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由放任,唯利是图

自由放任,唯利是图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社会只崇尚利润,把其他一切都置身度外。雇主眼中只有利润,工人只是活的工具。雇主的这种态度,在1834年的《济贫法》修正案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济贫法》修正案的指导思想是自由放任,即自由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英国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由此带来了巨大的人文灾难,劳动者因此经受深重的苦难。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社会只崇尚利润,把其他一切都置身度外。雇主眼中只有利润,工人只是活的工具。社会的人文纽带完全被拧断了,社会强势群体对人的价值毫不关心,他们只关心利润。更有甚者,在当时主流价值观念即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影响下,贫穷被看作是个人的事,失业人口甚至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因为,它可以把工资压至最低水平上,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就这样,貌似科学、理性的“生产合理化”主导了一切,为取得最大的利润值,可以完全不顾劳动者的生存。

著名小说家司各特曾经说:蒸汽机出现以后,雇主和工人间的关系改变了。在蒸汽机出现之前,纺织厂建筑在水边,建在偏僻的乡村里。那时,雇主和工人之间还保持着私人的联系,雇主必须关注工人的生活,包括吃什么、住在哪里,等等。在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搬到了城市,这时的工人在雇主的眼睛里就只是工具了,雇主在这个星期找500个人干活,付给他们一个星期的工资,下个星期又找500个人,把前面这500个人就丢掉了,好像是丢掉500个旧梭子一样。至于他们失业后会怎样,是没有人过问的。于是,工人被抛进了毫无保障的生存状态之中。

雇主的这种态度,在1834年的《济贫法》修正案中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个立法是典型的阶级立法,是工厂主的阶级立法,它的目的是改变英国传统的济贫制度,取消它的救济原则,而让救济变得望而生畏,任何人都不敢接受救济,除非他愿意走进被称为“穷人的巴士底狱”的济贫院。这个立法的实质,是把所有的劳动力都变成“自由的”,劳动力的后备军随时充足,这样在资本需要时就能随时接受使唤,而在资本不需要时又可以随时被扔掉——仿佛是“500个旧梭子”。《济贫法》修正案的指导思想是自由放任,即自由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英国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由此带来了巨大的人文灾难,劳动者因此经受深重的苦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