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话求学经历

浅话求学经历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9年从湖北民族学院调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现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外语分院教授,主讲英语语法,教龄长达30余年,其认真严谨的治学风格深受教师们的好评和学生们的爱戴。以提倡民族精神为大背景、在毛泽东时代成长的马大森果断分析时事,最终选择了英语专业,并把俄语作为他语言学习中的第二外语。同时,马大森教授还回忆了他上大学时的些许片段。

马大森:诚实是最重要的品质

马大森

原籍湖北。2009年从湖北民族学院调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现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外语分院教授,主讲英语语法,教龄长达30余年,其认真严谨的治学风格深受教师们的好评和学生们的爱戴。

采访时间预约在早晨,我们赶到办公室时,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的马教授早已坐在办公室里静候多时。他身着白色T恤衫,朴素中透着简约的风格。他微笑着向我们点头,并友好地示意我们坐下,开始用简短的英语交流了一番。由此,初次见面的紧张瞬间被这和蔼可亲的笑容驱散,采访也顺其自然地进入了正题。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为与中国建交,派遣基辛格秘密访华,直至1972年尼克松正式访华,中西方联系初显并日趋加强,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逐渐影响新一代的中国学子,各高校开始大量招收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以提倡民族精神为大背景、在毛泽东时代成长的马大森果断分析时事,最终选择了英语专业,并把俄语作为他语言学习中的第二外语。他谦虚地说:“其实单从客观层面讲,俄语更为复杂,它的口语也较难掌握,这往往成为同学们学好俄语的障碍。不过因为有字典的帮助,翻译还是可以很快上手的。”

同时,马大森教授还回忆了他上大学时的些许片段。马教授告诉笔者,当时的大学课堂除了简陋之外,师资力量也远远不足。一个并不宽敞明亮的教室大约坐18名学生,全部课程只分配两位教师授课。没有时下人手一部的mp3或者mp4,同学们依靠只有在北京才买得到的磁带练习听力,录音机在那时被当作奢侈品。唯一称得上教学器材的只是台陈旧的留声机。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马教授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半途而废,更没有垂头丧气,而是将此化作努力拼搏的动力,克服外语基础为零的阻碍,刻苦钻研,以满腔奋发的学习劲头不断攀登学科尖峰,终于在专业领域上获得了非凡的成就。

“现在回想起来,那可是段不可磨灭的甘甜记忆啊!”马教授笑着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