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场为研究展开的复原

一场为研究展开的复原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郭黛姮教授所带领的这项研究工作,不免让人联想起关于重建圆明园的争论。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是否应当重建圆明园的争论逐渐发酵,以至于达到相当激烈的程度。几十年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研究与保护实践的郭黛姮教授不赞成在原址上大规模重建圆明园。所幸的是,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与保护思维的进步,郭黛姮教授与她的团队找到了一种新的途径—数字虚拟复原技术,来重现圆明园。

郭黛姮教授所带领的这项研究工作,不免让人联想起关于重建圆明园的争论。这片既是欧洲人笔下堪称“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的“万园之园”,又承载了惨痛民族记忆的伤心之地的何去何从,一直牵动人心。

自咸丰十年(1860年)圆明园被侵略者大肆劫掠并付之一炬后,清廷就曾几次将复建圆明园提上日程,却因国运衰颓,终于不了了之。辛亥革命之后,数十载乱世更迭,一代名园渐渐走入荒寂。直到20世纪80年代,当全社会再度将目光聚焦到圆明园的时候,才蓦然发现它已面目全非,一派乡野景象。多个生产队、两三千农业人口散布其间。经过数年的遗址清理和环境整治,圆明园在1988年以遗址公园的身份再次面对公众。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是否应当重建圆明园的争论逐渐发酵,以至于达到相当激烈的程度。

几十年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研究与保护实践的郭黛姮教授不赞成在原址上大规模重建圆明园。她说,这不但违反古迹遗址保护的基本原则,还破坏了遗址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而当她开始深入研究圆明园后,更感到对于这样一座世界文明的宝库,今人的认知是十分有限和局部的,还远不足以支撑起完整、准确的重建工程。

确实,抛开立场和观点的差异,争论背后隐藏着的,是一个简单明确的事实:百余年来一代代听着“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对于“被毁之前的圆明园究竟长啥样”这个问题,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却难有答案。

所幸的是,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与保护思维的进步,郭黛姮教授与她的团队找到了一种新的途径—数字虚拟复原技术,来重现圆明园。这是一种既不会破坏遗址地,又能随着认知的深入随时改进复原方案的方式。

“以前一些电影团队也曾尝试过虚拟复原圆明园,但这些大多是没有准确依据的展现,经不起推敲。而我们这次由80余位专家参与,历时15年的复原工作,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研究和展现并重,力求真实。”复原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贺艳女士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