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乡“大寨子”旧事

回乡“大寨子”旧事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崇兴不仅是灵武重要的产粮区,而且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商业气息很浓,现在很多人还习惯统称崇兴为“大寨子”。因土寨子而闻名的“大寨子”也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成了有名而无实了。土寨子城堡是典型的西北土建筑模式,也许是这里耸立的众多寨子和土城的原因,从老辈人开始,人们统称这里为“大寨子”。大寨子位于灵武和吴忠堡两地之间,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名镇。

回乡“大寨子”旧事

灵武市崇兴镇,其名称含义是因崇拜祈愿此地兴旺而得名。镇政府驻地崇兴村,地处灵武市区南5公里。民国时期行政区划为二区,实行保甲制管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撤销保甲制,设二区辖五乡。一乡崇兴、二乡台子、三乡海子、四乡冯渠、五乡郝家桥。1959年5月,成立了跃进人民公社,下设崇兴、杜木桥、郝家桥、胡家堡、郭家桥五个管理区。20世纪80年代成立崇兴公社,辖崇兴、韩渠、中渠、中北、台子、枣岗子五个大队。90年代更名为崇兴镇,下辖崇兴、韩渠、中渠、中北、台子五个行政村,共有62个村民小组。2003年9月,宁夏撤乡并镇时将原杜木桥乡、新华桥镇的龙三村并入崇兴镇,镇域面积28.85平方公里。崇兴镇一些自然村沿袭历史的地名有崇兴、大寨子、马家巷道、苏家湖、杨家湾子、张家庄台子、白家庄、韩渠、南泥沟、小杨渠、大杨渠、杨家庙、马家寨子、史家庄、台子、吴家坑、边岸头、中渠、铺家桥、黄家岸头、赵家伙场、马莲路沟、马家天桥、中北、周家岗、白家庙庙子、周家庄、杨家庄子、张家庄子、团色等等。因这片热土主要是回族聚集地,截至2008年底,镇区人口4.6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1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4.1%,回族人口3.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84.6%。截止2010年,有53座具有浓郁的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真寺,每当要礼拜之时,响亮的梆子声便在寺上敲打起来,意思是告知要上寺的人们,礼拜的时间到了。

崇兴地处灵武川区,地势平坦,特别是经过多年的生产改造,现条田成档,土质肥沃,平畴绿野,路平渠畅,绿树成荫,满目碧黛,秦渠水从镇域内通过,排灌方便。回汉群众辛勤劳动,平田整地,开渠引水,使这里已成为灵武的主要产粮区之一。老百姓都说这里的地是灵武最好的地,很多人还形象的比喻崇兴,如果说灵武是一只碧绿的翡翠宝盘,崇兴则是镶嵌在宝盘上的一颗璀璨的绿宝石。崇兴不仅是灵武重要的产粮区,而且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商业气息很浓,现在很多人还习惯统称崇兴为“大寨子”。

翻开尘封的历史岁月,回眸60年前,这里的街道旁、村庄里耸立着为数不少的土城堡,其中有近一平方公里的土城围墙,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寨子城,里面坐落着清代将领石怀玉、李双良、张俊的私宅,一直到了民国年间仍被他们的后人居住着,被人们称做府,如李府就在现在崇兴供销社的库房处。这些私宅用黄土筑成,墙高8尺,宽5尺,里面的房屋座落成四合院,分为“堂房”“下房”等,被称作“寨子”。街道两旁还有一些富有的地主、绅士、商人的私宅,也是用土筑成的城堡寨子,富商何义江的寨子位于土城东北拐角,隔百米不远处是丁生魁的寨子,这两个土寨子都坐落在现今崇兴8队的土地上。街中心坐落着石生岐的寨子,西北角坐落着马明连的寨子,他们位于现今台子村4队的土地上。杨宝生的寨子在现在崇兴回民中学的地址上。那时有歌谣这样唱道:“丁大(丁述祖)何二(何义江)杨保生,筑起寨子真威风,三家子雇的一个兵,打的三麻头要双丁”。就是这些土寨子,在大跃进年代,被人民公社组织群众进行填湖造田,夷为了平地。因土寨子而闻名的“大寨子”也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成了有名而无实了。

解放前,时局不稳,从清代起,就有兵士驻扎在这里,有的将官和士兵长期驻守,还有的将官购买了土地、娶妻生子,安家落户,慢慢建起了自己的私宅。20世纪40年代前,国民党驻灵部队暂九师就驻扎在这里,寨子北门有一片操场,部队士兵每天早晨就在那里操练。团长余正朝,副团长任太武还驻扎在李府的土寨子里。为何有这么多土寨子呢?原因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崇兴曾是商贾云集之地,又是商品集散地,备受盗贼注目,富商大户为防财产抢掠,纷纷建起高大而坚固的城堡做寨子。这些用黄土夯实的寨子墙高土厚,一方面为家人提供了财产和生命的安全,另一方面又可以抵御寒流风沙侵袭,居住冬暖夏凉。土寨子城堡是典型的西北土建筑模式,也许是这里耸立的众多寨子和土城的原因,从老辈人开始,人们统称这里为“大寨子”。

大寨子位于灵武和吴忠堡两地之间,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名镇。这里商贸繁华,是农副产品的主要集散地,被人们称为“旱码头”,集市也就沿革了下来,每逢集市,东塔、杜木桥、郝家桥、郭家桥等灵南几个乡的百姓在这里采购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并出卖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真是人山人海。1956年3月18日,有农户在拆建旧房时,曾挖掘出一门用黄铜铸成的大炮,器形非常完整,底座上铸有“旋风炮,壹仟壹佰柒拾壹号,嘉靖丁酋年,兵仗局造”的字样。1971年4月,崇兴台子大队农民在整地时,挖出西夏时期器形精美的高足杯、饭碗、菜碟112件,被鉴定为西夏时期瓷器的代表作,同时还有宋代钱币6种。1981年4月17日,台子大队8队社员赵银在田间劳动时,挖出宋代铜钱376斤。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90年代,灵武文馆部门从崇兴地区先后征集了不少宋代的青瓷碗、西夏时期的白釉瓷碗、白釉高足杯等,这些有历史价值的文物,从多方面验证了这里曾是历史上重要的兵家防御要地,同时又是繁华的土特产和商品集散地。文物的出土,也为研究崇兴的历史、崇兴在西夏王朝时期的历史、宋代崇兴集市贸易、明代在崇兴的驻军及兵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

由于崇兴的位置介于城乡之间,又处于灵南几个乡的核心,而且距离不远,灵(武)吴(忠)公路纵贯镇子中间穿过,交通便利,就为百姓沿街摆滩设点、行商坐商、集市贸易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0世纪40年代,当时的交通非常落后,道路都是土路,而且水害也难以治理。灵武城东高西低,西门外的西湖、安家湖,南门外的蒲滩子、王家大湖,经常是水患成灾,人们形容这里是“蚊子叮,蛤蟆叫,出门就把鞋脱掉”,可见当时交通状况的低劣和水患的危害程度。黄河也经常发洪水,如果天降暴雨,排水一时流不出去,土路就被淹没,灵武西门、西湖、王家大湖、蒲滩子和灵武南门就成为一片汪洋,崇兴的百姓进县城办事,或县城的百姓到崇兴赶集,只能绕道很远的路才能出行。

灵武县城和崇兴的地势相对较高,县城和崇兴中间的地段则是湖田、地势低洼,常年长着蒲草、芦苇等杂草,只有一条4米多宽的土路从灵武县城南门的八蜡(车)庙旁自北向南,弯弯曲曲、高低不平地通往“大寨子”崇兴。如果这条土路被水淹没,那就只能选择另外两条土路出行,一条是出灵武西门从西湖边沿城墙到蒲滩子边的高坝上走王家大湖到崇兴,另外一条是出灵武东门到东塔,沿塔湾子土路过黎明到崇兴。

崇兴的北大门,有一个十几亩大的湖,湖中长满了芦苇、蒲草,旁边住着一户马姓人家,有一个破败颓废的土寨子,60年前人们叫“团色”(现在雷达部队驻地),崇兴的百姓要进城办事,到了“团色”,就要问对面来的人:“路通不通?”对面的人说:“路通着呢”,则可以进城。如果对面人说:“水到了八蜡(车)庙的台子上了”,那就意味着道路又被水淹了,就只能绕道黎明从灵武东门进县城或绕道蒲滩子从灵武西门进县城了。“团色”这个地名,现在很多人已说不清它的意思了,实际上是因人口居住稠密而得名。在这条路的东侧有很多坟,其中有崇兴赵姓大户的祖坟。在靠近路东还有面积一亩大的一块荒地,高堆着两个巨大的坟墓,据很多老年人讲,这是清代道光年间,有两个很大的家族为了婚姻的变故而发生的一场械斗,一方被对方殴打致死两条人命,死者家属告到县衙,但因诸多原因官司打输了,回来后,非常气愤,便召集族人,将被打死的两具尸体埋在了对方的田地里,以泄气愤和仇恨,被告虽然官司打赢了,但内心觉得理亏,也为了息事宁人,任原告将死者埋在了自己的田地里,没有再强行搬迁。几十年过去了,这片坟地显得荒凉巨大,坟堆很高,坟墓上和坟圈子周围长满了一人高的野蒿、白刺,非常荒凉,阴森。很多老年人讲,这两座高大的坟堆,给人们的感觉和视觉非常不好,特别是到了晚上,在惨淡的月光下,行人路过非常害怕。这两座坟也就是人们常讲的阴“凶宅”,很多年也没有人上坟祭奠,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被崇兴公社组织社员平掉了。

民国期间,崇兴街上的路况非常落后,成鱼骨架式摆布。纵贯南北走向的主街道有5到6米宽,还有许多分别向东西伸展的巷道,大家出行也主要靠骑牲畜和步行,人们形容当时的路况是“晴天一街土,雨天一路泥”。沿街有很多店铺,多为经营生资日杂、皮毛、布匹、中药材的商号和小饭馆,房屋多为土坷垃砌筑,只有极个别大的店铺门面有青砖柱子,“脊”字型房顶,形象气派,如富商何义江的货栈“巨源恒”等。道路两侧有向东西延伸的巷道,如杨家湾子巷道、马家巷道等。街上最有名的交通工具要算富商何义江的轿车子了,它是木制的车轮,但在车轮上安着胶皮圈子,他每逢出行,一匹膘肥体壮的黑骡子驾辕,脖子上系的铜铃“叮叮当当”地作响,后面跟跑着一些孩子,他们叫何义江的轿车“皮轱辘轿车子”。这可是20世纪40年代前“大寨子”街上的一景,因为那时的交通工具是“老牛车”,木制车轮,非常笨重,因此,何义江的轿子车在人们的眼里可算是稀罕物了。

出崇兴的南大门向南不远被分成两条路,一条是通向郝家桥的傅家湾子,另一条通向郭家桥,路的两旁有两个大湖,一个叫东湖(明水湖,不长草),另一个叫西湖(洪水湖,湖里长满了蒲草和芦苇),每个湖的面积都有200亩大。特别是西边的洪水湖,芦苇长的非常茂盛,冬天,人们就用来编席子和打芭芭柴。

在“大寨子”做生意获利颇丰。民国时期,沿街的店铺数量很多,如民国初年,灵武人杨天民在大寨子街上买了农民杨阿舍的旧房子,拆除后建了布料杂货铺,字号叫“天成和”。王天和在旁边也开了一家绸布日杂店铺,起名叫“乾兴魁”。陕西华阴县人杨兴泉于民国初年,举家来到崇兴,在街上(现崇兴医院南侧)买了农民姚福的土地,开了一家中药诊所,前来求医的人很多,都说杨兴泉老先生医道精湛,脉号精准,药方开的好,药到病除。民国九年(1920年),陕西华阴县人花振海在崇兴街上开了一家生资日杂店铺,字号叫“福兴源”,花振海既懂医道,又善于经商,生意做的也非常好。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他又扩充了店面,开了一家中药铺,字号叫“复兴源”。几年后他的弟弟花振云也从山西迁来,在崇兴定居,在街上购买了土地,开了一家布绸杂货店,起名“永兴昌”。还有陕西华阴县人牛宗义,于民国十年(1921年)来到宁夏谋生,先后在吴忠、灵武、金积等地赶集买药,维持生计,民国十二年(1923年),牛宗义在街上购买旧房拆去,开了一家中药铺,起名“永益源”。牛宗义懂医道,不仅开药铺,还坐堂号诊,经营的中药货真价实,找他看病买药的人也很多,店铺生意也不断扩大。而在崇兴街上店铺门面数量最多的,要数富商绅士何义江了,有房屋60多间。

在正街上还有一些手工业者的门面房,象吴河、姚德俊、李成帮、张科等人的铁匠楼(锻工炉子,人们叫铁匠楼),他们从事着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的打制,每天炉火通红,叮叮当当锤声四起,火星四溅。姚德俊是河南人,15岁就开始从事打铁,19岁单身到灵武,娶当地女子为妻,他主要打制百姓生活工具,特别是打制的菜刀工艺精良,有“老姚打的好刀”的说法。还有从事木工手艺的米兆龙、朱万海、唐兴发等,开的木器店铺,生意很忙,做木铣、做箱柜、做风箱、做木耧、钉木桶、做桌椅等,样样在行。还有一些手工业者租赁着别人的店面,从事着金银首饰加工、小修理、修鞋等行业。

另外,正街上还开着很多饭馆,知名的有马兆雄,绰号“马狗熊”,主要食品有炸油糕、锅贴包子等。王意兴,绰号“王四牛子”,主要食品有烩饼、炒菜、米饭、臊子面等。马双仁,主要食品有糖酥馍、死面锅盔、干烙饼子、白水饼子、蒸花饼等,“面点白案”手艺精到细致,他用料讲究,工艺精湛,很多人都是回头客,更为一绝的是他制作的“油茶”,无论酷暑难当,还是严冬凌厉,饭馆门口的那口锅里,油茶总是上下翻腾,浓香四溢,很多老年人至今提起马双仁的饭馆,仍赞不绝口。街上卖小吃的也很多,也很有地方特色,他们手艺娴熟,人们现来现吃,灵武县城的一些人也经常赶来品尝,如吴国成,绰号“吴麻子”的铲包子,他天亮前就将包子做好,挑着担子赶到集市,用碟子倒扣在碗中把包子拿出来,放在平底油锅中,在滚油中一溜,浇一点开水,热雾腾起,顾客趁热食用。王占发的油饼子划甑糕,在油饼子上摊上二两甑糕,端在手里可以边走边吃。杨贤云的羊肉系列食品,他按照顾客的要求将熟羊心、羊肝、羊头切好、装盘、浇上醋、蒜末辣丝,即可食用;顾客要吃羊杂碎,便将熟羊肚、羊肺、羊肠、羊肝等切好放入肉汤中滚热,调上羊油炸的辣子,洒上香菜、葱花,即可趁热食用。他还在羊杂碎案子上摆放着一个盛放白水饼子的柳条笆斗,顾客要吃一碗羊杂碎或喝一碗油茶,他把饼子二刀四牙子切好,直接投入汤锅煮,然后捞入羊杂碎或油茶碗中,顾客吃的舒服满意。要说最有名的小吃摊还是王三元,生于1912年,杜木桥人,他从石嘴山购进一种平底细瓷的四寸碟子用来拌食凉粉,常来吃凉粉和他关系好的顾客,就和他嬉玩,起了个绰号“王浅碟子”。他经营荞面饸饹,色香味美。更有一手绝活令人称奇:他在拉面时,如同现在的厨师拉牛肉面一样,拉好面后入锅,熟后捞入冷开水盆中浸泡几分钟,将面条摊在桌子上用熟花椒油拌匀,操作时手法极为娴熟,每天都有人围观着看他拉面。他打制的葱花饼也非常出名。王三元老汉非常勤苦,挑着担子在灵武县城和大寨子两头赶集,解放后,人民公社成立时才停业,进入灵武回民食堂工作,1989年农历六月初四去世,享年86岁。那时,这些小饭馆和摊点的服务态度非常热情,不管几分钱的生意都做,根本没有贫富贵贱老幼之分,都是按着顾客的要求增加佐料和热汤热菜,任其满意。

民国时期,崇兴街上还有三家做牛羊肉买卖的,被人们称作肉杠子。做生意的人竖起两根木头,横担一根碗口粗的木头,上面挂几个铁钩子,钩上牛羊肉吸引着赶集的人。杨四保是其中的一个,绰号“杨胡子”,30岁左右,在灵武县城居住,县城崇兴两头赶集,两头不误,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灵武县医院做饭,最后成为正式职工。杨春义、买长春是崇兴本地人,年龄都在35岁左右,人缘关系好,又下力吃苦,常年做牛羊肉生意,除了在肉杠子上经营牛羊肉,还给饭馆送肉,生意做得非常红火。

据很多老年人讲,那时街上的店铺很多,但大家非常遵守规矩,讲究道德,盖店铺时不挤占街道,不约而同地遵守着整齐的“建筑红线”。这在战乱频繁的民国期间是很不容易的。

崇兴街上各式各样的店铺,为繁荣当地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一些常年摆摊设点的行商小贩,逢集必到,时间长了,大家相互熟识,都有自己固定的经商地点和主要的商品种类,关系也处得非常融洽,有时逢下雨或天晚,就把自己的物品寄放在街上的店铺里。由于摊贩们本钱小,赶季节,赶时间,从店铺批发货物再到零售,稍有赚头就将货物出手,靠勤快和吃苦赚钱,因此,县城乡下两头跑着做生意,还不误农时。崇兴主要是回族聚集地,汉族农民也非常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自清代起,就不在街上卖大肉和猪娃子,不在街上开汉民饭馆,不去他们的水井上打水,不做有违回族风俗习惯的事情。这个没有成文的规定,一直沿袭到现在。当时,灵武县城逢一、四、七的日子是集市,吴忠堡逢三、六、九的日子是集市,崇兴寨逢二、五、八的日子是集市。崇兴寨子的集市就在崇兴东南角的一片空地上,面积约有四亩大,最早也是一个土寨子,据说是清代将领董福祥手下一个田姓总兵的寨子,破败颓废,寨子里没有房屋,只有空场了,就被人们当做集贸市场用地了。灵武的集市被老年人说成是“死集”,因为早晨拉上东西到下午卖不掉,而崇兴和吴忠堡的集市被人们说成是“活集”,东西好卖,不管啥东西只要拉到集市上就能卖掉。

20世纪50年代前,崇兴街上还有几处知名的建筑,如灵官庙,离正街20多米,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有5间坐北向南的大殿,两旁有厢房各3间,供居士和尚居住和念经所用。每年秋季、春节前及农历四月初八、七月十五都要举办庙会,四邻五乡的汉民都在这里赶会,烧香拜佛。在这座庙宇里,曾开办过崇兴私塾,教学先生叫李维新,灵武拔贡冉学魁也在这座大庙的私塾讲过《论语》《四书五经》等。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这座庙里还办过公民识字班,后在1952年平田整地时拆毁。民国七年(1918年),崇兴街上还办过学堂,是马福祥(统治宁夏时的马鸿逵父亲,时任宁夏道护军使)和地方绅士共同捐款创办的学堂,占地3.4亩,有学堂6间,东西两旁各有5间房屋,是杂役室和教书先生的住房。台子清真大寺也是街上有名的建筑,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民国四年(1915年)又进行了翻建,有礼拜大殿15间,阿訇房、经房、水房各5间。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又一次翻建,分为前中后三院,礼拜大殿34间,厢房27间,每逢集日有一百多人在此礼拜。

当时街上有名的人物也不少,前面提到的陕西人花振海,为人豁达,落落大方,实在憨厚,喜欢喝酒,早年到灵武经商定居,在官场和商界中有很多朋友,他懂商经商,把原籍山西的药材和特产贩运到灵武,再把灵武的粮食、皮毛、甘草等物品贩运到陕西,来回获利。他还懂医道,开有中药铺,经常给人看病。很多人这样回忆花振海,人未到先闻声,属于典型的乐天派。他虽是外地人,但在灵武经商比很多灵武人还有人缘,是一位知名度较高的商人和中医大夫。解放后,花振海于1953年7月至1963年2月任灵武县工商联合会主任,并在1950年9月1日,作为灵武县第二届人代会代表参加了大会。1963年又被推荐为人民代表参加了灵武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崇兴的开明人士何义江更是一个著名的人物,他经商有方,远近闻名,在外省市的好多地方都设有店铺商号。民国三年(1914年),在崇兴街上开有“义顺生”杂货铺3间。民国十八年(1929年)又创办了“义顺源货栈”(后更名为“巨源恒货栈”),以后生意逐年扩大,资金雄厚,街上有60多间房屋都是何义江的。1947年他和乡邻马中正联合集资在马家巷道建了一座仿阿拉伯风格的清真寺,规模较大,并建有邦克楼二处,方便群众上寺礼拜,可惜“文革”时均被拆除。解放后,何义江曾任宁夏省人民政府委员、宁夏省工商联主任、甘肃省工商联副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届政协副主席、自治区工商联主任、全国工商联常委等职务。何义江有钱不忘桑梓,民国期间曾出资办学堂,解放后,捐资支援抗美援朝,是一位爱国的少数民族开明人士。

还有一个叫王维德的大夫,河南人,生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绰号“王花匠”。早年到崇兴定居,专门给小孩种牛痘(防治天花),所谓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人一生都要出一次天花(有轻症、重症),特别是儿童更易被传染。他没有固定的医所,春秋时节在乡下居多。1954年公私合营时,被新成立的崇兴卫生院接收,他上班坐门诊,下班后还经常下乡出诊,为小孩接种牛痘一直未曾间断,直到1961年我国彻底消灭了天花传染病后,王维德才告别了种牛痘的工作。

有名人,也有市井人物,20世纪40年代前,还有一位“王医生”,人们已经记不住他的名字了,但和他关系熟悉的人,因他个子矮的特征,称他为“半截子王大夫”。他原籍甘肃,时常戴着瓜皮帽,穿一身黑裤褂,骑一头黑驴,常年在乡下看病治病,以偏方取信于民,治疗效果不凡。人们常说“偏方气死名医”,可他的治疗方法却以偏方居多,很多民间的草和木在他看来都是“中药”,说也很怪,一些疑难杂症,城里的大夫治不好,到他这里,几味中药下去,病竟好了,令人称奇。还有一个当地人叫杨占华,是个货郎,绰号“杨呼郎子”,经常摇着一个铜制的拨浪鼓,挑着担子下乡卖针头线脑、小杂货。冬天天冷,就在崇兴街上摆个瓜子小摊。杨春万,30多岁,也是当地人,靠在集市上贩羊生活,充当牙子(做买卖的中间人)。他估算肉的眼力和技艺非常好,用手在羊脊梁骨上一摸,就能估算出羊肉的分量(斤数),宰杀后的误差高低不过一斤,凭着超凡的眼力和估肉技艺,他在集市上深得羊只买卖双方的信任,是集市上技高一筹、令人尊敬的“牙子”。还有的人整日在街上游荡,低价从其他地方买一点葱、蒜、水果,再高价卖出去,从中赚点蝇头小利。

在街上也还有一些闲汉浪迹。民国期间,抽大烟的人多,种大烟的人也很多,私下买卖鸦片的人也不少,经常在店铺门口晒太阳,脸色青灰的人便是人们所讲的“大烟鬼”。有一个叫韩随随的人,60多岁,终身未娶婆姨,烟瘾很大,每天混迹街上,用各种办法弄钱抽烟,1946年冬天冻死在街上,被人拉回掩埋。清末的几个拔贡,还经常在街上展示他们的书法,吸引着人们驻足观看。郭继祖、郭继民,被大家戏称为陕西找脖子,每年春节,都把街上爱好社火的人组织起来,踩高跷、耍社火,热闹一番,为春节增加喜庆的氛围。逢回族群众的“开斋节”,街上也是一片喜庆。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92师经崇兴“大寨子”向灵武挺进,穿越崇兴,自此崇兴解放。

时光如梭,往事如烟。如今,旧时的人和物早在历史的长河中逝去,破旧的“大寨子”早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马路纵贯崇兴南北,崇兴与灵武市区几乎连在了一起。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让岁月的诉说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和史料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