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遥远的地方思念您

在遥远的地方思念您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情此景让我无法抑制对林老师的想念之情。就在我们测量91级同学聚在深圳召开毕业20周年碰头会,商定20周年聚会地点和相关事宜,准备电话请教我们林老师给予指导意见的时候,却传来了林老师去世的噩耗。因为我们要和林老师在一起,要再看看我们的林老师。今日看来,感慨良多,这一寄语不仅是她对我们的殷殷嘱托,更是她的一生的真实写照:林老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人民群众的楷模,是我们无法忘怀的亲人!

(山东临沂市运输局农村公路养护中心 工程测量91级 姜文臣)

2015年的清明节,沂蒙老区临沂阴郁多霾的天气终于迎来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斜风细雨凄婉地洗刷着这座城市,被阴冷潮湿的空气包裹着的感觉恍如回到了当年的长沙。这一天,注定是个特殊的日子,这是我敬爱的林老师离开我们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此情此景让我无法抑制对林老师的想念之情。

几个月来,我其实是不情愿相信林老师会就这样悄然离世的,我总觉得如果现在回到母校,总会在校园的某处遇到她,也许是在她那间朴实无华的办公室里,也许是在某条落英缤纷的校园小径上,也许是在她住过的胜利村的走廊里,也许就在我们当年住过的学生十舍的某间寝室里……总之,在她曾经路过的每一处都有可能再遇到她,而不是在我们遥不可及的天堂里。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手机里的短信、同学群里的信息总是在提醒着我,她确实已经离去了。每每看到这些消息就有揪心般的痛楚,林老师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依然萦绕在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记忆里的她依然那样健康、慈爱,生活里的她却消失了。正是这种揪心的感觉,常常促使着我拿起笔尝试记下我心目中有关林老师的点滴,但常常又是话到嘴边,字到笔尖,不知从何说起。

还记得,当年的中南工业大学资源开发工程系91级共有两个专业,4个本科班,50多名学生,林韵玲老师是我们的党总支副书记,学工组组长,我们四年大学生涯就是在林老师的谆谆教导和无限关怀下度过的。时间一晃,转眼到了2015年,我们毕业20年了,如今的测量91级两个班50多名同学都分布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各自生活着,偶尔三五同学小聚,追忆当年的青春岁月,总会情不自禁地聊到我们的林老师。2014年的9月份,我们私下盘算着举行一次毕业20周年的聚会,通过班级群大家热火朝天地讨论了该如何聚会,但在聚会的地点上发生了分歧,少数同学认为需要在长沙以外的地方聚会,因为毕业10周年已经回过母校了,但大部分同学认为应该在母校相聚,因为那里有熟悉的校园、熟悉的岳麓山,尤其是可以方便我们和老师们聚聚,再续师生的情谊。就在我们测量91级同学聚在深圳召开毕业20周年碰头会,商定20周年聚会地点和相关事宜,准备电话请教我们林老师给予指导意见的时候,却传来了林老师去世的噩耗。一位良师益友,一位让我挂念多年的亲人,就在我们即将迎来毕业20周年聚会的时候,突然逝去,让我们悲痛万分。悲痛间我们毫不犹豫地达成一致意见:20周年聚必须在长沙!因为我们要和林老师在一起,要再看看我们的林老师。

翻看20年前大学毕业时林老师给我写的毕业寄语:“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铸成的。……。愿你永远是共产主义的先锋战士,人民群众的楷模,在人生道路上勇敢拼搏,希望永远属于你!”今日看来,感慨良多,这一寄语不仅是她对我们的殷殷嘱托,更是她的一生的真实写照:林老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人民群众的楷模,是我们无法忘怀的亲人!20多年前,无论是入学的新生开学典礼、军训,与长沙工程兵学院的共建活动,还是主题班会,系学生会各项活动……都少不了林老师的影子,她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了学生工作上,每天花大部分时间和我们在一起,是她看着我们一个个从十八九岁稚气未脱的中学生,变成成熟、稳重、有担当的青年,一路呵护,看着我们走向社会。和林老师在一起的日子许多点点滴滴的细节已变得模糊,更多的记忆已转化为刻骨铭心的情感印记。回想起来,忘不了在我们生产实习前,她来到宿舍嘱咐我们外出要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忘不了我们实习归来她又第一时间到宿舍来看我们晒得有些黝黑的面庞,问我们实习苦不苦累不累;忘不了一个个夜晚,林老师在学生十舍查看我们的就寝情况,她总是在看到同学们都安然就寝后才离开,如果发现有同学晚归,她便心急如焚,多方询问、查找,直到晚归之人回到宿舍,她才能安心离去。也许大学四年很多同学看到的是林老师的谆谆教诲和严格要求,却没发现林老师对我们悄悄的关心和牵挂,她关心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关注着我们的健康和成长。当时林老师居住在学校大门口内侧的胜利村,她的家离学生十舍是有很远一段距离的,每每查看完我们的就寝情况后,还要一个人在深夜步行回家,但她还依然坚持着每天查寝,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林老师对我们学生的关心是体贴入微的,对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的帮助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加注重在实践锻炼中培养学生面对困境的勇气和自理自立的能力。当时我的家在沂蒙老区的郯城县的农村,那里处于鲁南苏北,去长沙读书,旅途很费周折,要先乘汽车到徐州,再从徐州乘火车去长沙,中间要在郑州或武汉转车,旅途过程中极易发生行李物品失窃的事情。记得1994年的暑假后返校时,我随身携带的新学期部分生活费被偷,直到学校才察觉,使得本已捉襟见肘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不得不在当年春节选择不回家过年。林老师知道了这个情况后,一面和我讲如何看待和面对困难,一面想办法给我找假期勤工俭学的机会,安排我和其他不回家的同学一起在宿舍楼和系办公楼值班并参加有关社会实践活动,既缓解了我紧张的生活费,又使我在勤工俭学中得到了锻炼。

林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不仅仅只是在大学四年里,即使我们毕业了,远走他乡了,她依然关注着我们,并且尽力帮助我们。还记得2005年底,因工作需要,我在母校参加湖南省爆破学会协办的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学习,因为需要大学毕业证,我的大学毕业证原件没有随身带来,而毕业证复印件需要加盖“中南工业大学“的公章才能有效,但当时母校已经更名为中南大学,无法为我提供有效证明。我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情急之下我想到了林老师。林老师已退休多年,听到我的情况后,林老师二话没说,帮我多方打听,几度奔波,最后终于费尽周折到学校里帮我加盖上早已存档的母校公章,使得我的学习专家面试考核没有因毕业证的原因而中断。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满心的感激和感动,即使已经毕业多年,林老师对我们的关爱却一如既往。

回头想想,在毕业后的20年间,我很少和林老师见面,有限的几次见面也是时间匆匆。还记得最长的一次见面是在2007年,那时林老师和陈教授来山东考察,但因行程的原因无法来沂蒙山,我和在济南的师弟邹文雄便决定到在淄博铝厂的王松亭师兄那里看望林老师和陈教授。当我们辗转几次终于见到他们时,首先看到的是林老师和陈教授依然慈爱和煦的笑容。那一刻,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在他们面前我们永远是如孩子一般的学生,而在我们眼里他们也永远是如父母一般的老师,看到他们身体依然硬朗,我们非常高兴。见面的那几个小时里,林老师总是笑容满面,询问我们毕业后的生活状况,身体好不好,工作怎么样,并且告诉我们母校又盖了哪些校舍,我们又多了哪些优秀的师弟师妹……一字一句如春风般温暖。她还鼓励我们要脚踏实地工作,她说做人不在于地位是否显赫,不在于金钱多少,重要的是要保持正直、善良、正义的品格,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体现工人的品质。

这就是我们的林老师,一位严师,一位慈母,她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她的学生,她用无微不至的关心温暖着我们的生活,她用身体力行的教诲感化着我们的人格,她也用一生的无私奉献践行着共产党人的诺言。曾经的她如阳光般温暖着我们,即使斯人已逝,她的魂归之处也必然阳光和煦,春暖花开。

……

麓山蒙山两相望,

湘江沂水聚海洋。

斯人已逝无相见,

枫叶丹丹忆断肠。

……

想念我的林老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