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实”老了吗

“老实”老了吗

时间:2022-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实”在当代人的糟践下,没跨过21世纪已被折腾得面目全非,两个字由原先的褒义词变成了贬义词。“老实”在老百姓的心里是本分、实在,讲诚信、守规矩,不惹是生非,不违法乱纪的引申。“老实”的演绎已成为一个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已经在人们的思想中形成了意识。不错,搞市场经济,脑瓜需要灵光,思想需要解放,做事需要开拓创新,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应该排斥“老实”。恰恰相反,搞市场经济,越发需要“老实”做基础和条件。

“老实”老了吗

“老实”在当代人的糟践下,没跨过21世纪已被折腾得面目全非,两个字由原先的褒义词变成了贬义词。“老实人”也由此被戴上了“窝囊废”的帽子,打入到了“冷宫”。现在一提起某某人“老实”,立马就会有人不以为然,由欣赏变否定,由敬重变嘲笑,由佩服变蔑视,甚至被当成傻瓜看待。

“老实”曾在我记忆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很吃香的,别的不说,那时要是谁家的女儿找婆家,一打听那个男孩子很老实,家里人都现出欣慰的表情说,老实了好啊!可靠勤快,比耍嘴皮子的二流子强一百倍。

“老实”在老百姓的心里是本分、实在,讲诚信、守规矩,不惹是生非,不违法乱纪的引申。不过现在就有了变化,给女儿说婆家,一打听男孩很老实,家里人立马会把头摇得连拨浪鼓一样,说三棒子打不出来个屁,将来定是个窝囊废。宁可不嫁,也不跟这样的人结亲,以后没法在社会上混。

在这里,你能怪人家太现实吗?因为在当下,确实是老实人吃亏,狡猾的人沾光;说真话的人吃亏,说假话的人沾光;不存心计的人吃亏,巧言令色的人沾光;老实人四处碰壁,官油子边腐边升,“羡腐心理”大行其道。虚报浮夸被当成大胆创新,贪污受贿被看成是有本事,包二奶被看成有能耐,出卖人格被看成是会做官,飞扬跋扈被看成有魄力,是非颠倒之下,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老实人自然被渐渐冷落,许多人做人做事趋向了所谓的“圆滑”。

“老实”的演绎已成为一个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已经在人们的思想中形成了意识。有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与过去不同了。似乎“老实”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搞市场经济,“老实”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不老实”就该理直气壮地登场了。这真是天大的悲哀。不错,搞市场经济,脑瓜需要灵光,思想需要解放,做事需要开拓创新,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应该排斥“老实”。恰恰相反,搞市场经济,越发需要“老实”做基础和条件。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法制经济,离开“老实”二字,市场和社会将变得混乱不堪,人际关系也将变得污浊不堪。如果忘记“老实”二字,或者在潜意识里把“老实”和“无能”画等号,非栽跟头、出乱子不可。

一些人利用老实人吃亏上当的个别案例,把原本是褒义词的“老实”故意抹黑,搞乱人们的荣辱观,试图形成以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当老实人为羞为耻,以投机钻营、坑蒙拐骗、贪污腐败为能为荣的氛围,是为了浑水摸鱼。宣扬和信奉这种“理论”的,不外乎是两种人:一种是腐败分子,以此作为搞腐败的理论依据,给自己撑腰打气,企图把自己的不法行为合法化、不当行为正当化;另一种是不分是非、不讲原则、私心杂念很重的人,对投机取巧、以权谋私、化公为私的行为不是义愤填膺,而是心生羡慕,认为那是有本事、有能耐的表现。

老实作为诚信和诚实的“化身”,应该是中华民族应有的传统美德。孔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孟子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

在这里,我们不妨用唯心的思维来安慰一下吃亏厚道的“老实人”:要相信“瓜子头上有青天”,世道轮回转,不信你前后左右抬头看,苍天饶过哪个把本事耍尽的“能成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