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则关于史量才的密藏珍闻

一则关于史量才的密藏珍闻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于史量才还拥有北方《庸报》,恐怕除了他生前圈子里少数有关人员知情外,身后几乎无人知晓。这个新闻道德观是史量才晚年借《庸报》新屋落成典礼之际阐发的,与他办报初衷一脉相承。贺词中陈述了1926年6月《庸报》创刊以来的经过。继收买进《时事新报》后又购进《庸报》,到了1928年底再购进第一商业大报《新闻报》的全部股权,史量才的报业进入蓬勃发展期。史量才当年的这些观点,可谓弥足珍贵矣。

在中国报业史上,有一张天津出版的大型日报——《庸报》,这是一份鲜为人知的报纸。可以说,知道其创办初衷和主人更变的人更少。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有幸看到了一份“养在深闺人不识”的珍贵资料——《〈庸报〉新屋落成纪念册》(1932年),借此机会愿将这“密藏珍闻”披露若许,以飨读者。

众所周知,史量才拥有过《申报》,还有过《时事新报》以及《新闻报》的50%股权。至于史量才还拥有北方《庸报》,恐怕除了他生前圈子里少数有关人员知情外,身后几乎无人知晓。翻开纪念册首页,赫然印着“本报董事长史量才先生”字样的照片以及他的致词。致词的大意,是叙述《庸报》创办人董显光如何惨淡经营以致难以支撑,最后主动与《申报》合作的过程。同时,他提出了对新闻工作者殷切期望。在此,不妨摘录其中一段:“新闻家,国医也。黄连苦口而不能死人,一日不死,则国医之重任一日不容息其肩。吾知报界中不乏年富力强、饱学深思之士,当此国病垂危,必能并力同心诊察其症结所在,处方下药,起死回生挽救浩劫于万一。世俗有言,医家有割股之心,可知医者不仅以诊治为本旨,而要皆以私德为依归。新闻家既为国医,国魂民命系焉,其私德可不重乎?新闻家私德唯何?慈廉忠实而已。治病之法,容有不同,而修德之方决无异致,吾老矣,竖子勉乎哉!”这个新闻道德观是史量才晚年借《庸报》新屋落成典礼之际阐发的,与他办报初衷一脉相承。1912年,他接办《申报》时就抱定“为社会历史立一较有权威的言论机关”、“为后人修史取材之便”的宗旨。为此,他上任伊始,就不惜时间和代价“征收全部旧申报”,广告一而再反复刊登,终于感动了一位订阅了整整40年《申报》的老人张仲照。这位老人捐赠了他珍藏了40年仅缺几天的全部旧《申报》,为后人存史修史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

该纪念册上印有《庸报》原创办人董显光的贺词。贺词中陈述了1926年6月《庸报》创刊以来的经过。董显光是位资深报人。他于1909年赴美留学,取得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士学位,1912年赴哥伦比亚普利策新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因母病辍学回国。他1913年结识了孙中山,并由孙中山介绍进入新闻界。他雄心勃勃,一心企望“在当时所感受军阀官僚政治势力之压迫,其程度亦较北平稍逊的北方唯一巨埠天津”大展鸿图。但《庸报》创办仅仅一年零六个月,就危机四伏。倘关门停刊,他于心不甘,欲继续发展,则不得不寻求强有力主顾的支持。于是,1928年在其好友《申报》经理张竹平策划下,“归顺”了《申报》。

继收买进《时事新报》后又购进《庸报》,到了1928年底再购进第一商业大报《新闻报》的全部股权,史量才的报业进入蓬勃发展期。史量才初创《申报》时订下过“不偏不倚、言论自由、为民喉舌”十二字方针,并身体力行,不折不扣贯彻始终。他成了拥有三家半大型日报社产权的报业大王后,仍然重然诺,始终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慈廉忠实”、“为民喉舌”的职业道德和为便后人“存史修史”的责任感。史量才当年的这些观点,可谓弥足珍贵矣。

(《党史信息报》,2002年9月1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