排列在彭阳县城东北冯庄乡和小岔乡交界处的“七个山”。

高 权 口述 徐 洁 整理

现在的彭阳县冯庄乡小湾村宋台,相传在明朝时,有一户张姓人家,妻子生下一子后,接连生了七个女儿,末了又生一子,共二子七女。张姓夫妻俩对九个子女视若掌上明珠,疼爱有加,给大儿子取名张武,小儿子取名张侃。张家虽不是富裕人家,但夫妻俩靠着勤劳的双手,男耕女织,日子还算过得去,一家人倒是其乐融融。

张武长到17岁时,聘娶邻村高氏为妻,高氏端庄贤惠,小两口恩恩爱爱。父母见子女满堂,儿媳聪慧孝顺,心中着实高兴愉快。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张武结婚的第二年春上,张武偶染一疾,卧床不起,后竟丧了性命,丢下高氏,像霜打的花儿,每日以泪洗面,在痛苦中度日。张武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加之失子之痛,抑郁成疾,不久也都双双命赴黄泉。好端端的一个家,一下子如塌了天一般,失去了主心骨,剩下年仅18岁的高氏,七个年幼的妹妹和一个正在嗷嗷待哺的弟弟张侃。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劝说高氏趁着年轻,再选上个好人家一走了之。可高氏面对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的好心劝说都一一谢绝,因为她认准了一个理儿:“骏马不备双鞍,好女不嫁二男”,她生为张家人,死为张家鬼,何况还有八个年幼的妹妹弟弟需要人抚养,只有把妹妹、弟弟拉扯成人,才能对得起死去的二老和丈夫。话虽好说,可做起来就难了,提耧下籽、收割打碾、缝补吃穿等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落到了高氏一个人身上。她夙兴夜寐,省吃俭用,苦度日月。

再说,张武有一个名叫柳春的远房姐夫,见高氏年轻貌美,想占她的便宜。一天,柳春以串门为由,带上厚礼来到张家,向高氏百般献媚讨好,欲图谋不轨。眼看着天黑了,他还死皮赖脸的赖着不走。高氏心想,有弟弟和妹妹在,谅他也不敢无礼,再者,不管怎么说,还算是亲戚,天黑了,也不好赶人家走,于是就留他住一宿。柳春正巴不得这样呢,心中好不得意!趁高氏为他铺炕时一把抱住高氏进行猥亵。高氏早有准备,假装愿意,哄得柳春松手,悄悄取下脖子上的一串璎珞打向柳春的眼睛,疼得柳春“哎呀”一声,连忙捂住双眼。高氏趁机脱身,跑出门外,扣住窑门,赶忙去叫舅舅。舅舅闻讯后,带上儿子从三里外赶来教训柳春。等人来到张家时,柳春早已抬开门逃走了。舅舅可怜外甥媳妇一家,料定柳春这次吃了亏,以后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外甥媳妇日后还会遇到更多麻烦的,就让高氏带上弟弟、妹妹搬到他家隔壁住下,也好有个照应。高氏感激不已,就带着弟妹们搬到了舅舅门上居住。

虽说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欺负高氏了,可是一家九口的生活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一年四季,她风里来,雨里去,既当男人,又当女人。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艰难的生活岁月使她过早地累弯了腰,愁白了头。多亏有好心的舅舅一家从中帮忙,日子虽清苦辛酸,但也能凑合着过得去。后来,她把七个妹妹一个个都拉扯大并给找了好婆家,还把弟弟张侃送到学堂去念书。张侃看到嫂嫂一人很辛苦,不打算去上学,要在家帮嫂嫂干活,报答嫂嫂的养育之恩。高氏知道后,哭着对张侃说:“小弟啊!嫂子苦点累点没什么,但你一定要去好好念书,将来功成名就了,那就是对嫂子最好的报答,你明白吗?”

就这样,高氏把小张侃送到了学堂,为了能让弟弟安心念书,她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省吃俭用,都要把每年的学粮、四季八节的追节礼凑齐,按时送到学堂,供帮弟弟念书。张侃人虽小,但很聪明,他懂得嫂嫂的一片苦心,于是暗下决心,要发奋读书,将来一定要考取功名,以报答嫂嫂的养育之恩。晚上无油点灯,他就用犁铧在月光下借光看书,没有月光时,他就去庙里借庙台上香炉里的焚香看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张侃终于考取了状元,功成名就,成了朝廷命官。他在回家祭祖时,为了让嫂嫂的功德流传后世,就和嫂嫂商定在祖坟旁修建一座塔,建塔时,由嫂嫂高氏当祭主。高氏心想,当初多亏璎珞的帮忙,才使她得以保全名节,于是在建塔时,便把璎珞压在了塔的一角下,因此,塔建成后便取名“璎珞宝塔”。

高氏死后,张侃将嫂嫂厚葬塔旁。七个妹妹为了报答嫂嫂的恩情,要求自己的子女一定要在自己死后,把自己的尸体运回娘家埋在嫂子坟墓的周围陪伴嫂子,家人也就照办了。说来也怪,七个妹妹的坟茔年年生长,若干年后,竟长成了七座山丘,也就是今天“一”字形依次排列在彭阳县城东北冯庄乡和小岔乡交界处的“七个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