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圣贤在那头等我

圣贤在那头等我

时间:2022-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读梁剑章的诗词作品以来,渐有一股气息,升腾于心底,弥漫于胸间,萦绕于脑际,使我感到凝重、朴厚;正大、通达之气象向全身浸润。中国古典哲学皆滥觞与《易经》。凡符合者,人们则视为正确的,正大的,美好的,喜欢接受的;反之则被认为是错误的,邪恶的,丑陋的,不可接受的。而那些技法标准,不过是圣贤思想的外化和细化。梁剑章先生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

郭少斌

诺以作序不久,便生懊悔,非嫌麻烦一类,是因我心有两怕。

第一:诗词是思想之结晶,心灵之呼唤。我乃外人,无法真正窥及作者内心深处,也就不可能深刻地,甚至不能正确地解析作品内涵。然此正是序文之要。受人之托却未能成人之事,岂不有愧于作者?

第二:凡格律诗词读者,皆性情中人,学问中人。序之务乃为读者架桥梁以近作者;通隧道以窥堂奥。一首好的格律诗词,其美何止于文句,何止于呼唤。一定要洞其人文、察其伦理,才是读者欲深探之大美。否则,心灵的呼唤因无根而不立。然,如何方能寻得这条根呢?自己才疏学浅,又恐有愧于读者。

怀惴惴以敬事,凭孜孜而求索。读梁剑章的诗词作品以来,渐有一股气息,升腾于心底,弥漫于胸间,萦绕于脑际,使我感到凝重、朴厚;正大、通达之气象向全身浸润。这是何种气息?随着阅读进展,使我终于明白这是一股“圣贤气息”。

欲彻述这股“圣贤气息”,须涉及一点艺术哲学

格律诗词乃汉语之特有,属传统之艺术。凡艺术都应能够评价和界定,这就需要一个标准。于传统艺术言,该标准必依技法为范,没有技法标准的存在和规范,评定与传承便无从谈起。戏曲、绘画、书法、诗词皆然。

对于格律诗词而言,这种技法标准不仅仅是格律、声韵、粘对等可见的基础,更包括如雄浑、冲淡、朴厚、空灵等如司空图诗的二十四品之说。请注意,这些看不见但能感受到的更高级的技法标准,带有以老庄思想为骨髓的深刻的哲理性,都是以人文观念为依据的。也就是说,这些人文观念,正是那些技法标准的理论支撑。在这个理论支撑的背后,还有一个更核心的、更深层的心理支撑,那就是“正大气象,思无邪,平正典雅……”等圣贤思想。这就是我们欲寻找的那条根。

圣贤思想有深厚久远之基础——中国古典哲学。

中国古典哲学皆滥觞与《易经》。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易经》之“阴阳”说,道家之“无为”说,儒家之“进取”说,释家之“虚空”说,逐渐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和审美取向。凡符合者,人们则视为正确的,正大的,美好的,喜欢接受的;反之则被认为是错误的,邪恶的,丑陋的,不可接受的。传统艺术哲学,继承了古典的哲学思想即圣贤思想。而那些技法标准,不过是圣贤思想的外化和细化。以上所列以圣贤气息为核心,以人文哲学为支撑的技法标准,就是走近作者的桥梁;就是深入作者内心深处的绿色通道

现在,让我们通过这座桥梁和通道走近作者窥其堂奥吧。

一、通道里的灿烂阳光——正大气象是整部诗集的主色调

我们穿行在绿色通道里,感受到缕缕灿烂的阳光,这灿烂的阳光所辉映的正大气象,就是整部诗集的主色调。如何感受到这个主色调?首先,我们必须深入阅读和细细品味。从风格上说,不是用词豪放,甚至标语口号才能体现正大气象,如《诗经》,多是写百姓的爱恨情仇,但是,仍然感受到一股正大气象。孔子评论《诗经》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语出《论语·为政第二》)。邪的反面就是正,我们理解孔子所言指的就是“正大气象”。

这个“正大气象”,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用心去体会,比用语言表达要方便得多,深刻得多。

二、娴熟的技法,成功的尝试,焕发出正大气象

1、成功的尝试

在这个题目下,我们先来谈谈“成功的尝试”。中国的诗词滥觞于农耕时代,那个时代没有工业、没有火车、没有航空,人们仰是蓝天白云,俯乃阡陌杨柳。出以山川大地,入则茅屋柴扉。诗人所咏所叹,皆为身边人事。经过几千年的演进和提炼,形成了格律诗专用的意象,如春象征美好与生机,秋象征萧瑟和怀旧;再如灞桥,折柳象征分别。更有为了言所不能言,言所不敢言,就以香草代人才,以美女代官位,梅兰竹菊代人格与气节等等。还有很美的“诗家语”,如斜阳、疏枝、黄昏、征尘等数不胜数。这些很美的“诗家语”和意象,已经形成了格律诗的用语规范。

但是,时代在前进,到了今天,工业发达,市场繁荣,出以飞机火车,入以高楼大厦。这些现代生活元素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意象和“诗家语”。那么,这些现代物品的名称和现代生活场景能不能直接拿来入诗,是诗词界的一大难题。赞成者说:诗词当颂时代,否则诗词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反对者说:现代商品名称直接入诗太白,太俗,没有诗味和意境。究竟怎么做,直接考验着每一位诗人的功力和智慧。梁剑章先生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

请看剑章先生如下两首作品:

七律·青岛高科园装饰城赞

簇锦团花座座真,一台大戏妙传神。

远来立业青云梦,近揽居家市场新。

数载春声催壮志,几多秋色掩征尘。

鸣钟惯向九天响,袅袅高音耀凤麟。

在这首诗里,作者前四句描写市场状况,后四句大量用意象这个技法抒情喻事,如:“青云”、“春”、“秋”、“征尘”、“凤麟”等,很好地产生了浓浓的诗味和美好的意境,丝毫没有俗气和口号化的感觉。其中“几多秋色掩征尘”一句,既形象又寓意深刻,雄浑且意境高远,堪称绝唱!这是一则以运用意象为主,丰富诗意的佳例。

再欣赏一首《一剪梅》:

一剪梅·昆明西南建材市场赞

花满长街树满楼。穿梭车流,如织人流。边陲闹市展兴隆,一派生机,一片娇柔。

借势牵来装饰舟。情在家居,志在江鸥。巡回市场访红莺,一半相思,一半勾留。

这是一首全篇都在用比兴技法的佳例,写得清新靓丽,把市场地理位置,发展情况,以及抓住机会创业,和创业者精神投入和高远志向写了个遍,给人以诗味浓郁的美感。我们却浑然没有察觉到是在写商务活动。而作者那美好的心情,敬业的情怀,内心的情感,对市场的赞美和留恋,都在对南方风情景物的描写中展示得淋漓尽致。

另外,剑章先生采用的技法,还有以“诗家语”为主的,有以意象和“诗家语”交叉使用的,有商品名称和诗家语混合使用的,有商品名称与意象混合使用的,有将商品拟人化的,有利用典故的等等,各种技法不一而足,在诗集里随处即是。且使用贴切,词语优雅,运用灵活,成功地破解了诗词界这一难题。其中奥妙,读者可自己去探索品味方感受到其乐无穷。而剑章先生非要坚持说是尝试,那么,姑且称为成功的尝试吧。

说了成功的尝试,下面我们再来谈谈他那娴熟的技法。

2、娴熟的技法

(1)《易》之魂——阴阳互有的精彩

“易经”的核心就是阴阳说,它认为纯阴不生,纯阳不长。阴阳互有才能成就这个缤纷的世界。把此种哲学思想转化到诗词创作上,就是一种艺术哲学和规律,就成了一种技法。比如一首豪放的诗词,全篇都在刚性上运行,呆板而焦灼,没有刚柔变化,那就难称为佳构,因为它违背了艺术规律(也即自然规律)。一位优秀的诗人一定会利用阴阳对比,刚柔相济这一技法。如杨慎的《临江仙》,在“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豪放之后,来了一段“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的婉约句子,把气氛从刚性上降下来。这样语气起伏跌宕,情节缓急相间,才能幻化出正大气象,才成就了千古流传的美谈。

剑章先生深谙此法,运用娴熟。来看看他的《临江仙》:

临江仙·黄浦江感怀

未问春光何处度,浦江两岸新妆。轻舟缓缓远行航。隔江飘梦雨,飞向故时乡。(注:此处为换头埋下伏笔)

犹记当年村外柳,深藏几处荷塘。顽童嬉戏共斜阳。恍然天命近,肩上落微霜。

在这阕词里,上片制造了豪放、宏阔的场面和气氛。末句“飞向故时乡”,“飞向”二字,产生了开阔高远的意象;“故时乡”三字一转,为“犹记”句,埋下伏笔,使得下片从上片那种豪放的气氛往婉约、轻柔里转换时,顺畅过度,巧妙地实现了阴阳互换、刚柔和谐的目的。这样的实例在他的诗集里很多,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2)“无为而为”——含蓄蕴藉的魅力

道家“无为”思想,也是我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在诗词的审美中,也是重要的审美取向之一。

举一则古代高人的例子来说明: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按照常理,第三句转了以后,第四句应该写二人的友谊,思念等等一些把诗意推向高潮的句子。然而,大师却只说了句“能饮一杯无”,其他什么也没说。可是,我们感觉却有千言万语,令人遐思无限。

现在,我们再来看梁先生的一首词;

鹧鸪天·失约

千里轻骑到吉林,清风习习洒凉身。

鼠标频点经营计,银键急寻市场魂。

离故土,远芳邻,灯前备课正凝神。

忽然邀饮铃声至,又误石门酒一樽。

这首词第一句写了在千里之外,接下来写工作繁忙的情景。紧接着“忽然邀饮铃声至”一句,这一转,本来我们猜想该写与朋友情深意厚,无限思念一类的话,然而,作者却什么也没说,只说了一句:“又误石门酒一樽”,把朋友间的友谊之深,思念之切,都融入在这一声惋惜里。白居易先生是邀请者深情的一问,梁剑章先生是被邀者惋惜的一叹,都胜过千言万语。角色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3)“思无邪”——正诚的力量

对于孔子评价《诗经》的“思无邪”,后人有两种解释:一是诗歌创作上,孔子强调作者的态度和创作动机。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要求“修辞立其诚”,也就是诗人要有真性情,并且表现真性情,能够在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在客观效果上表现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二是从思想上说,“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这两种解释都在讲“正诚”二字,也就是一股正大气象。在剑章先生的诗集里,处处体现着“文以载道”,处处洋溢着“正诚”精神。要说举例子,我真不知道取哪一首为好。

(4)“虚空”——空灵的境界

“虚空”是佛教里的一种悟性。长期以来,也形成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和审美取向。如在国画里的留白,书法里的计白当黑,都是这个原理。这一审美取向,也是诗词的审美取向和创作的一种高超技法。唐代诗人王维在《汉江临泛》中写道:“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形成了极其空灵、开阔、淡雅的意境,成为千古名句。这一技法,在剑章先生的诗集里被频频使用,同样形成了空灵、开阔、淡雅的美好意境。如他在《五律·易道》中写道:“晓日映山秀,流云破海飞”;又如在《七律·寄语河北现代装饰艺术学校学生》里写道:“青山隐隐抒云展,春水潺潺新梦溶”。不激不厉,风规自远。如此的好句子,书中很多。

现在,我们顺着这条绿色通道继续穿行。

三、情,一根长长的连线

剑章先生何以能写出气象如此正大,技法这般娴熟,且意境淡雅,格调高古,又能“文以载道”的好作品呢?我们在继续穿行中,去追寻答案。

1、把生活泡在诗里

我们发现,先生的脚步曾迈向东北三省,并留下了绝唱,先生的声音曾缭绕在南部边陲并酿成了好诗,西部大开发有他疲倦的身影,沿海转换模式有他袅袅的烟圈。大到都市,小到乡村,远至国外,近在本市。还有侄女升学,外甥女出嫁,邻居喜丧一类;单位奖赏诸宗,旅游揽胜,登临怀古等等,有事之地必有他,有他之处必有诗。他是把生活泡在了诗里。

2、把诗词浸在情里

有人的诗是愁苦的述说,所以感人;有人的诗是山川的缩影,所以潇洒;有人的诗是在马背上哼成,所以磅礴。先生的诗是在情里浸过的,所以真诚。或忘情吟咏,或娓娓道来,真诚实感,是先生的一大特色,他把诗词浸在了情里。

3、把情挥洒在事业里

先生的诗词是用情浸透了的,但是他没有私情。他做过公务员,当过新闻记者,报社总编,做过装饰、建材、散文、诗词协会的掌门人。在中国建材装饰行业担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是河北省散文学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又是河北省诗词协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还有其他多种社会职务在身。他把浓浓的情挥洒在了事业里。

四、妙语长廊

先生的诗作妙语连珠,字字珠玑,为了让大家先睹为快,下面简单列举数条,为读者朋友奉献一桌“妙语”“快餐”:

1、把盏春风若醉,高歌心曲低回。

2、愁思唤作娇眉泪。

3、红霞飘过斜阳晚,细读家装一部书。

4、寒月秋霜,常把流星赶。

5、几多秋色掩征尘。

6、从来商场竞争急,把农民看成兄弟。

7、挥梦笔,展高翼。

8、黄花红叶伴诗香。

9、最是湖边垂柳下,闲亭对坐话重阳。

10、夜伴繁星独运笔,晨迎旭日求精谋。

11、长忆月亭下,对坐话真功。

12、学步桥边桥无语,黄粱梦里梦天真。

13、凭栏遥望青山翠,满眼流霞夕照明。

14、鸟鸣屋后树,燕舞岭前虹。

15、心声牵出衷肠。醉留处、情浓意狂。

16、建材发展情关事,常在运筹策划中。

17、商风吹正气,服务点心茶。一醉长亭里,凭栏晚韵霞。

18、旧梦依稀成靓景,洪波只待卷春澜。

19、一路春风一路诗。

20、商家笑脸频频绽,涌上心头尽好诗。

非常惋惜,对于讲解这些妙句,我无能为力。因为诗词是不能解释的。再高明的解释,都无法还原作者心中的那份美妙,诗词的妙处、韵味和意境只能从读者自己的品悟中来,“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只有亲口尝一尝”,解释是对原作的曲解和摧残。

五、醉心寄语

穿过蜿蜒迂回的通道,人没累,心醉了!醉在了妙语连珠的诗里,醉在了真诚朴厚的情里,醉在了令人感动的正大气象里。恬恬地,醉醉地,走出了这条窥探作者堂奥的通道,猛然发现,哦!圣贤在那头等我。

2015年6月24日凌晨2:08时于北大高研班

本文作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

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协河北省考级

中心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